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幽幽花木,文人所钟,其中却有一种疏离的个性,每每教人深悟,那便是「孤独」。
一枝梅或一株孑然独立的兰,予人清冷之感,往往具有一番孤标傲世的意象之美。
先人有谓: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心境淡荡之士,虽无人为伴,以孤独自诩,但不觉空虚寂寞。
松竹花草,夏荷冬梅,四时常伴,可以排遣虚寂;枯荣语默,可以澄怀味象;生生不息,可以照见大千。
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种独与天地往来的精神。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唐代最有孤独意识的诗人陈子昂,写起兰花来也是举重若轻,「幽独」两字,将兰花的幽雅清秀写得卓然而出。
当这种孤绝的神情落于纸上,绽放出的便是性灵至美。南宋遗民郑思肖,号所南,一生画兰,宋亡后,画兰不再画根和土,以示故国沦丧。根安何处?土归何方?
倪瓒有一首《题秋风蕙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成,泪泉和墨写离骚。
在倪云林看来,这无根的墨兰分明就是以墨当泪、长歌当哭写就的一段孤高悲情。孤芳愁绝,唯此一脉兰香,使人获得生存的力量。
在这枝叶线条里,满是孤独的写意。李霖灿先生认为,中国画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的艺术形式,乃是线条的雄辩,以线的造型取胜,在线的变化中寻求一种自由和自在。
在这花叶世界里,尽是文人的精神观照。
《菜根谭》: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
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笙歌艳舞,鼎沸喧腾,热闹只是幻象;树木凋落,声希味淡之中,才能觅得契机,看到真相,孤独才是修行。
月亮是孤独的,星星不计其数,然而让我们深刻记住的,是月亮。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君子孤独而自重,隐在市朝之外,却与四季相合,弃人间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
身居浮世,只有不随风飘散,才能不被泯灭于尘土。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