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文 | 南怀瑾
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你们要多背书,尤其英文也要背。以前小的时候我们有些同学学英文,早晨起来,我们笑他,不背中文站在门口拼命背英文。以前英文教育,先学音韵;现在先学语文,这个不同。所以背书的好处,还可以治病,还可以唱歌,还可以念经,还可以赶鬼呢!有时候鬼一来,你把那个书一背,他就跑掉了。信不信在你,讲不讲在我,这是背书方面。
——《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
乡下的儿童,真正喜欢读书的并不多,这便是学教育的要研究孩子的“性向”问题。儿童们最高兴的,是盼到黄昏傍晚时候,要准备放学回家了。先生坐在上面,叫学生们好好读几遍书,就可放学。于是,每个学生精神来了,各自拿出自己的课本,照先生今天所教的,放声大叫地朗诵起来,那不是为自己读,是为了读给先生听。低年级读《百家姓》或《三字经》,高年级读《千字文》或《千家诗》等,摇头摆尾,彼此瞪瞪眼,偷偷地你拍我一把,我打你一下,一边笑,一边叫着念书,那真像“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有读《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周吴郑”;有读《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三字经》完翻《鉴略》,《千家诗》毕念《神童》”都是实际的情形。
最后两句“其中有个聪明者,一日三行读《大》《中》”。这是说学生中真有一个比较聪明一点的,将来准备读书上进考功名的,先生就每天照书本多教他几行《大学》或者《中庸》。可是教是教你认字,《大学》《中庸》真正深奥的意义,那就不一定讲给你听了!事实上,先生也未必真懂,大多只是叫你死背记得,将来慢慢地会懂。
以我来说,一二十年后,对于当时先生教我背书,将来慢慢会懂的说法,反省过来,还真觉得他有先见之明,反而很敬佩他的搪塞教育法,真够隽永有味的幽默感!
——《原本大学微言》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