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导语:困难时期,组织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制胜点。组织存在着怎样的问题?管理者如何做正确的事?本文与大家探讨。这两年,很多老板跟我开玩笑说,我前面20年用运气赚的钱,这两年靠本事都赔光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全中国到全球的每一个商业赛道,都从20年前充满机遇的增量市场,进入了恶性竞争的存量市场。此外,疫情的反复,国际局势的不确定,国家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流量红利的消失……各种不确定性和外在的挑战,令百业艰难,所以,大家都在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但是这个时代又是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那,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创新在何处呢?第一个,业务上的创新。你要怎么活下来?客户的需求有什么变化?你要做精品还是爆品?是做大创新还是小创新。总之,你要去做第二增长曲线。第二个,组织上的创新。组织创新是困难时期企业发展
导语:伟大的企业,都是从寒冬中走过来的;厉害的人,都是从苦难中磨炼出来的。本期音频由声咖制作这段时间,大家的日子都很不好过。很多老板找到我,问我:“Cherry,我该怎么办?”我说,首先你要修炼心性。为什么危难时刻,一批人飞跃,一批人跌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心性的不同。心性差,就抵挡不住凛冬下的风刀霜剑;心性强,便能走过寒夜,迎来灿烂春光。那,怎么来提升心性呢?我想给你讲三个故事。我一个个地说。01心静,是种力量两年前,我女儿回国,因为疫情原因,在南京隔离。我工作太忙了,没办法去南京陪她。那几天,群里各种信息轰炸,大家都非常惶恐。我也很担心,就打电话问她,觉得怎么样?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女儿非常淡定,内心非常平静。她告诉我,她每天照常锻炼身体,照常上网课、学习,每天在写TDL。那一刻,我非
导语:今天,我们依然感觉到环境未见变好,这时候,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反脆弱系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抵御风险。那么如何成长?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这八条人生建议,对我们很有帮助,今天分享给大家。成长,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生活,就是一路做减法的过程。01.戒掉情绪“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是很重要的。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必烦恼,或者说不该烦恼。切不可烦心伤神,而应该充分反省,然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去行动处事,从而把负面的郁闷和烦恼变为迈向新未来的动力。人生在世,忧愁、失败和烦恼在所难免。但如果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持续烦恼不已,则并无意义。懊恼、烦忧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导致身体疾病,从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不幸。所以说,坏事既然已经发生,就不要一直烦闷忧愁,而应该拥抱新思维,采取新行动。对于已然发生的
导语: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总想着招便宜的人?本文与大家探讨。前几天,有创业公司的老板找我探讨:最近大公司释放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有些小公司想招从大厂出来的人做合伙人或者高管,但他们的价格都比较贵。相比之下,也有比较便宜的候选人,但能力可能会差一些。因此,大家用人时,都会犹豫,这时候该如何选择?01不要总想着招便宜的人而是要招能拿到结果的人我觉得这位老板的思路错了,我认为当公司不是很缺钱的时候,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在人身上省钱。有时候想着省钱,最后反而是最贵的。相比之下,更应该关注他是否能拿到结果。比如,你招来了一个很便宜的人,但他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勉强符合要求,但也没有“惊喜”,他做出的贡献很低,甚至还不能覆盖他的成本。那么这个人给你带来的ROI(投资回报率)就是负数。如果你招来的是一个比较贵
2022年3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深圳等多个城市受到影响。在俄乌战争、疫情起伏、政策变动的综合影响下,中概股出现剧烈波动。21日,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自杀身亡,他在遗言中写道:“我对人类极度失望……”……此刻,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环境依然不见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压力。2022年,“活着”是一个关键词。这时候,作为企业,该怎么办?我认为,好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想要穿越冬天,来到春天,我们必须像孩子一样:有活力,有能力,有毅力。01提高心性,注入活力什么是活力?就是不沮丧,能积极面对。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稳定的,没有确定性。所以要有平常心,不要因为外界的环境而扰乱了自己,更不要绝望。危机也是机会,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
导语:什么样的管理者会把人用废?什么样的管理者值得追随?本文与大家探讨。本期音频由搜狗AI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前段时间,有位管理者在和我聊天时,提到了他的一个困惑:为什么很多当初自己看重的好苗子,不是离职了,就是在公司里默默无闻了?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之所以如此,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管理者看错人了。管理者看在眼里的优秀,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所谓的“好苗子”能力不行,心态也不好,当然就拿不到结果。第二个,管理者把人用废了。管理者老板没有教给员工做人的标准,做事的标准,他得不到成长,逐渐丧失工作兴趣,心力耗尽,最终公司也永远地失去了这个人才。对于一家企业而言,看错了人,可以通过淘汰和选拔,重新找到人才;但如果用废了一个人,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所以,管理者千万要小心,别把
导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经历三项的修炼。是哪三项修炼呢?本文与大家探讨。最近,和企业家朋友聊天,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大家都不怎么谈增长目标了,都在说要向内看,做好管理。这是好事。外部环境越困难,就越要向内看,练好基本功。比如说,回归经营本质,做好产品、技术和营销等;再比如说,做好组织创新,激活组织,提升管理者的能力。也有人问我,做管理,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其实,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你要完成三项修炼:心态、能力、思维方式。我一个一个来说。01心态上的修炼:即使身处低谷,也要仰望星空今年大家的处境都很艰难,好多人问我该怎么办?我说,首先你要修炼自己的心态。外部环境越寒冷,你内心越要充满热情。在蹲马步管理工坊中,我说过,一个人从基层做到高层,背后训练的就是良好的心态。因为,当你越往
01 为什么而奋斗?要变成有用的人才,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而奋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画像。有人志在成为科学家,有人毕生做一个贤淑的家庭妇女,有人活成了“职场白骨精”。我们要尊重每个人对自己幸福画像的表达。讲奋斗,不一定是要成为职场精英。每年老阿里人聚会,他们总劝我,“你太辛苦了,应该保养保养。你也不缺钱,何必如此?”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之所以这么干,因为我热爱。我可以为了一个客户需求,连续工作19个小时。这是我的精神支柱。一个幸福的人生,一半是家庭,一半是事业。哪一半缺了,就是二分之一没了。奋斗不一定让你成功,但是会让你感觉走在幸福的路上。奋斗也让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经常对阿里的老同事讲,虽然我很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心从来没有累过。创业以后,我觉得幸福的人生刚刚开始,积累多年,终于有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配套不同的组织架构。10多年前,我开始研究一本书,叫《企业生命周期》。当时,这是全球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唯一的一本书。书里说企业和人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各种原因会导致企业夭折,可能是虚假的商业模式,可能是现金流断裂......这本书引发我两点思考:第一,它没有告诉大家,在每一个阶段该怎么做才能不死;第二,它没有结合中国本土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以上两点,我们开始聚焦研究企业生命周期,酵母复盘了3000多家公司,整个团队闭关三个多月,每天从早上4点到晚上12点,研发出一整套适合中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工具和方法。中国所有企业都可以放进这四个象限。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在创业初期,我们该怎么做。01治理结构从0到1的初创期主要是两类企业,一类是自己创业,但商业模式没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