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经典 - 第1页

11月05日

30部经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大智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经典语录_语录大全_语录励志_励志短句_励志名言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86次
30部经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大智慧!

1.《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2.《春秋》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聋子,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3.《国语》心如欲壑,后土难填。人一旦被欲望控制,欲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测,多少东西都填不满,他会诱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渊。4.《战国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满月之后便会亏缺,任何事情一旦过盛就会走向衰败。物极必反,万事不求太完美。5.《诗经》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爱情婚姻需要忠贞,誓言之所以称为誓言,是因为不可轻易

06月13日

《易经》:懂得敬畏,人生才能没有祸患。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17次
《易经》:懂得敬畏,人生才能没有祸患。

01懂得知足,是真正的富足。庄子曾言:“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沉迷物质,耽溺享乐,这样的人,没有幸福可言。“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源头。人生,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绝不复杂,也不神秘,就是阴阳二气的转化。人也一样,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南怀瑾先生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在外费尽心机,争名夺利,其实到最后却发现最高的道就在平凡的生活里。02善良,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易经》里讲:厚德载物。一个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如果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远,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道德经》

06月13日

张其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07次
张其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易经》这本书。毫无疑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易经》。《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是占卜的书,还是历史的书?是哲学的书,还是科学的书?是管理的书,还是养生的书?或许它什么都是,又或许它什么都不是。当你静下心来,真正走入《易经》,你会发现这部距离今天这么遥远的古书,原来离我们是这么的近。在不经意的一餐一饭、一呼一吸、一言一行当中,或许你已经在运用《易经》了。正如《易经》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易经》,但自己却不知道。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其实都与这部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我们对它却有太多的不解和误解。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这种不解和误解中慢慢走出来的。 经过几十年的研读,我发现:《易经》是一部“天书”,一部蕴藏天道大规律的书

12月23日

冬至起,一年中最好的修炼时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64次
冬至起,一年中最好的修炼时机!

古书上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阳是什么?它是说明地球的物理,这是其中之一。地球吸收太阳和宇宙的功能原是这样的:夏至一阴生以后,开始渐渐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说阳气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开始渐渐外放。古人并说阳气从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时候,可到达九万六千多丈,这不能说我们的古人不科学。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个界限,也就是现代所称的游离电子层那个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阳能——现在可称作太阳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们从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是温的,就是因为地下有阳气。《易经》包括的学问太多了,如学医,先要把《易经》研究透,因为人体的内部也有一阳生,有些年纪大的,或者比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为人随时有一阳生的现

12月20日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64次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易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由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聚在一起。有一句俗话,“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也是这个意思。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人。齐宣王很惊讶,就对淳于髡说:“人才是很难得的,贤人并不多见,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位,他们都可靠吗?”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是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概也算个贤人,所以让我举荐贤人,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

12月18日

钱文忠:我读《大学》《中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41次
钱文忠:我读《大学》《中庸》

中华《圣心学苑》智慧 | 文化 | 经典 |文礼书院| 我出生在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的年头。我的回忆清晰,但是充满着不和谐的剧烈的冲突。小时候,我住在烟雨江南的一个中等城市里,小巷幽深,墙角长满了青苔,院子里有一口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古老的无花果树。只要不走出去,那么,就宁静得就像历史本身,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历史的动感。可是,只要一出门,就是市中心,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满耳都是语录课、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 童年喜欢热闹的,可是,我并不喜欢走出去。 童年快乐吗?我不知道。 那个年代的“经典”严格说只指“红色经典”,除此之外,是没有其他经典的容身之地的。今天可以昂然列入,或者说重新归入“经典”的种种经典,在当时,不是有“封、资、修”的气息,就是有“大、

12月18日

《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92次
《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礼记》是战国末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其中西汉戴圣编辑49篇,称《小戴礼记》,为后世所通行。《礼记》一书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史料和先秦儒家的思想,其中不少内容与教育密切相联,还有一些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这些论著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就教育理论阐述的集中性而言,首推《大学》、《中庸》和《学记》等。《大学》中的教育思想《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称为“三纲领”。意思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第一条重在修己,第二条重在治人,第三条是最终目标,这是对先秦儒家

12月18日

任蜜林:《大学》《中庸》不同论(大学言心,中庸言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69次
任蜜林:《大学》《中庸》不同论(大学言心,中庸言性)

《大学》、《中庸》分别为《礼记》中的两篇。自韩愈、李翱表彰以后,二者的地位逐渐升高。至宋以后,它们渐渐由《礼记》中的两篇,成为与《论语》、《孟子》并称的“四书”,从而成为与“五经”同等重要的儒家经典。非但如此,宋儒为了突出“道统”的传承,还编排了一个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线单传的儒家“道统”传承谱系。《中庸》为子思所作,自司马迁以来皆有此说,还算文献有征,但《大学》则没有记载明确的作者。程颢不过只说其为“孔氏之遗书”(《大学章句》),而朱熹则断定《大学》与曾子有密切关系:“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大学章句序》)。朱熹认为《大学》有经、传之分,并进而认为经乃曾子所述,传乃曾子门人所记。在《中庸章句序

12月18日

读《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的好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21次
读《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的好处

前几天,从妈妈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大学》,《中庸》的,下面是内容,希望大家看了,都对你有所触动:学习《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孝经》等千古名篇是提升智慧最简单的方法。《大学》主要讲修身,乃至生财有大道的学问。孙中山先生曾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学好《中庸》能够开发一个人领导潜能,培养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高素养的人才。《老子》可以使孩子,大人智慧超群。《论语》,约18000字,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毛泽东非常喜欢的一本著作,教人做人做事。读到这,我大家对四书五经就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了,下面是一些名人读四书五经,成名的故事。鲁迅,巴金,等还有很多,他们小时候是读什么长大的,全部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没有一位是读:一些漫画,小说,白话,没有一位是读这些东西长大

11月22日

净空法师: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50次
净空法师: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 2011/9/10 第26集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我们接着看到,“穷困不易其素”,他遇到挫折、困难,遇到贫困的时候,丝毫不改变他平时的志向。所以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只要绝不改变,时节因缘一成熟,一定可以突破。而人为什么在贫困当中会被转?可能就是有贪着。好富贵,不能常处贫贱;贪快、贪好,达不到就沮丧、就退缩。师长老人家给我们打预防针,这个时代弘扬正法、弘扬中华文化,要跪着把正法送出去。诸位学长,您跪过没有?还没,是吧?那你们现在遇到的境界还算是顺缘,还没有很高的考验。其实每一个境界,都是在成就自己的,这些境缘才真正看出,我们是真心还是假心。真心是任何境界,都不会改变这一份志愿,这才是真的。真则不假,真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