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_养生知识 » 正文

疾病10%外感,20%伤于饮食、习惯,70%是因为它!

381 人参与  2022年05月15日 17:02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评论

身体照顾得再好,只占生命的10%

2002到2003年,笔者有幸接触到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是由清末的一个叫王凤仪的东北农民创造。

他是对我人生产生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作为医者来讲,他对我的震撼是触及灵魂的,是非常大的震动。

实际上是我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过去是一个很糟糕的医生,按照真正医者的条件去衡量,根本不及格,是连普通医生的资格都不够。

当时一位出家的师父介绍我认识了他的曾孙女,叫王元五,我称她做王老师。是她把领我进了这个学问的门。

进门之后,我傻了眼:这个体系对人的揭示是那么明晰,可我过去压根就没有想到过。

王凤仪老先生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更明晰,他把一个人的构成分成了三种元素——身、心、性。

在“身”和“心”之上还有一个“性”。就是说,生命是由这三个层面(三个元素)构成的。

《黄帝内经》对于这个“性”可以说是没有描述,可能隐含有,但从概念上没有。

那么凤仪先生把构成人的三要素点得很清楚,而且把这三要素对人的综合作用,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都很清楚地勾画出来了。

他曾用秤来比喻这个性、心、身对人的作用:在人生命的三个元素里面,每一个东西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他说,性、心、身三界是有机联结的统一体:“人非三界不能生。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运行起来,彼此依存,相互制约,不能分割。不过在运用时,有主次轻重之分。”

比如说,你对“身体”做到了100%好,但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也只是做到10%。如果对“心”做到了尽善尽美,也只占到40%。

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话呢,可以占到60%。就是说:如果不管“心”和“性”,“身体”就是做到满分,也是不及格。

为什么说“怒伤肝,恨伤心”?

作为一个医者,对自己过去那种行医的经历,对疾病的治疗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也是很惭愧的一个地方——自己过去充其量所着眼的只是那个10%的身,况且不一定能拿满分。

我们过去所认识的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现代科学也好,实际上都局限在“身”,也就是形而下的层面。“心”这个层面也有所触及,但是“性”这个层面,根本就没有。

“心”要影响“身”太容易了。“身”要影响“心”就费劲了一点。这是物理学上的常识概念:能量级别低的,影响能力级别高的是很困难的事。

但能量级别高的,影响能量级别低的,却是很轻易的事情。实际上“身”、“心”、“性”就是这样一个能量级别的关系。

用孔子的话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性”就是道这个层面的东西。

形而上是“性”,形而下是“身”,介乎它们之间的就是“心”。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除了关注“心”,更应该关注“性”。

讲到“心”,我比较喜欢用《尚书•虞书•大禹谟》里面的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这个层面,用人心和道心去分比较清楚。

“性”这个层面,凤仪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个层面:“天性”、“禀性”、“习性”。

天性——从中医阴阳的角度来讲,是纯阳无阴,是至善的。

禀性——正好相反,是纯阴无阳,是不善的。

习性——就是后天习惯养成,教育、朋友圈子影响……所以这个习性有阴有阳,有善有恶。

天性是纯阳像太阳一样,禀性是纯阴像乌云一样。人的这个身体也是要靠天性的阳光照射,才能够承载我们这个正常的生命。

如果受到禀性乌云的遮盖,天性的阳光无法照身体,就像大地得不到阳光,万物就无法生长。心身得不到阳的照耀,很多疾病就会来了。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讲阳气的内容,讲到了它对生命是这样的重要。阳气如果没有了正常的住所,人就会折寿而不彰。这就说明了生命对于阳气的依赖。

那这个阳气的根本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从本俱的天性中来的。

“禀性”是障碍天性的主因。因为禀性障碍以后,天性的阳光就无法滋养照射我们的心身。

而禀性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一些不良的情绪,就是怒,恨,怨,恼,烦。

怒伤肝;

恨伤心;

怨伤脾胃;

恼伤肺;

烦伤肾。

禀性对于生命作用的能量非常大,这也是令我们很多医生搞不清楚的地方。

比如,说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不久又来了,反反复复,就是不知道导致脾胃的疾病的源头原来是“怨”。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胃病,应该看他是不是动辄喜欢埋怨人。我们应该去查找生活中这些因素。

为什么我用震惊这两个字呢?因为过去对于我们的“性”,对于我们发场脾气,压根就没有认识到能对生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反而对吃错了一点东西、受了一点风寒会很警惕,但这个地方做到100分也还是10分。

情绪是诸毒之首

情绪可以说是诸毒之首,它完全不似砒霜或鹤顶红,贴有毒药的标签,大家才不敢轻易去触碰它。

正因为情绪没有这些标签,它甚至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毒害人。乡间俚语常言:死都不知怎么死的!放在情绪身上再契合不过。

前面曾经提到,情绪是最大的漏,多少精气神都会被它漏掉,多少福德都会被它漏掉。

学会控制情绪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疾病,但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疾病,用药物治疗的作用非常有限。

所以我们把命交给药物是不对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药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很多病是无法用药物解决的。

不仅是药物能够治疗、不仅是西医能够治疗。过去我们把康复只束缚在西医、药物这个很小的点上,是因为我们被“洗脑”了。

但我们不是不要西医,而是要合理使用,正确利用。西医在抢救和控制上是非常好的,但在慢性病、绝症层面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病是一种现象,如果可以找到病的本质,就可以对症下药治愈疾病。

病痛反映的是缘起规律——我们的疾病是由很多条件共同构成的,我们只要拆掉一个条件就可以让疾病走。

就好像我们想让一个汽车开不了,我们不需要把整个汽车都炸了,实际上只要拆掉一个轮子或者拔掉油管,它就跑不了了。

百病生于情绪,而情绪却是个假象,它来源于我们对于生活中所有发生的事情赋予的意义。

比如,我们之所以对旧爱不能释怀,之所以自怨自艾,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在分手或者悲剧发生后,我们常常不能重拾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身心灵的和谐。

并陷入了消极的能量中无法自拔,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白白将自己的能量给了那些人。

很显然,我们为过去的事花费越多的能量,留给现在生活、创造、行动所用的能量就会相应减少。

又比如,一场吵架(或者误会等)就如同一个15磅的哑铃,想象一下,把这个哑铃装在我们的口袋中去上班,虽然我们努力想视而不见,却无法如愿。

在过道走路的时候,它把墙壁撞得叮当作响;坐下的时候,它狠狠砸在了椅子上;起身又感到他在拖拽自己的衬衫和裤子。

只要它在我们的口袋里,我们就不可能忽略这个该死的哑铃。它消耗能量,同时吸引着我们的注意。

为何不选择放下哑铃,给自己松绑?如果无法一步到位消除情绪,那么可以用这9个方法来一一根除:

1、倾诉

2、回避

3、运动

4、娱乐

5、想得开

6、自己想适合自已的方法

7、换位思考

8、放得下

9、提高境界!

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带着负电的电子,必有与之匹配的正电子。而美好的心情会吸引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情会有很高的能量级别,能让身心和谐健康!

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看上去极坏,那么一定在其中也有一些极好的东西。

万物本无好坏,是我们置于其上的价值观让情绪升起,继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每一件事都对我们有利,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开阔心胸,去改变,去发现。我们就是要进行整个生命的乾坤大挪移,转换到一片新天地!

世间疾病10%外感,20%伤于饮食、习惯,70%是因为情绪。所以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yangsheng/517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