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十则传世名句,读懂一生受用!

1430 人参与  2021年12月27日 08:46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1、风行草偃,其势必然。

出自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偃,倒。风行于草上,草伏于下,这是情势之必然。此以风起草伏为喻,意在形象地说明这样一个治国安邦的道理:统治者以德治国,老百姓就会深受感化,天下就会不治而平。

2、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出自唐·刘禹锡《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执法秉持公正的原则,庄重严肃就如秋山一般肃杀。此虽是赞颂碑主之词,也是对执法官员品德的要求。

3、积是为治,积非为虐。

出自唐·刘禹锡《山阳城赋》。治,指天下安定。虐,灾害、祸害。坚持正确的治国方针,时间久了,天下就会安定;采取错误的治国措施,时间久了,就会给天下带来祸害。这句话说明治国安邦时正确的方针要持之以恒,错误的政策要及时改正。

4、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

出自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对揭发奸邪之辈的要厚赏,对欺压百姓的要严惩。这句话说明对于恶人要用重刑。

5、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

出自唐·刘禹锡《天论》。弛,松弛。则,那么。易位,颠倒位置。恒,经常。佞,指奸邪的小人。直,指正直的好人。法律松弛,其结果必然导致是非颠倒,受赏的常是小人,受罚的常是君子。这句话说明法律绝对不能松弛的原因以及法律对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出自唐·刘禹锡《天论》。大行,指普及。则,那么。是,正确。为,是。公是,公认的正确。非,错误。公非,公认的错误。法律普及了,那么是非都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一人的是非观也就是大家的是非观。这句话说明法律普及对于确立人们普遍正确的是非观的重要性。

7、人或誉之,百说徒虚;人或排之,半言有余。

出自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或,有人。百说,指说得很多。徒虚,徒劳无用。排,诽谤、攻击。半言,指极少的话。称赞一个人,好话说得再多,未必有用;而要说一个人的坏话,半句就够了。这句话说明说好话未必有用,说坏话却效果很大。民间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与这句话有相通之处,都揭示了人的劣根性:喜欢别人有短处,而嫉妒别人有长处。

8、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出自唐·刘禹锡《偶作二首》之一。世态人情见之于闲静之中,药性如何病多之人自然熟悉。此以药性与病的关系为喻,说明人情世态须靠闲静之中仔细观察才能洞悉的道理。

9、有天下之是非,有人人之是非。

出自唐·刘禹锡《何卜赋》。这句话说明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是非观与看问题的角度,但是,天下公认的是非标准或公论还是客观存在的。

10、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礼让汰惨急,自上化下,速于置邮。

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以清廉俭朴要求自己,以恩义诚信对待别人,以坦然无私消除群人的疑惑,以礼让涤除严刑峻法,最高层感化最下层的民众,那么治国效果会比设置邮路传递信息还要快。这句话说明治国安邦要用道德礼让感化民众,要用恩义诚信取信于民,要用公正无私树立形象,要以清廉俭朴要求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3935.html

本文标签: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诗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