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根据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资料,中国大约有半数企业在创业后5年内消失。而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生存期限极为短暂。由此可见,要让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在几十名员工的小公司,还是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企业,“怎样激励员工,把企业变成热情燃烧的团队,促使企业持续成长发展”是管理者们共同的烦恼。作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京瓷在创建之初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所谓零细企业,发展到了今天这个规模。我想在介绍我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讲一讲经营者究竟应该怎样同员工打交道。01“我要依靠你”企业经营最初级的形态,就是自己单枪匹马,或者与夫人一起创业,开个家庭作坊或个体商店。但是靠这种形式,不管个人多么勤奋,拓展的空间仍然有限。想要扩大事业规模,就不能不雇用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01认真地、拼命地工作在“六项精进”之中,我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列在第一位。 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就是说,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勤奋工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不愿勤奋工作,只想轻松舒服,那么企业当然经营不好,美好的人生也无法实现。 人们常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六项精进的第二项是:“要谦虚,不要骄傲”。 我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我们常说,那个人的人格很高尚,意思是说,那个人的人格中具备了谦虚的美德。谦虚很重要。这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要他们谦虚,而且是要求经营者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知道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惟谦受福”。不谦虚就不能得到幸福,能得到幸福的人都很谦虚。从京瓷公司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起,我就崇尚谦虚。公司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六项精进的第三项是:“要每天反省”。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和第一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样,天天反省也能磨练灵魂、提升人格。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01对一切都要说“谢谢!”六项精进的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我活着,不,让我有活着的机会,我当然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01积善之家有余庆六项精进的第五项是:“积善行,思利他”。这一点我也曾多次向大家强调过。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的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一直强调,世间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我曾向大家介绍过安冈正笃先生著的《命运和立命》这本书,这本书对年轻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说,在这个
企业的发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长做比喻的话,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节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01经济变动“诸行无常”企业境遇严酷今天,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企业家面前有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十分荣幸。请允许我向赐予我这个机会的《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先生,向《中外管理》杂志理事长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向为筹备“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辛苦操劳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超越经济变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世界经济从去年(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迅速恶化,因为波及到实体经济,出现了整个世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无论多大的企业,往往都是从家庭作坊或者个体商店发展而来。但是一旦需要扩大规模,不管经营者再勤奋、再拼命,也很难有余力拓展经营。此时,聘请员工以谋求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稻盛和夫01掌握哲学把众多部下凝聚起来要让公司团结一心,我认为干部掌握经营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看一看整个公司,有些部和科的领导者仍然没有掌握哲学,没有把哲学当作自己的信念,当作行动的指针。如果部下人数不多,只有二三十人,那么,部、科长或许还能掌控。但是人数越是增加,组织的运行就变得越加困难。这时候,这些领导者是否掌握哲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不掌握哲学,判断基准就会动摇,自己缺乏主见,就会被周围人的意见所左右,变成一个只会调和妥协的人。干部们学了经营哲学却没能掌握,怎么做才能将哲学渗透到这样的干部中去?
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企业经营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营者再努力,其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公司持续发展壮大,必须激发调动所由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拼搏进取。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经营者个人多么努力,他能做的事情总有限度,想让公司发展,就需要志同道合的员工一起努力工作。只有员工具备主人翁意识,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拼命工作,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这就是企业经营的原点。如果想把企业做得更大,就要回归到这个原点,清楚地认识这一条。同样,如果你是想创办一个小企业,并想让它发展成长,那么这个原点你也必须思考清楚。01把员工当作经营伙伴企业经营最初级的形态,就是自己单枪匹马,或者与夫人一起创业,开个家庭作坊或个体商店。但是靠这种形式,不管个人多么勤奋,拓展的空间仍然有限。想要扩
组织必须具备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理念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理念必须利他,让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满足。贯彻理念,凝聚人心。——稻盛和夫01为员工拼命工作,提升自己我的父亲经营印刷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鹿儿岛成了一片废墟,父亲失去了做事业的干劲。父亲非常忌讳向别人借钱,这一点我记忆特别深刻。在创建京瓷时,我们曾向人借过1000万日元充作流动资金。那人是以自家的土地房屋做担保,从银行借钱的。“稻盛君,你是一个非常杰出的青年。为了帮助你,我借了1000万日元。但是,企业经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制造业更困难,在制造业中,你又想做这个世界上没有的新型精密陶瓷,因此有可能失败。如果你失败了,我们家的土地房产就会被银行拿走。但是,我想在你身上赌一赌。”他这么说了,他出资的1000万日元用在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