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书画印 - 第1页

06月25日

想要在书画领域有所成就,应该在古文、诗词、书法开始补课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49次
想要在书画领域有所成就,应该在古文、诗词、书法开始补课

  不久前,有位担任过大型展览评委的书法家跟我聊起,近些年展览层出不穷,投稿量骤增,在展出作品的初评中,评委们常常只是看看题跋和印章便能够筛选掉许多投稿。我问其缘由,书法家答道:“因为一看题款和印章就知道该作者的水平了。”  在当代中国书画中,题跋好的作品犹如凤毛麟角,书法不佳、烂题乱题的不在少数,只落穷款、了无余味的更是比比皆是。然而,近些年,中国书画的“大师”“名家”辈出,“创新”之作叠出,不容忽视的是,他们的作品中题跋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寡淡无味。当代书画家为什么怯于题跋?题跋在书画中究竟还占有多大分量?题跋越来越少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中国画历史上,最早的画没有题跋,北宋画家范宽的画就连名字也不写,后人是从其他文献资料中确定为他的作品。  考察中国书画史,北宋以前的

02月05日

篆刻艺术也是养生长寿之道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篆刻印章_篆刻作品_篆刻入门_篆刻字体_篆刻作品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63次
篆刻艺术也是养生长寿之道

篆刻,又称金石之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它的由来,可追溯到远古。篆刻一词,虽是在元代以后才有的,但刻字的技艺在我国已非常悠久,它几乎与文字的产生同时存在。在距今六千年的西安半坡村遗址的陶器上就有了类似文字的刻画。到三千七百年前的商代,刻字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并已有专人从事这种技艺。主要是在兽骨龟甲上刻文记事,留下了大量的实物和所形成的文字体系。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瘦硬挺拔的细笔,有浑厚雄壮的粗笔,高古典雅,刚劲有力,形义兼备,变化多端,已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平。随着刻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社会活动的需求,印章也就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的殷墟获得了三方商玺,经辨认,一方为“亚秦氏”,一方为“瞿甲氏”,另一方文奇难识,这是至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印章。可知篆刻在我国源远流长

02月05日

韩天衡:我为钟南山先生治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篆刻印章_篆刻作品_篆刻入门_篆刻字体_篆刻作品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00次
韩天衡:我为钟南山先生治印

韩天衡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昨天,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在朋友圈晒出照片,他在眼底出血的情况下,一定要操刀治印,并要将这方印送给它的主人:钟南山!韩天衡对新民晚报记者说,他从不主动刻章,但是近日被钟南山院士刷屏,他从新闻上了解到钟南山院士所言所行,为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所以破例刻一枚,赠予钟南山院士。韩天衡的边款是这样刻的:“重任在肩,担当于心,时代楷模,世人崇敬。制赠战斗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南山院士。庚子孟春八十一叟韩天衡。”刻好这方名章,韩天衡先生不仅小心翼翼地盖到印谱上,还把整章、边款及印面拓印下来——对于这方印的印面,新民晚报是这样解读的:印面正气浩然,左右呈对称结构,

02月05日

金鉴才:西泠印社为什么要倡导“诗书画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篆刻印章_篆刻作品_篆刻入门_篆刻字体_篆刻作品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99次
金鉴才:西泠印社为什么要倡导“诗书画印”

金鉴才,知名书法家,义乌市大陈镇红峰人,先世本姓刘,后改金姓,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工行书及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编著有《梅》、《竹》、《兰》、《菊》技法画谱和《金鉴才作品集》等。一般来讲,诗书画印包含的是四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我今天要讲的“诗书画印”,则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每一位篆刻家、书法家、国画家、古诗文家都应该具备的综合修养。这些修养的养成和概念的形成,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逐渐融合积累起来的。作为以

01月21日

朱幼棣:中国城市“文脉”的断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71次
朱幼棣:中国城市“文脉”的断裂

朱幼棣文化是什么?文化是语言、文字、音乐、歌舞;是民俗风俗生活的总和;是一种精神、风格和气质;是思想、审美和价值的取向。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鲜活的,又是凝固的。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的凝聚与认同;是浸透我们祖先和父母血汗的江河、大山、土地所孕育的;是延绵不绝的历史、哲学、文学、科学、技术、教育心理的综合。客家承启楼有形的城市文化,是可以触摸的。也许是一个群落、一组建筑、若干街区,和一座城市个性的聚合,是色彩和谐与美的展示。因此,文化也是城市的灵魂。无论是古典或者现代,在有文化的建筑上我们可以读出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变迁,无论是北京的皇宫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还是徽州的民居、客家的承启楼以及陕北的窑洞,遗址上即便只有几块砖石,或者“露沾荆棘没铜驼

01月21日

朱幼棣:学习书法终究不能放弃,这种传承也是一种责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42次
朱幼棣:学习书法终究不能放弃,这种传承也是一种责任

朱幼棣,男,汉族,1950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经是新华社著名记者,专跑中央常委线,现任国务院研究室司长。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转型成为官员,均心怀天下,长期关注城市发展、文化遗存和民生问题,著有《沉默的高原》、《中国世纪大灾变》、《后望书》等。2015年6月3日下午,朱幼棣因突发脑溢血,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5岁。摘要:我想,无论新与旧、巧与拙,文气血脉还是要平,只有平才能走得远,才有抵御粗陋芜杂的高境界。独自在书法的世界闭关锁山,生活变得简单清净,一简则远,一远则幽,这给寻常的日子增加了宁静和深度。于是,对笔墨的迷恋,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和情怀。一、书法的家学渊源,可追溯到百年前。清末,写得一手清秀小楷的曾祖父,离开生养他的浙江农村来到陕西,在

01月20日

中国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93次
中国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一、概念溯源苏轼在画跋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这是文人画与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文人画”概念首先提出者是董其昌:“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借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还给文人画排了谱系。这个颇费心机的概念及谱系影响极大,让中国画改弦易辙四百年!疏林远岫图董其昌 天津博物馆藏二、文人画特点文人画与匠人画的根本区

01月18日

此生必读的12首唯美诗词,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72次
此生必读的12首唯美诗词,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一天很短,24小时,稍纵即逝,短到来不及拥抱第一抹阳光,就要迎接落日的余晖。一年很短,365天,如白驹过隙,短到来不及细细品味春天的生气,就要面对寒冬的风霜。一生很短,短短几年,一睁一闭就过了。短到来不及用心享受美好年华,就已皱纹满面,有心无力。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流年似锦,光阴不负,愿你在时光中盛开,一生被岁月宠爱。今天,和诗词君一同共赏12首时光诗词,于春花秋月间,淡看岁月流转;于流水禅心下,静默诗和远方,感受每一月、每一天的生活...... 壹月·迎春扫雪 一月,春寒料峭,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到处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顾城说,一月是一切回忆的序章。去追赶时间的

01月17日

书画知识大全,终于找齐了,有这篇文章,不用再四处搜索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42次
书画知识大全,终于找齐了,有这篇文章,不用再四处搜索了

书画常用知识,终于找齐了,有这篇文章,小伙伴们从此不用再四处搜索了,建议收藏。书画式样(扇面)一、书画常用式样名称条幅:一张长宣纸全开或对开(半折),为条幅。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也称对联或对子。中堂:将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单独或挂于楹联之间为中堂。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称斗方。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寸的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为条屏。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合成册,以便翻阅,故名册页。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看后收起。书画式样(中堂)二、落款与钤印的讲究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

01月17日

吴昌硕:篆书对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204次
吴昌硕:篆书对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吴昌硕是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师。他的艺术贵于创造,以书入画,也正是因为其书法功力深厚,才同时带动其绘画的同步成功。文章由吴昌硕学画时与任伯年的第一次交流谈起,通过分析其各个阶段篆书的变化,从而探索他以书入画后对其花鸟画产生的影响。吴昌硕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师。他的艺术贵于创造,以书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齐白石曾作诗道:“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门下转轮来。”他精研诗、书、篆刻,自称“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事实上,吴昌硕幼年就从书法篆刻入手,并由此兼涉它艺。吴昌硕临《石鼓文》他于书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时间,虽说是“四体兼工”,但其功力最深、成就最高的还是《石鼓文》。他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