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文 | 曾仕强一个人要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改变自己会更容易。大家到庙里头去,如果哪一天看到观世音菩萨也在念经的时候,就去问问观世音菩萨在念谁的经。她就会告诉大家,她在念她自己的经,因为念别人的经没用。每一个人只能够控制自己,很难去掌握别人,求人不如求己。一个人去读别人的“经”,试了半天不灵,因为是别人在控制;而这个人读自己的“经”,读来读去就灵了。改变自己的人生是比较自动和主动的,即一个人怎么想,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同样的天气,有人觉得很好,有人觉得不好。天气是客观的存在,但人有主观的感受。改变别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这叫“以身作则”。改变小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爸爸自己改变。但是如果爸爸改变不了的话,就要做到“以身为戒”。比如一个爸爸想戒烟但戒不掉,他就告诉儿子,说自己也不喜欢抽
文 | 钱穆我且再讲一讲美国。我拿我自己八十年的经验来讲。我生在前清的乙未年,前一年是甲午。我小孩时,就有八国联军打进中国来。有英国、法国,有德国、日本、俄国,美国只是跟在后边的,不重要的。其他各国都早同中国有关系,有侵略地,有租借,美国没有。所以当时中国人的心里,恨的是英、法、日本、俄国。还有一个德国,这事件是由德国开始的。美国不在内。庚子赔款,八个国家一国一份。忽然美国人把这份钱退还中,教中国人派留学生去美国读书。这还了得,当时中国人的心里对美国是应该和对英法诸国大不相同了。当时的美国,在世界列强中,最多算得是第二流,或许只能说是第三流的国家。可是世界第一次大战兴起,美国参加了,他便一跃而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又变成中国最亲密的战友,而他又变成了世界第一大强国,这是全
茅屋一间,天井一方,修竹数竿,小石一块,便尔成局;亦复可以烹茶,可以留客也,月中有清影,夜中有风声,只要闲心消受耳。——郑板桥《题画》昔人云: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宴乐修吾好,但致其诚,不在浮靡。每个中国人的心底,应该都有一个梦想中的安居之地,一方小院。一个小院,不仅可以安身,还可以安放我们的性灵,养花种草,读书喝茶,充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世人最理想的居所,大概就是一方院子了。院子里的生活,有茶书相伴,有好友相欢,世间喧嚣,都可以暂时忘却。明人陈继儒曾这样描述他理想中的居所和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小小的院落,除了是日常起居的物质空间,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和妻子吴夫人非常恩爱。每年春天,吴夫人都会回临安省亲。有一年,吴夫人归省了,却迟迟没有归来。钱镠写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九个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说想你,却字字都是想你。不过九个字,其中深情,不输诗词大家,哪里的爱情最诗意,当然是诗词中了。不信,你来看……0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离思》我所奔赴的方向,是有你的远方。我望着月亮,却只看见你。人间本不该令我这么欣喜的,但是你来了。02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喜欢一个人,是什么心情?是站在他面前,却什么都不想说,不敢说。这世间的真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03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
一般人发的辉光只有20毫米左右,在正常环境与条件下不易被人眼睛看到。但是练功者,特别是练功有素的人,所发辉光很强,达到一定功力时辉光在黑暗处可显现为可见光,一般人用眼睛可以看到。许多练功的人,特别是一些练功有素的气功师进入气功态时,常从百会、劳宫、印堂等多处穴位发出一般常人看不见的光,甚至在头顶出现一些光环、光柱,身体周围也可以出现一些光环等,功力越高,发出的光环越亮。实验表明,人体辉光的颜色和形状会根据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活动等发生变化。通常,青壮年的光晕比老人和婴儿明亮,身体健壮者比体弱者明亮,运动员比一般人明亮。同一个人各部位的亮度也不一样,手和脚的光晕亮度较大,胳膊、腿和躯干的亮度小一些。人体辉光是在特殊的外界环境中发出的,这是一种被动发光。人体会不会主动发光呢?回答是肯定的。不
开始之前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
什么是天人合一?人体有365个穴位, 一年刚好365天。人本天地之气而生,故而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和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持机体阴阳平衡。我们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事实上《黄帝内经》早就发现了这个原理,太阳系里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转,和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协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人的最高层次的修身养性,就是把自己融合进万物运转的时空循环当中。因为大到宇宙天体运行,小到人体五脏六腑,其运行逻辑上都是一样的。对于很多悟道、修行的人来说,就是为了使身体的运作秩序将同外界的宇宙天体一致,你就变成了宇宙天体在世上的一个投影,然后做到了忘我、无我。再比如古代人所说的人体内的小周天,其实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这一系统;人的脊椎有24节,随着身体的循环
有一种假想,一旦你开悟了,就将不必经受悲伤、不幸、愤怒、嫉妒或者伤痛,你已经以某种方式克服了所有负面的念头和情绪。这与事实大相径庭。头脑的本质没有改变。头脑的内容也会保留不变。但是,没有自我设定条款(应该不应该),或者执迷于区分对错,你体验到“负荷”开始消失。你稳定在一种“见证”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情绪负荷消失了。这是一个持续加深的过程。许多人把开悟与了不起的宇宙意识、洞见、无所不知等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一切可能与开悟状态有关,也可能与开悟状态无关,不应成为开悟的误区。开悟本身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它只是分离感的瓦解,是你的身体被设计成的一种自然状态。开悟了就是舒适地随顺生命之流。如果难过,你不会试图对自己说要离开它。如果快乐,你不会试图保持那个感觉。一切都只是它本来的的样子,没有额外的负荷或
01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知足常乐,不能有一点虚伪心、嫉妒心、嗔恨心、贪财心、贪色心,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修道就是修的这颗心,只有把心中的所有垃圾都清扫干净了,才能真正入定。 一些人贪心、私心、嗔恨心还有一点,但是在一定环境下,受环境影响,他可以暂时放下贪心、私心、嗔恨心,暂时忘记烦恼,也能短暂入定,但不能坚持很长。贪心、私心、嗔恨心重的人,烦恼就重,即使环境再好,他也不能入定,连入静都做不到! 要真正做到看破红尘,真正从内心放弃人世间的富贵、恩爱,才能放下一切,自然就没有烦恼,自然就能够入定。所以当官的放弃官位、经商的放下家产,一心去修道。一心想发财、成名的人,比一般人贪心还重,还没有从内心放弃人世间的富贵、恩爱,怎么能够做到内心清净、入静入定呢?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很困难,你不知道也
来源 | 诗词世界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日子,在风风雨雨中逝去;生活,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看着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你的内心是否还淡然如初?或许,谁也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我的内心,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王维和他的作品:有人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他是人才。然而,《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却首推他,反倒把李白放到末位。按理说,李白狂放不羁,杜甫心系苍生。他俩都志向高远。然而只有他,在这二者中间,用禅意将自己的人生填满,也启发了后世。他那许多看似不着痕迹的句子,却是一句句佛家的偈语。初读之只觉得美,细品之却充满着哲理,一股淡然清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最能代表他的禅意与哲理的,便是这首晚年所作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