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第1页

07月05日

刘月芬:花鸟画教学反思,花鸟画如何自学?什么方法较好?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34次
刘月芬:花鸟画教学反思,花鸟画如何自学?什么方法较好?

花鸟画家刘月芬学习花鸟画大部分人或大部分时间是以自学为主的。那么如何较好的学习花鸟画呢?首先要有长远的想法的和要求,以自己为主,要有计划,有步骤,不要随性而画。有计划才能按部就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自学者来说,那种方法较为行之有效?刘月芬代表作《玉骨冰肌》笔者认为,集中优势选典型,以点带面,例如:梅花、杏花、腊梅、桃花、海棠、梨花等乔木花卉,这些都是以枝条为主,造型近似。所以,在学习时可选梅花为典型。梅花学会了,其它如腊梅、桃花、杏花、海棠等枝干花卉的画法就迎刃而解了。只是花瓣有尖、圆和多、少之分,学会举一反三,似少实多,似慢实快。千万不能看什么画什么,样样抓,样样都学不成,方法对了头,学好花鸟画就不难了。——2020年7月3日写于艺耕斋灯下作者简介:刘月芬,女,1958年1月生,别署艺

07月03日

齐鲁清雅书画社于7月2日在中国·济南正式成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89次
齐鲁清雅书画社于7月2日在中国·济南正式成立

7月2日,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之际,恰遇夏雨七月荷,齐鲁清雅书画社在中国·济南正式成立。该社以“承书画传统遗风,传翰墨清香淡雅”为口号,旨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汉字文化和书画艺术,促进当代书画教育发展,提高“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书画社是一支由职业书画家、书画教育工作者和书画爱好者组成的专业书画团队,在书法、花鸟画、山水画、书画教学以及艺术管理领域都独具特色,并将弘扬中华书画文化视为终身使命。现有社员:李立新、刘月芬、史传章、汪光亭、桑海平、唐海勋、王俊兰、刘孟浩。其中,李立新任社长。仪式现场,全体社员创作了多幅作品,书画界友人田建军先生和宋永勇先生前来祝贺。书画家史传章先生为书画社题写匾额。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左)创作四尺墨竹图《春雨添新韵》,该作品由田建军先生(

06月25日

郭石夫:没有书法基础,写意花鸟画就画不了,就没有办法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21次
郭石夫:没有书法基础,写意花鸟画就画不了,就没有办法画

我觉得艺术这个东西是需要一定立场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立场,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谈,这个立场是文化的立场。另一个是文化,我们的艺术需要一个形式。我们中国绘画也不仅仅就是文人画,它有很多种类,包括民间的,包括我们农民的画,你能说它不是中国画吗?其实它也是在中国文化这个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绘画),不同层次的绘画。我们今天讲的书法与画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宋以来的文人绘画的发展,这个发展影响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因此它形成了我们的文化概念,形成了我们的文化立场,形成了我们对于书法,对于绘画,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些内在的美学精神的一种一致性。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画是这个意义上的中国画,它和书法的关系。如果我们再往前推的话,它也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刚才谈到了文化立场。专

06月17日

墨竹大师郑板桥一生当中的两个坎儿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99次
墨竹大师郑板桥一生当中的两个坎儿

郑板桥一生有两个坎:三十岁时,离开蜗居多年的乡村,进城打工;五十岁时,庸俗了一把,跻身官场。01郑板桥家庭成分看似不错,一家三代都是知识分子,屡出秀才,算得上“书香门第”。其实呢,板桥家和乡里乡亲一样,穷得叮当响。郑板桥曾写信给兄弟说:“俺家还存有上辈人留下的奴仆的卖身契,要是找到他们后代,继续为俺家服务,也不是没道理,但是,我不做这样的事。”板桥不做阿Q,还敢自揭家丑,说祖辈还当过叫花子呢。贫穷不是耻辱,倒追几代,谁家没贫穷过?敢认穷,这是郑板桥的本事;不甘于穷,这是郑板桥的骨气。于是,三十岁这年,潜龙出渊,郑板桥告别教书生涯,闯入豪华大都市,辗转于扬州诸地。他写诗自述:“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这时的郑板桥,真个是乡巴佬进城,四处碰壁,除了会吟诗作画,他一无所长。而诗人、画匠,

06月17日

郑板桥竹子为何画得那么好,原来他是这么学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01次
郑板桥竹子为何画得那么好,原来他是这么学的

他,一生爱竹画竹,画出了竹的精神,画出了一个竹的世界,传之后人,可谓流芳百世,启迪来者。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至于画面题跋的独特书体,则于隶书间极为随意地融入了篆、隶、行、楷笔姿笔意,由此他自己将他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可谓一代高人,也是一代狂人。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画》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

06月17日

郑板桥兰、竹、石三幅画,道出人生三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41次
郑板桥兰、竹、石三幅画,道出人生三境界

提起郑板桥,很多人脑海中会冒出那句广为流传的妙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其实,比起上面这句话来,他还有一句更妙的名言:“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四美也。”也正因如此,郑板桥的一生只画兰、竹、石三种画。看懂了这三幅画,也就活出了精彩人生。-01-幽雅如兰,内心宁静王安石在《太湖恬亭》中写到:“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尘世喧嚣迷乱,极易遮蔽人心。与其为了名利奔波劳碌,倒不如尝试于纷乱之中寻一静处,让你的心灵在宁静中重获新生。郑板桥笔下的兰花,便是如此。幽兰喜静,生于空谷。因此,在晚年时,郑板桥所画的兰花,大都“种”在宁静一隅。也许人生便是如此,只有在经历过喧闹纷扰之后,才能格外体会到清静的可贵。曾经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日都会从家中挑选几朵鲜花,然后带去寺庙

06月16日

郑板桥最经典的20幅兰竹石图,充分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念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681次
郑板桥最经典的20幅兰竹石图,充分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念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绘画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影响,注重个性发挥,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抒发情感,把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发展到新的高度。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至于画面题跋的独特书体,则于隶书间极为随意地融入了篆、隶、行、楷笔姿笔意,由此他自己将他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可谓一代高人,也是一代狂人。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