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各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说到:
【积德累功。】
里面引用《了凡四训》,我们说到随缘济众的「救人危急」,今天接着底下一条是「兴建大利」。凡是有益于社会,有利益于众生,这都是真实的利益。而什么叫做大利?与前面救人危急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能够救济众生的危急是大利,能够防范种种灾害,那是大利。帮助众生,一定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如何才真正懂得防患?这要智慧,要丰富的学识。于是我们就能想到,教育才是最大的利益。从它的成果上来看,在中国古代,孔老夫子以平民的身份来办教育,虽然自己一生在物质生活上,过的是相当清贫的生活,他做的是真正的好事。不但影响当代,影响历史,一直到今天它的影响力还存在,不但没有消失,看样子逐渐逐渐还会扩大。诸位想想,什么样的利益,能够影响到千年万世?再也看不到了,只有教育才能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
在古印度,释迦牟尼佛是个好榜样,也是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孔子跟佛陀做的是同样一桩事情,影响力同样的不可思议。因为这桩事情,真正能够帮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就能够免除众生一切灾难,天灾人祸都能够避免。人为的灾难,说可以避免,大家会点头,会相信;自然的灾难,我们中国人讲天灾,也能避免?佛家说可以。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人心端正,行为端正,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跟着端正,这就是说明天灾会随着人心而产生变化的。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心里面思惟的是恶念,造作的是恶行,就会感招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所以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于是我们晓得,「兴建大利」最重要的是教育。
而这个教育,我们也要用外国人的话来说,世人常常迷信外国的月亮圆,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问题,只有大乘佛法跟孔孟的学说,这是外国人讲的。我们从这里就体会到,唯有佛陀的教育与儒家的教育,能够建立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最大的利益。谁去做?觉悟的人要去做。没有能力做,有几个志同道合想学的,教五个人,教三个人,教十个、八个,都行。只要自己真正明白了,全心全力去做,决不求名闻利养,决定不求自私自利。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也就教五个人,从五比丘起家的。真正是与人为善,真正是成人之美,自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来一起学习。所以世尊当年教化,人数逐渐愈来愈多,我们在经典上读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世尊教学,学生最盛的时候有这么多。
我们看看在中国,历代祖师的教学,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教学的场所没有一定,要建一个道场,建一个学校,才能教学,太迟了,来不及了。随时随处热心的教导,至于建道场、建学校,随缘。真正明白人,真正觉悟的人,无不是一生之中随缘度日,所以他的心情清净自在,这一点很重要。稍稍有一丝毫攀缘的心,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心,你就有忧虑。诸位要知道,忧虑是造业,极其微细的念头都造业,不在行为;我们在前面念过卫仲达的故事,极其微细的念头已经造业了。必须把自私自利的念头从根拔除,纯粹只有一个利益众生的念头,利益社会的念头,这样才好,我们的修学在这一生才有成就。将来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才自在,才潇洒,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是什么叫大利益,要明了。
第七「舍财作福」。世间人没有不喜欢财富的,对于财富这桩事情,总是觉得愈多愈好,没有厌足之时。财积在那个地方,要不知道去用它,那就造业了,就是罪过。今天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地方,一些人民在饥饿的边缘上,得不到衣食,我们这里偏偏在积蓄,让别人在挨饿,你说你修的是福,还是修的是恶?财货,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流通,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财决定不能积。用完了好,用完了、没有了是最好,没有什么?清净了,没事了,你说那个多自在!财用是因果,愈舍愈多,愈多愈要舍。「舍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这两个字有两重意思在,第一个是讲因果,舍财是因,得财是果报。可是财得来之后还要舍,要把你所得到的也舍掉,你智慧就开了。所以舍法得聪明智慧,舍什么得什么,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诸佛菩萨为我们做种种示现,示现里面最多的、最清晰的就是布施,就是舍。在《华严经》第六回向章里面,「十回向品」第六回向这一章里面,我们看看没有一样不舍,样样都能施舍,舍得干干净净,那叫佛,那叫菩萨,那叫真正彻底觉悟的人。迷人患得患失,生活很可怜,一生生活在得失这个圈圈里面,你说多可怜!佛菩萨得失的念头没有了,念念只为一切众生。我常说,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可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还没有放下,你还没有舍弃,你所修的是世间的福报,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你把四相舍掉了,像《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发心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出世间的大圣,这个人就是佛菩萨。无论他所示现的身份是男女老少,是哪一种行业,都是菩萨化身。要懂得舍财作福,财不可以积,不要怕,「我的财都舍掉了,我明天生活怎么办」?明天生活比今天更好,你不相信有什么办法?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知道怎样去作法。
第八条是「护持正法」。正跟邪是对立的,在佛法里的标准,要是跟宇宙人生真相相应就叫正法,与事实真相相违背就是邪法。可是这事实真相不好懂,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事实真相,要常常读诵。事虽然复杂,也有纲领、也有头绪可循。《金刚经》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部经典,言简意赅,便于受持读诵,所以人人喜欢,家户喻晓。《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没有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事实真相,你要是执着「人、我、众生、寿者」,那就错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就是一切偏邪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梦幻泡影」,现象的存在「如露亦如电」,你要把它参透。
你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得大自在。为什么?理明白了,理明白心就安了,我们常说「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道理清楚了,搞明白了。《心经》上一开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个行是什么?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在甚深智慧之中。我们换句话说,菩萨过的生活是高度智慧的生活,就是《心经》第一句的意思,过着高度智慧的生活。所以「照见五蕴皆空」,这是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下面「度一切苦厄」。世间人生活有苦、有灾、有难,佛菩萨没有苦、没有灾、没有难。由此可知,苦痛灾难是从迷惑里面生出来的,自在真乐是从觉悟里面得来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护持正法正确的概念。这一句意思很深,我们必须要多用一点时间来说明,对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修行证果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时间到了,明天我继续再跟诸位讲「护持正法」。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