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谭旭颖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幸福是一种感受,源自于俗常生活的点滴;幸福是一种能力,来自于努力修行的自己。幸福就是修炼好自己。周国平曾说:“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幸福感,多不取决于怎样的外界环境,而是看我们拥有着一颗怎样的心灵,提升自己,丰盈内心,所遇皆景,幸福自生。喧嚣红尘中,愿我们都能修得一颗宁静淡然,知足常乐的心,即使偶尔行至风景萧瑟时,心里依旧繁花似锦,日子永远温暖如春。幸福就是经营好生活。作家梭罗说:“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要认真去活,积极向上,我们都能雕琢出幸福最美的模样。不念过往,活在当下,读好每一本书,做好每一顿饭,过好每一天。幸福是烟火生暖,幸福是
来源 | 老子道德经作者 | 逍遥子作家林清玄曾说:“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诚然如此,人这辈子,最要紧的永远不是取悦别人,而是富养自己。通过读书,睡觉,运动,为自己富养出一颗丰盈的内心和一副健康的身体,便是岁月里取得的最好馈赠。1读书养心古人云:“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在生活这场颠沛流离的苦旅中,唯有捧起书本,才能使我们四处漂泊的灵魂安顿下来。梁实秋幼时父亲便喜欢带着他去各种书店,地摊淘着旧书。在父亲的影响下,梁实秋从识字起,便爱上了读书写字,诵读文章经典。长年累月下中,他不仅养出了一副温润如玉的仪表,同时也修得了一颗坚强的心。所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虽遭遇战乱,眼见着身体一日日被病痛摧残,亲友一个个离他而去,却始终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居
来源 | 且读优选作者 | 且读一个人,从哌哌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修行道场。家是什么?《礼记》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古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一种解释,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亲情关系的重视。家庭,既是爱与温暖之处,更是人生修行之所。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在家庭里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外面打骂孩子,在家里又对自己的另一半挑三拣四。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就无法为孩子做好榜样。
作者:子鹏来源:夜听(ID: yetingfm)三餐四季,幸福安康,便是人间好光景。岁月匆匆弹指间,转眼又是一年。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有不为人知的酸楚,有无以言表的感动,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有无可奈何的遗憾,时光匆匆,往事如烟,一切都在向前。新的一年,富养自己,不妨从这四个方面开始。01爱上阅读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读书能够富养我们的灵魂。 有人说,当我们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读书可以把我们从绝望的深渊拉回来。歌手许巍年轻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导致抑郁,他变得特别敏感,自卑,常常胡思乱想。有一次,他的发小跟他说:“你的歌实在是太难听了,为什么你不听张学友的歌呢?你模仿人家写歌,些许还会有人听。”面对好朋友的否定,许巍更加忧伤,
作者:不雨亦潇潇 来源:有书(ID: youshucc)人生的开始是美好的,结局是自己塑造的。雕塑大师刘开渠曾言:“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人字是平面的,人生则是立体的。出彩的人生,如同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用心地雕琢形成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雕塑家,然而有的人生却是破败的,立不住的,有的人生是熠熠生辉的,顶天立地的。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差别,正是因为优秀的人都会从不同的方向活出自己的“立体人生”。01健康,决定人生的长度。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是用寿命的长短来衡量的。可仔细想一下,人只有先健康地活着,才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然就只能“虚负凌云万丈才”了。《唐才子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身患痈疽的孟浩然正卧病在襄阳家中,经过一些治疗后,病情开始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 《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人,只有保持不断前进,不断更新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抛弃。01更新经验先说一个故事:有一只鸡在主人的精心喂养下,越发聪明。它开始分析总结,发现只要主人出现,就一定会有美食相伴。于是,这只鸡靠着这条经验安心享受主人的喂养。直到过年的前一天, 事情突然出现了反转。这一次,主人没有带来粮食,而是要带走它的生命。于是很快,这只鸡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食物。陈旧的经验,带来的往往不是智慧,而是陷阱。记得有则新闻报道,说的是唐山取缔某个收费站时,一大批工作人员面临着失业下岗的难题。其中,一个36岁的女士哭诉道:“我所有的青春都在这里,别的什么都不会,我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让我们怎么办?”没有什么经验能一劳永逸,也没有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元 白朴《沁园春》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意思是:天下的道理,不争往往会经常取胜。可很多人觉得,不争是窝囊,不争得不到,不争心不快。人世间,是你的,你不必争;不是你的,你争不来。不争,是一生的修行。不争口舌老子曾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从不多言,愚者才会滔滔不绝。生活中,有些人,不论听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辩驳。喜欢在言语中占上风,结果往往让冲突升级,没事变成有事,小事变成大事。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人与人相处,贵在沉默止语,不在牙尖嘴利。比起口若悬河,沉默寡言更有力量,比起锱铢必较,懂得进退更有姿态。曾有青年请教一位长寿的长者:怎样才能做到和你一般,健康又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海棠花开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优雅,有的粗鲁,有的善良,有的自私。然而,真正让我们敬佩的,是那些有修养的人。他们的存在,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有修养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教养并不仅仅是礼貌和规矩,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伤害到他人。他们会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嘲笑和贬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尊重和谦逊。有修养的人,是有知识的人。知识是修养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真正的修养。他们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的理解世界,才
修行,就是改习惯和元先生聊天,说到人是否能活出绝对的正向、一切都好、什么都不担心。我说,我相信一定可以,不过人的习气重,惯性的力量很大,比如像我,性格里面有很严肃认真的一面,有时候遇到事难免严阵以待,还无法完全轻轻松松和绝对正向。但想到人可以活成这样,心里总是蛮开心的。也就不觉得不正向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反正人生总有机会,总可以改变。最令人窒息的,恐怕是内心对一切失去信心,看不到光明,全然无望。或许CoCo李玟决定离开时就是这样,心如死灰。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的时候,跑出来人世间所有的负面情绪——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悲伤等等。潘多拉及时盖上了盒子,封住了里面最后一味:希望。有人问,为什么「希望」也被存放在这个欲望和痛苦的魔盒里?有人答:希望是痛苦的来源。只要抱有期待,就会滋生痛苦。也有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好,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想发发脾气,耍耍威风。结果呢?闹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气。到头来还要问一句:我明明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不领情?这样的人,通常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爱挑毛病。明明是蓝天白云,他却要说漫天尘土。明明是个美人,他却要说人家庸脂俗粉。其实,这是一种心病。他看到的这个世界的不堪,其实是他内心世界的丑陋。01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内心的折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可以理解为: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的世界就会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不那么绝对,但是仔细一想不无道理。一年有四季,这是人类的认知。可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有三季,这是蚱蜢的认知。同样的,我们的世界也会被认知所局限。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目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