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经济学家不研究怎么赚钱。经济学是一门解释世界的科学,它注重解释,不注重预测。经济学只能解释事件,不能告诉我们下一步要发生什么。”6月16日晚,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主编麻震敏主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领衔的“洞察商业本质——企业家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沙龙活动中,姚洋教授分享了经济学对于企业经营、对于企业家的价值。姚洋在其新书《经济学的意义》里强调,企业一定要掌握中国经济的周期,或者世界经济的周期,如果把周期搞错了,那么极有可能就成为周期大浪淘沙里被淘掉的那部分。如果经济学不能预测未来,企业家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当下,商业人士和企业家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利用经济学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本场沙龙中,姚洋回答了以上问题。我们以对谈实录的方式对本次沙龙进行了编辑整
作者:苏沫&丰月,来源:有书(youshucc)胖有胖的格局,瘦有瘦的胸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众对于事物的接受度逐渐提升,对于美的定义,却在慢慢变得偏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瘦”成为“美”的代名词,好像稍微丰满一点,就会成为一种负累。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很多人为了追求美,一味的减肥变瘦。最后身体垮了,健康也没了。其实,美从不只有一种。苗条是美,微胖是美;白皙是美,健康也是美。女人最美的样子,从不是盲目追求苗条,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状态。也许很多人眼中,微胖并不完美,但这样的女人,由内而外,都是让人感到踏实的潜力股。就像老人常说的:“胖女人,是块宝。”微胖的女人,不仅更好看,还会更好命。01微胖的女人,健康长寿曾看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稍微超过标准体重一点的女人最为长寿,
文/萱桐来源/精读(ID:jingdu999)前段时间,俞敏洪和张朝阳做客《星空下的对话》。节目中,两人在北京北郊密云山谷的星空下,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当谈到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焦虑问题时,俞敏洪表示,自己曾经可能患上狂躁症。“一次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出差时,在20楼看着打开的窗户一心想跳下去。但是因为有了孩子,知道自己肯定不能跳,所以穿上羽绒服,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大街走了4个小时。”坐在一旁的张朝阳感同身受,从心理学解释了焦虑的出现:“有的人自杀了或是深陷泥潭,有很多人会认为一定是遇到了很糟糕的事情,其实不是的,可能是很小一件事,是他后来的行为不正确,把它放大了。”张朝阳补充道:“所以说人是有天生的钻牛角尖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不钻牛角尖,摆脱焦虑的困扰?01幸福要向内求早年间,央视有过这样的
作者:吉姆·柯林斯来源:泰普洛领导力(ID:Taplowleadership)导语Jim Collins,是全球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的十五人之一,曾获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杰出教学奖。他在年轻时,深受德鲁克先生的影响,并受杂志之邀,曾面对面采访德鲁克先生。Jim特别推崇德鲁克先生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书,在纪念该书出版50周年之际,写下本文缅怀德鲁克先生。Jim认为:德鲁克先生的洞见和思想,打破了时间的壁垒,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他自己深受该书的影响,认为很多已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行事准则,并将之总结为管理者可以学习和对照的10项原则。如果你在企业担任高管,或者你想在未来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无论你公司规模大小,无论你管理风格如何,我都会向您真诚推荐德
作者:拾遗君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1产品高手越简单,越经典“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堪称业界经典。他的演讲,有一个特点:都是大白话。2019年“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知乎大V“采铜”细心梳理了张小龙的这次演讲,发现这两年非常流行的一些词语和概念,张小龙一个也没有提及。比如:思维模型:0次底层逻辑:0次商业模式:0次认知升级:0次流量池:0次区块链:0次复盘:0次……张小龙的演讲跟罗辑思维的罗胖完全不一样,罗胖的演讲充满了新词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概念,但张小龙的演讲就是说大白话,圈内人逢会必讲的那些词语,他一个字都没有提及,但你依然觉得他的演讲很牛逼。这让我想起了“朴素定律”:“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让你觉得眼花缭
作者 | 每晚·瑾山月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美国富豪罗伯特·清崎,堪称商界传奇。他不是富家子弟,没有千万家产,没有中过彩票,也不曾一夜暴富。可他40多岁就能身价过亿,用他自己的话说,全因悟透了金钱的秘密。他发现,很多人忙碌一生,却仍像拉磨的驴,在贫穷中打转。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始终没明白,金钱青睐的,从来都是用头脑工作的人。清崎将自己的致富秘诀,写成了一本名为《富爸爸穷爸爸》的畅销书。在书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头脑。只有思考后的行动,才能创造财富;不经思考的努力,只会延续人们的贫困。为什么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到最后还是一贫如洗?因为,缺乏智慧的行动只是徒劳,没有思考的努力,永远创造不了价值。01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成为“穷人”在书里,
作者:muye来源:洞见(ID:DJ00123987)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能量是宝贵的资源,负能量的人会像水蛭一样附在人的身上,慢慢吸走你的能量。”负能量的人是怎么破坏你周围磁场,让你变得糟糕的?看完哈佛大学分享的一组漫画,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马上躲开身边那些消耗你的人。1负能量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正能量的人却总想学习新事物。作家、编剧石康曾说:“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没有谁生来就是精英,所有精英都有一个共同特质:持续学习。十几年前,在一次董事会上,任正非对副总裁们说了一句话:“将来董事会官方语言是英语,我自己60岁了还在学外语,你们这些副总裁就自己看着办。”六十岁学英文,对任正非来说,并不算一件稀罕事儿。在很早之前,任正非就已经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他大学学的建筑
作者:帆书 · 徐徐来来源:帆书(ID:readingclub_btfx)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还没开始,就总担心自己考不过;工作稍有失误,就彻夜辗转难眠,担心领导不认可自己;恋人没及时回复信息,就开始胡思乱想;遇到事情需要选择,就左右为难,纠结很长时间。 当你陷入了这样的情绪之中,说明你正在经历精神内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只有100%的能量,80%都在自我内耗,行动力自然减弱。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焦虑、犹豫、纠结、自责……这些看不见的内耗正在拖垮你的人生。1让你累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内耗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因为我们的思考能力
张磊高瓴资本是亚洲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得益于高瓴的巨大成功,高瓴创始人张磊被很多人称为「中国巴菲特」「投资教父」「PE一哥」,许多人盛赞他的「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如今,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我们似乎失去了某种确定性。很多企业、很多人都感到焦虑、迷茫。今天该怎么做,明天该怎么办?对这些问题,张磊的不少观点都很有启发性。「笔记侠」从张磊的书籍以及相关公开资料中,整理出张磊在个人成长、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价值投资、AI等11个方面的理念。把「笔记侠」整理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1选择比努力重要1、高瓴的投资哲学在很多方面同样适用于教育和人生选择。第一是「守正用奇」,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一个人要在有限的
作者:查理·芒格摘编自:《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在5月初的202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已经99岁的查理·芒格,仍保持着常规风格——坐在巴菲特旁边,大多数时候不怎么说话,尽职尽责扮演沉默的合伙人。众所周知,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一生挚友,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他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惜字如金,只在关键时刻掷地有声。在此,我们特别整理近日全球首发的查理·芒格全新投资与智慧之书《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中,近十年来芒格在股东会上谈及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希望助力大家的人生之途,明确方向与目标,找寻安稳与确定性,一路繁花似锦。1我的成功靠的不是智商而是专注力在2015年的每日期刊股东大会上,股东就如何全神贯注、成功的秘诀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