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徐克的电影《青蛇》,十几岁时看的脸红心跳,以为是情色片;二十几岁看的时候,为白蛇的爱情唏嘘不已。如今再看,我却什么也没看到。浮生一场,无缘无劫,说是修行都显得俗了。看了诸多影评,都不是我所看到的东西。说白蛇在人间,将许仙作为归宿实在可笑。她有千年道行,为了泡仔,一杯清酒撒入西湖,便能变化出了风摇雨急;她随手造出飞檐画栋,轻幔荷池;她开药房,手到病除,造福一方百姓。她自己就是自己的归宿,根本不需要什么归宿。许仙跟了她,反而过上了富贵生活。再说人世间短短几十年,在她的千年经历中,算的了什么呢?有人说那是爱情,但那是纯粹的,没有被世俗沾染了功利心的爱情。更是白蛇借以修行的情爱之旅。不然的话,她有千年冷眼,许仙什么思想她不知道?怎么会爱上那个不忠不义无胆无骨,烂泥一样的男人呢?在西湖的船上,看着那个
我自己也走到了暮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我身上。不过,二十多年经历教会我的,是一门相当悲伤的学问;相比之下,还是一无所知比较好。毫无疑问,逆境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但是它要求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益处往往并不对等。况且,早在我们掌握这些姗姗来迟的经验之前,利用经验的时机已经错过了。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则是运用智慧的时期。经验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是经验只能在将来发挥指导作用。待到死之将至才懂得该如何度过一生,还来得及吗?我们从一出生就踏入了竞技场,直到死亡才能离开。学会了如何娴熟地驾驭马车,却发觉自己已经跑到了赛马场的尽头,这有什么意义?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退场才对。一位老者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话,那只有学习如何对待死亡
当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个人如何改变社会?这话听起来有些雄心壮志,因为它暗中断定“个人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社会抗衡,改造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我的判断是,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不是夸耀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有句话说,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敌人的分量。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价值在于这个时代苦难的分量,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有多大的改造决心与勇气。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小,但不管有多小,它在客观上都是
苏轼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大家都知道王维的“诗佛”之名,却并非每个人都清楚他在文人画上“一代宗师”的地位。他年少成名状元及第,惊艳盛唐,但是却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山水田园,融于笔墨丹青之间。王维晚年有三幅最重要的山水画,看懂一幅,你便看懂了人生。《江干雪霁图》局部 01 江干雪霁图:后半生,给人生做减法与盛唐的壮丽景象不同,这幅《江干雪霁图》已经完全脱离了其他画派的影响,画中建筑不再规整繁复,山石线条轻松,没有浓墨重彩,一切从简。这便是王维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年轻的时候王维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公元750年。十五岁出游,五十岁依然郁郁不得志的王维赶回家中探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
人在世间,各有不同。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格局分层次的。一个人能够到达哪个层次,有两个因素。一是天资的区别。不可否认,有的人天资聪慧如珠玉,有的人天资粗鄙如瓦砾。天资聪慧的人,世间万物都能让他有感受,生活细节都能让他有领悟。天资粗鄙的人,风吹不进,雨淋不进,纵使家庭出身很好,从小被父母悉心培养,也是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二是后天的努力。人最后登上了人生的哪个层次,与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反思自己,勤奋思考息息相关。不幸的是,天资聪颖的人领悟力强,越能体会到学习成长的快乐,越愿意努力。天资粗鄙的人,领悟力费劲,却往往消极堕落,不懂精进自己。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三十岁,是个分水岭。人在三十岁之前,都没有完全长成。知识结构没有确立起来,三观也在摸索中。各方面的能力,感知力都在成长中,人和人区别不大。父母注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相信自己,越活越坚强,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靠自己,才能踏实安心,靠自己,才能笑得漂亮,靠自己,才能无惧艰难,靠他人,永远害怕风霜,你若强大,困难就是小事,你若勇敢,危险也能无视。人生如同攀岩,靠别人只会一起坠落,松开手,独自翻越,脚步越来越轻,胜利才越来越近。没有人会一直在那给你依靠总是依靠别人,是不会有安全感的,因为无论是父母、亲人,还是朋友,都不会一直陪着你身边,你有困难时,他们不会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帮你解决。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你无法要求别人一直在那给你依靠,别人也无法做到设身处地。什么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强大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有人可以帮你解决,但是对你而言,你
01 当努力成为了人生的常态,那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充满希望。 02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试试,即便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能证明我不可以,让我知道放弃。 03 生活远比想象中委屈,但是你也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04 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学会坚强。愿有很多人爱你,如果没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05 你的任务,就是珍惜你自己的人生,而且还要比之前任何时候更加珍惜。 06 当你觉得实在撑不下去了,那就努努力把这一天熬过去就好。也许一觉醒来,一切都有转机了。 07 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08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 09 生活总会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
强者不易怒,弱者常抱怨。1、习惯抱怨,是种毒药有只倒霉的骆驼,在炎热的沙漠里长途跋涉,它又累又渴,边走边嘟囔。一会抱怨不能像牛羊一样享受肥嫩的草,一会又咒骂这太阳像火球。于是它愤懑地朝前踢了一下,没想到一脚踏在了玻璃碎片上,磕破了皮。焦躁的骆驼觉得自己倒霉透了,生气地一脚将碎片踢出去,却不小心又划破了脚掌,顿时鲜血如注。骆驼一瘸一拐地朝前走,浓郁的血气吸引了狼和蚂蚁。最终,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倒在了沙漠里。 故事听完,值得深思。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一只骆驼呢?以为世事皆在刁难,所以一直抱怨自己的不如意;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所以处处抱怨命运的不公平。遇到一点点的不顺心,就开始心灰意冷;面临一丝丝的挫折,就变得萎靡不振。可是殊不知,越爱抱怨,生活就越糟糕。抱怨本身就是一味毒药,它会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养成好心态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做到这六点,我们都能拥有好心态。- 01 -不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时别人有的,你不一定有。你有的,别人也不一定有。总之,没有人可以拥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大多数时刻,我们的不快乐,不是因为我们过得不好,而是我们喜欢跟别人去做毫无意义的攀比。其实,人是否活得幸福,跟外在的条件,并没太大关系。 有的人,虽然家财万贯,但过大的欲望和过多的贪念,也会使他活得痛苦不堪。有的人,哪怕在粗茶淡饭中,也能知足常乐,活得坦然和心安。日子过得好不好,你自己说了才算数。你过得不好,即便比过别人,也无用。自己过好了,也就没必要去跟别人比。- 02
林清玄曾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一颗柔软心,是触摸生活的可贵品质,也是让生命更坚韧的大智慧。在这个坚硬的世界里,要做个柔软的人。 01 真正的善良,是柔软的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良,是生命中柔软的一面,如水一般,温柔、宽厚,润物又细无声。一个有柔软心的人,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足够的智慧,表达那份善意与同情。杨绛先生写过一篇散文,名叫《老王》。老王是个残疾的三轮车夫,瞎了一只眼睛,他有个哥哥,去世得早,留下两个侄儿,却一个比一个没有出息。老王每日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拉活儿,全部家当就是那辆三轮车,但杨绛夫妇却觉得老王是个朴实厚道的人,因此一直在暗暗接济他。因为老王是独眼,别的客人都不愿意坐他的车,怕他一只眼睛看不清,再撞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