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现在都晓得古代人教《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等等,其实不一定,像《千字文》等等还是很普通的,是乡下那些孩子为先学会认字来读的。真正准备读书的,还不一定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而是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朝所编的“四书”入手。这里头有个道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一方面教你认字,一方面是好玩,三个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好玩,又容易念。但是这样在家塾教书,一个孩子一天读得了四句,不过只会念念,要会写都很困难。大部分孩子,读完《三字经》、《百家姓》,长大一点,却什么都忘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都是白读的。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老师和父母就会选择先读《大学》、《中庸》、《孟子》和《论语》。为什么呢?像你们现在测验下来,幼儿园的学生背
以我的经验,我今天还能和大家吹牛,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我这个还叫有学问啊?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十三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三次了。古书没有标点,我一边读一边圈点,每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不懂的地方拿给老师看,这样就会背来。以前我们读书叫读书,现在读书叫看书。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这样读下来,也圈点过了,就会记得住。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因此,我也感觉到有个重点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所以我常说,我在书上写的也有,
二○一五年冬至祭祖护国息灾超荐系念法会谈话 主讲:净空老教授 时间: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地点:香港机场亚洲博览馆 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二○一五年冬至祭祖护国息灾超荐系念法会”的第一天,很高兴看到大家一起来共襄盛举!我们每年举行三次祭祖法会,目的是提倡孝道,缅怀祖德,承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承传是大事!如果传统文化断了,那是中国人的悲哀,民族也不会长久。传统文化的延续需要传人,谁来继承传统文化呢?继承传统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历代把传统文化的承传摆在第一位。清朝灭亡后最后这一百年,传统文化的承传乱了,大家疏忽了,造成今天社会的动乱。所以承传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四书”的重要性 承传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落实儒释道的三
孩子读书要先从“四书”开始。现在都晓得古代人教《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等等,其实不一定,像《千字文》等等还是很普通的,是乡下那些孩子为先学会认字来读的。真正准备读书的,还不一定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而是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朝所编的“四书”入手。这里头有个道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一方面教你认字,一方面是好玩,三个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好玩,又容易念。但是这样在家塾教书,一个孩子一天读得了四句,不过只会念念,要会写都很困难。大部分孩子,读完《三字经》、《百家姓》,长大一点,却什么都忘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都是白读的。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老师和父母就会选择先读《大学》、《中庸》和《孟子》,《论语》还是其
我们知道,四书是由宋代理学大儒朱子(朱熹)从儒家的文献中选取出来的四部重要典籍,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那么如果我们需要研读“四书”,如何安排顺序呢?我们先看看这四本典籍的创作的传承:《论语》我们暂定为孔子所作,因为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之后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虽然存疑,但是没有新证据出来之前,暂时还是接受曾子为作者的观点)作《大学》。之后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最后子思的门人传授孟子作《孟子》。如果按照时间传承,“四书”的阅读顺序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再看看这四本典籍的主旨是什么?宋代大儒朱熹认为:《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主旨为“和”。《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其主旨为“善”。《大学》:论述中国古代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