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帝内经 - 第2页

01月31日

疫情时下,研习《黄帝内经》,学护身大招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69次
疫情时下,研习《黄帝内经》,学护身大招

序《黄帝内经》虽寥寥数语,但字字千金。里面有对治身心的祛病良方,也蕴含着祖先对子孙的荫庇和慈爱之心,然而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去读这些经典了。疫情肆虐的时下,我们重拾先祖的智慧,从文化的角度上解读、研习,向我们的祖先致敬。上篇  (1-3)(1)怎样保护自己中国的三皇五帝,几乎都跟道有关,都是道的模范,是体解大道的人。有道,就会有德。德是道的用,道是德的体,有道的源头活水,德行自然就能大化于天下。《黄帝内经》相传为五帝之首的黄帝所作。这本极具分量的医学典籍,里面不仅有医术,也蕴含了人生的大道,人和天地的微妙关系。中医里面有一个理论,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句话来自《黄帝内经》里黄帝跟岐伯的问答。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就是说疫

07月24日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55次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总在生活中,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希望在此文中,大家能真正正视自己的健康。《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是发怒,喜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即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01病生于气候当心空调和人造气《黄帝内经》上讲: “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身外的气候会导致疾病。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我们现在的“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热”除了夏天自然的热,还有冬天过高的暖气。这些

05月20日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85次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就是发怒,喜就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生于气候当心空调和暖气“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界的气候会导致疾病。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这个“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空调、冷气也就是燥了,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这个“湿”可能也有现在的办法,“火”有暖气等等,所以现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为的因素,这也是影响健康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调环境中慢

01月10日

中医的起源过于神秘(神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20次
中医的起源过于神秘(神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光辉灿烂的朝代,尤其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为其钜作《千金要方》写序时,开宗明义阐明了医道的创始和医道的传承。孙思邈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佗,并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孙思邈说明了医道是创始于黄帝、岐伯与雷公,而后世医道的传承者有春秋的医和、医缓,战国的扁鹊,汉朝的仓公、张仲景与华佗。本文将以下列三个论点来探讨:(1)中医根源于黄帝的医道,而黄帝的医道来源于“上帝”。(2)中医是“道家医学”。(3)中国古代的中医是相当发达的。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

12月23日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是练功者的宝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70次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是练功者的宝典

祖国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从养生防病的角度提出的预防学思想,随着各代医家临床的不断实践,“治未病”的卓越思想已成为中医预防学、诊断学、治疗学上的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有四种含义:一、未病先防。具体方法为“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灵枢·本神篇》)。再就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意为生活中,要及时避开外在的致病因素——邪贼之风,同时在情绪上要安宁恬静,无贪欲妄念,身体的元气就和顺,精神不乱耗而内守,疾病也就无法侵袭了。二、早期诊断。“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以我知

11月26日

古训: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内心慈悲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13次
古训: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内心慈悲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01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

11月01日

早起(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90次
早起(深度好文)

 作者:儒风君《增广贤文》有言:“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意思是,早上起床早,就有充足的时间,许多事都能办得妥当;清晨起得早,一天的时间就显得很充足。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就更加周全细致。心态上不慌不忙,身体也就不会受到紧张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健康的状态。相反,早上起床迟,时间就一定不够用。许多事情就会办得忙乱、慌张。1早起精神好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的身体经过一夜的修整,正处在精神最饱满的时候。清早起床无论做什么事,都感到条理清晰、事半功倍。东晋时期,名将祖逖日日闻鸡起舞;晚清名臣曾国藩,每日早起写大字一百个。曾国藩说:“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早起,是每人每日所能做到的第一件事。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若是连这一件事都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04月13日

黄帝内经:越活越年轻的秘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7次
黄帝内经:越活越年轻的秘密

《黄帝内经》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终其天年。”相传在上古时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岁。老人们鹤发童颜,充分享受上天赐予的寿命。想要越活越年轻,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养生。1、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有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古代养生家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即所谓的“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若要养好“形与神”,须得协调好“动与静”。“静”有助于培养元气,“动”能使元气更好地循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时适度的饮食习惯、坚持有效的身体锻炼。做好这些,能使精神饱满,从而让身体越活越年轻。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的老人,往往比城市的老人更硬朗长寿。这得益于乡村生活,让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身体经常劳作,就不至于轻易感到疲倦。真气平和调顺,

02月02日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84次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就是发怒,喜就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生于气候当心空调和暖气“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界的气候会导致疾病。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这个“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空调、冷气也就是燥了,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这个“湿”可能也有现在的办法,“火”有暖气等等,所以现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为的因素,这也是影响健康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调环境中慢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