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会来,该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中国自古有句老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恐怕至今还是至简的大道、不烦的要言。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在晚上打着灯笼赶路。有个路人很奇怪地问他:“你本来双目失明,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听了他的话,慢条斯理地答道:“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也因此保护了自己,正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古人云:“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很多人都以为有所取才是取得,却不知道给与才是真正的取得。“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为别
意大利有个名画家,他在画人物时有个特殊的癖好:作品主角无论男女长幼,全都只画一只眼睛。有好奇者前来询问原因,他意味深长地回道:“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双眼都习惯看向外界,却很少自检。所以我们要用一只眼看世界,留另一只眼来审视自己。”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留一只眼睛在心底,时刻检视和反省自我,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01反省自己,是做人的修养看过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天,抹布像往常一样开始擦桌子,谁料想桌子竟然越擦越脏。于是它怒气冲冲地指责起了桌子:“你这也太脏了吧?”桌子也不甘示弱地回讽:“想清洁别人,先把自己收拾干净再说。”原来,抹布自己本身就是脏兮兮的。就像王阳明说的:“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人不是,不见自己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习惯指苛责别人,却从未反思过自身有无问题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凡事都在人的心里。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01艰难处修心王阳明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心,境转心不转,这是炼心之道。在王阳明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参加会试又一次落榜。其他考生发现自己没考上就开始嚎啕大哭,只有王阳明面无表情。大家还以为他太过伤心了,便都来安慰他,帮他打开心结。但王阳明却微微一笑说:“你们认为落榜是耻辱,我却认为落榜动心才是最耻辱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普通人就是哭嚎哀鸣,而真正有修养的人能淡定自若,泰然处之。那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淡然”呢?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
佛经上说:男人,女人到世界上干啥来了?是了缘来的。无缘不聚,无债不来。现在很多做女人的,多数都怨恨丈夫。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就把全身心都交给了这个男人,成家以后,爱这个家,爱丈夫,爱孩子,为了这家拼命地干活,结果,这个丈夫不会说好话,有的男人一辈子不会说一句好话,从来没有说过:“妻子,你辛苦了!”甚至有的女人干了一天的话,想对老公撒撒娇,讨两句好话听听,就对她老公说:“哎呀,老公啊,我今天没有少干活,累啊。”结果他怎么说?他直着嗓门大声吼吼:“谁不干活了?过日子的,你累,别人不累吗?”一句话就把女人冲撞得眼泪汪汪,觉得委屈的不得了。回到房间里一个劲地掉眼泪,想:真是气死我了,怎么找了这么一
重感情,是好事,但是,太重感情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在感情的世界里,有的时候,需要明智一点,洒脱一点,坚强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做人,想的太多,就是让自己受罪;太重感情,往往让自己疲惫。太重感情的人,很容易满足,会因为别人的喜悦而欢欣鼓舞;也很容易受伤,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泪流满面,因为太看重感情,就很容易满足,但也总是容易被别人忽视,所以付出的远远超过得到的。做人,太过于在乎感情,往往会活得很辛苦。太重感情的人,总是活得很累。面对一份感情很是固执倔强,不舍得放弃,总是说着要离开,却一再为自己找不离开的理由,只因为对这份感情更珍惜,用心去爱了就不想放弃。在别人面前笑得很开心,一个人的时候却很落寞,为了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唯独忽略了自己。在陌生人面前很安静,在朋友面前却装作若无其事,遇事不忍心拒绝别人
作家胡夫兰德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人这一生,过的是心情,活的是心态。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心里一团糟,生活只会乱如麻。把心情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01 -这世上无非是你笑笑别人,别人笑笑你常言道:“人生,无非就是笑笑别人,顺便再让别人笑笑自己而已。”做人,要学会一笑而过。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年幼时,内向文静,看上去一脸木讷。很多人都喜欢捉弄他,常常将5分的硬币和1角的硬币扔到他跟前,让他从两个当中选一个。每次,哈里逊都只拣那个5分的,从来不去拣1角的,这让大家每次都要大笑一通。有一天,一个老太太问他:“傻孩子,你不知道1角比5分多吗?为什么不去捡1角的?”哈里逊哈哈一乐,笑道:“我当然知道,但是无所谓啊,大家图个乐而已。
01一忌:讲话太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能闭嘴就闭嘴,能不说就不说。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应该看过了,什么也都见过了。有些事,自己知道就行,不必到处纷说。少言是智慧,沉默是修养。人过五十,向内寻找,向内沉淀,多花些时间在自己身上。02二忌:倚老卖老我们常说:尊老爱幼。尊重的前提是彼此尊重。不要对年轻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有自己的路。个人的经验可以分享,但是不能指摘。管好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03三忌:思想僵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生的学问固然难以穷尽。但是进一寸,仍有一寸的欢喜。保持头脑的更新,一个人才不至于僵化,不至于腐朽。04四忌:不服老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照顾着自己的身体。要服老,不要逞能。这个年纪,做事一定要劳逸结合,把握好一个度。05五忌
一行之间首尾贯串,把一个个字排列起来,大小、长短、肥瘦、向背、首尾之间,应搭配得当,尤其是笔画的排列由首至尾要气脉连贯,不懈怠,又不支离,这就是一行之中的行气。1、字守中线在一字之间,要有一根中线,不可偏离。行草中如有一个字偏左,另一个字偏右,首尾连贯起来看时,还是在一根中线上。楷字也是这样,有的偏侧字如“夕”字、“戈”字,有撇的“才”字就向左,有捺的“之”字就向右,这就不能只注意到一个字的平衡问题,要从全行着眼。行气也就像人的走动,有时摆动左胳膊,有时摆动右胳膊,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字的左右伸缩摆动,也是为了变换平衡,串通一气,看去气势仍连贯在一起。像王羲之的《丧乱帖》中“荼”字突然向左,“毒”字突然向右,而使从为首一字的“先”到末尾一字的“追”字,仍然在一条中线上。2、承接牵引,笔断意连字
无论是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还是奔波忙碌的普通人,都是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经历,对幸福的理解都会因人因时而异。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身体和灵魂两方面的困扰。如果从这两方面来寻找幸福的终极意义,可用一个等式来描述幸福:真正的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 01 身体是幸福的根本《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平安无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终。并且还提出了对生命有重要影响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忧,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愚懦。在五福与六不幸之中,长寿被列为五福之首,而早亡则被列为第一不幸。可见,古人早就从理念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生命极端重要性,同时也把幸福与身体联系在一起。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