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780页

05月11日

年度美文《灵魂高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67次
年度美文《灵魂高处》

 01 生活最高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对生活充满烦恼的僧人对禅师说:“我每天活的很沉重,心里总是放不下一些人和事。”禅师说:“这世间哪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僧人说:“可是我就是放不下。”于是禅师给了僧人一个杯子拿在手里,禅师开始往杯子里倒水,水慢慢的溢出来了,僧人的手被烫了一下,马上松手。禅师这时对僧人说:“痛过了,知道错了,自然就放下了。”人生总会经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直纠缠过去不放,受伤的终归是自己。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正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张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暗淡与荣光,而不执着于过去,努力耕耘现在而且满意现在,对未来充满憧憬而看淡未来,方能站在生活最高处。 02 生命最高处《菜根谭》讲

05月10日

《小窗幽记》十句格言,句句妙不可言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61次
《小窗幽记》十句格言,句句妙不可言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人。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1、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译文】解脱一个厌字,就像放下沉重的负担一样;而带着一个恋字,就像带着枷锁一般。2、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译文】把深谷看作康庄大道,把疾病看作强健,那么到哪里也没有不安的。3、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译文】与其生前有美誉,不如死后没有诋毁;与其身体有快乐,不如内心没有忧虑。4、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译文】了悟的人将欢场与坟墓视为一体,而愚笨的人将之视为两个不同的地方。5、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译文】路途窄

05月10日

懂!(年度爆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9次
懂!(年度爆文)

懂是一座桥梁,能让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懂是一种理解,明白他人的欲言又止;懂是一种体谅,知晓他人的言外之意。一个懂字,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会说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人这一生,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1不懂尊重,再多的朋友也会失去尊重,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线,如若没有尊重,两人的关系也不会长久。不懂尊重的人,总让人退避三舍。你有什么烦心事和TA分享,TA不仅不帮你解忧反而大肆宣扬甚至调侃你;你有什么缺点在TA眼中成了可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你有什么难处TA不帮忙反而开始数落你;你将真心全盘托出,换来的却是TA的理所当然。我们都是平等的个体,没有谁高人一等,不懂得尊重的人到最后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地步。而懂得尊重的人,总是让人惬意暖心,如闻淡淡幽兰,如品一盏香茶。懂得尊

05月10日

《荀子》经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这10个细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0次
《荀子》经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这10个细节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译文】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感悟】真诚是最贵的人品。高情商的人无不真诚,只有做到了真诚,别人才愿意与你交往、交心。2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译文】对的就赞成,错的就反对叫做明智,反对正确的、赞成错误的叫做愚蠢。【感悟】高情商的人都是实事求是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颠倒黑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3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译文】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感悟】高情商的人面对人生得失,能淡然处之,不会因外在环境而改

05月10日

孟子所说的君子三乐是哪三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56次
孟子所说的君子三乐是哪三乐

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有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段话里孟子提到了“君子三乐”: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指家人平安、家庭幸福;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指应坦荡做人、无愧于心;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指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据朱熹《孟子集注》所载,朱熹认为,家人平安之乐乃“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是否可得取决于天意;教书育人之乐乃“圣人之心所愿欲者”,但是否可得仍取决于他人;唯有坦荡为人是“可以自致”之乐,故而当勉力为之、自我督促。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可能是权力、可能是财帛、可能是美色、也可能是口腹之欲,正确对待这些诱惑,严格克制约束自己,明确信仰、坚定信念,在前行的途

05月10日

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33次
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

古语常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静水流深,越是胸有沟壑的人,处事越是低调不张扬。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是一个人最睿智的体现。沉默,是看透之后的不言,是看淡之后的不争,是为人的气度,是做人的洒脱。一个人懂得了沉默,他便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不因得失荣辱浮躁,不因外界诱惑烦心。01、沉默,是一种知的境界有一位高僧说:他人是非,不如不言;虚伪之言,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言而无信,不如不言。沉默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内心通透,人品端正的人!少言寡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心有边界,从不做丢掉道德底线的事。沉默的人,不和不值得的人斤斤计较,不为烦心琐事太过烦恼,不为他人误解黯然神伤。做人,我干干净净,做事,我坦坦荡荡,不把他人的评论当回事,自己的路,走在自己的脚下。沉默,是一种知的境界。多说无益,不

05月09日

断舍离的思维,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43次
断舍离的思维,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虽说国内的疫情已到了尾声,但并没有如预期中的那样迎来报复性消费,而且综合现在的情况来看,报复性的消费很可能不会来了。为什么会这样?说的直白一点,还不是因为兜里没钱给闹的,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经过这几个月的震荡和冲击,很多人的裤兜真的比熨斗熨过还平,甚至已经开始背负债务了,总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低气压。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朋友以前花钱还是挺大手大脚的,如今也怂了起来,直言今年太难了,某天还在群里分享了一个关于省钱的精妙回答。我也顺便和大家分享下:省钱的好办法有哪些?在买任何东西之前,请牢记九字箴言:你喜欢,你需要,你适合。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某样东西,你不是很喜欢,不是很需要,不是很适合的话,那就不要去买。我曾写过关于「断舍离」的文章,也说过「真正高级且聪明的人生,都在努力做

05月09日

曾国藩: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44次
曾国藩: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道德经》有言:大巧若拙,大成若缺。曾国藩作为晚晴名臣,其“立德、立功、立言”均有成就,为人办事有两个特别之处值得学习,一是拙诚,二是求阙。拙诚恒能破拙曾国藩考秀才,六次不中;随后又考进士,三次落榜。梁启超曾评价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明白自己天资不高,他说:天资拙,唯有以恒破之。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碰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坚决不睡觉。因为钝拙,曾国藩比别人更能坚持,更肯付出。基础打得牢,才有了为官十年连升十级。拙能破巧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以拙破巧,是曾国藩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老人,更讲求“

05月09日

平常心是道,道是平常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31次
平常心是道,道是平常心

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段旅程,那中国人无疑是幸福的。20岁学儒家,40岁学道家,60岁学佛家,每一段旅程,都有不同的智慧支撑我们前行。20岁学儒家20岁,刚刚踏入社会,思想也渐趋成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安身立命?这些正是儒家的重要课题,也已经为世人,提供了最好的回答。《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岁,在最好的年华里,就是要立志、做事,奋发进取、意志坚定。做事,先立心中志向;成事,先拓胸中格局。而后,自强不息,厚积薄发;不懈怠,不颓废,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儒家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有所为”的精神,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的担当。一代代志士仁人,践行着儒家所倡导的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做最好的自己,有机会,就用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个不那么完美的世界;没

05月09日

文征明: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57次
文征明: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文徵明《浒溪草堂》局部他一生本想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最终却放舟南下,回归苏州老家操持文墨。他生而不慧,最终却成为了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四绝”全才,取得了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他言行谨慎,一生都远离是非,但却能与北京、南京、苏州的政治圈、文人圈唱和酬酢,建立良好的交情。他是个坚定的儒者,一生坚守忠孝节义,却又能与唐伯虎、祝允明狂狷风流之士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文徵明《浒溪草堂》局部他七岁丧母,一生体弱多病,却能频繁出游,最终还得享高寿。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并称画史上的“明四子”;和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诗史上的“吴中四才子”;和祝允明、王宠并称书法史上的“吴中三子”。他不偏激,不刻薄,所有看似矛盾的事情,在他那里都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他不急躁,不冒进,一生慢慢前行,但却活的最久,人生完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