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不是好好说话,而是懂得适时沉默。有人说:“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说话是天性,沉默是智慧,心中有分寸,便懂言多必失的真谛。适时沉默,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三观不合时,多说无益;问心无愧时,沉默,是最好的辩解。1、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张九龄说:“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为人处世,离不开“分寸”二字。人与人最好的关系,是熟不逾矩。生活中,有的人打着“心直口快”的旗号,一开口就是“我说话直,你别介意”。接着恶言相向,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样的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为自己的没教养找借口。殊不知,口无遮拦不是随性坦率,尖酸刻薄并非幽默风趣。不要拆穿别人最后的体面,看破不说破,是智慧;不要用自己的心胸去衡量别人的世界,知人不评人,是礼貌;得理也饶人,做事不做绝,明理不争论,是成
有人开玩笑说:“不能坚持,是我坚持最久的一件事。”这句话我们或多或少会有感触,身边也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对某种乐器感兴趣,买了乐器报了班,不过三天,乐器就开始放在角落无限期落灰……甚至有人自嘲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放弃的确容易,它会带来短期的轻松,但是想起那些本来可以做到却没有的事情,人真的会甘心吗?在严歌苓的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里,田芳菲坚持爱了欧阳萸一生,率真勇敢,初心不改,为他分担风雨,不离不弃,成为最终陪伴了欧阳萸一生的女人。欧阳萸最终懂得了田芳菲的独一无二的那份好,田芳菲也不再拘泥于对丈夫的小情小爱,最后她心里对所有人都有着无私的宽容,理解和爱,这是她心灵上的成长和升华。好的爱情,不是一场短暂的风花雪月,而是通过爱你而爱这个世界,并且懂得爱自己。一个智慧的女人,从不迷信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女性深陷于日复一日的繁琐生活当中,在人生、事业、家庭等方面时常遭遇难以摆脱的困境,身体和心灵都饱受痛苦的折磨,有如迷途的羔羊,不知何处才是人生的方向,无法活出生命的精彩。《女人的重建》是一本专为女性写的生活指导书,能帮助你走出生活的困境,活出精彩的人生。本书作者路易斯·海是世界知名的精神导师,美国家喻户晓的心理治疗专家、演讲家、畅销书作家,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曾帮助无数人探索潜能,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和精神的整体健康。本书是作者在古稀之年,结合自身的经验所写的一本女性幸福生活指南。在书中,作者以她特有的温暖和睿智的语言,清晰指出女性在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的问题,揭示出制约女性追求幸福生活的限制性信念,鼓励女性全然爱自己,活出自己,重塑
朱德(1886—1976)一生酷爱兰花,他赏兰、咏兰,而且亲手种植兰花,尤其是对井冈山兰花特别钟爱。曾经统帅千军万马的总司令,为何对兰花情有独钟?原来,朱德通过爱兰,寄托了对伴侣伍若兰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伍若兰,出生在湖南耒阳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就同情劳苦大众,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带头剪发放足,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在井冈山的很多次战斗中,伍若兰同朱德并肩作战,1928年3月,她与朱德结为伴侣。1年后的1929年2月2日,在一次突围中不幸中弹被俘,虽受尽了敌人的种种酷刑,但她宁死不屈。十天后她被割下了头颅,当街示众。遇害时已有4个月身孕,年仅26岁。当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当时正值井冈山上兰花怒放,他默默地站在山上,面对满山的兰花流泪满面,他从兰花身上似乎看到
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的沟通,我们的大多数烦恼,则来自于这些沟通中所产生的冲突和争执。很多时候我们心怀善意,却最终和对方恶言相向,不顺畅的沟通所带来的消耗,让我们心神不宁,并且整个人充满挫败感。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冲突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从而让顺畅的沟通,来助力我们的生活呢?美国著名的人际沟通导师芭芭拉·派崔特,在自己多年的培训实践中,运用自己独创的正向沟通技巧,帮助学员解决了无数沟通中的棘手难题。同时,还结合自身经验和丰富的案例,创作出《正向沟通》这本书。书中汇集了各类场景中,沟通的规范以及关键性技巧,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执行方案,具有高度的实用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向沟通技巧,掌握改善各类人际关系的沟通良方。1、放
鲁迅(1881—1936)家几代人都养兰花。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中有以下记述:岑年公早已去世,走前除了好种兰花外,没有做过什么其他的事。(《祖父点翰林的往事》)诚房的房屋在大堂前左右……是我和我们的楼房连着的,和一套曲尺形的兰花间(兰花间原是我曾祖父种兰花的,可能后来房子重新划归诚房了)。玉田公公在明堂的花架上放着的珠兰、建兰、茉莉,还有一些我们家所没有的花。玉田公公对花草很爱惜,对我说:"你看看不要紧,就不要用手去摸呀!"所以我看总是反背了两只手,玉田公公也就放心了。(《一个古老的家族》)周作人在《鲁迅的故乡》中有一段:东北方面各有房屋两间
人字有两笔 : 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1、不问过往王阳明:“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已经过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像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人只能活在今时今日,也只需做好眼前此刻的事情。对过往念念不忘的人,多是现实境况不顺心的人。2、不问结果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凡事想太多,往往是因为做得不够多。事情总要踏实做完,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人这一生,生是头、死是尾,中间全都是过程。尽力过好这一生,只看过程、不问结果。华丽地跌倒,总好过无谓地徘徊。泰戈尔曾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江水奔腾,不因一去不返而抗拒东流。有这样一种自信、一份坦然,就已经足够。3、不问人心王阳明:“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猜
01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句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心有一二,不思八九,便可事事如意。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净心;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既然改变不了世界,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唯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02内心越强大,处事越温柔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晚清名臣曾国潘,有一次在上朝途中,和某官员的八抬大轿相遇了。对方一看是四抬轿子,便不以为意。借着没有及时让道的理由,轿夫二话不说,就将曾国潘从轿子里揪了出来。这个官员一看,居然是当红一时的曾国潘,吓得慌忙磕头谢罪。可曾国藩并没有动怒,反而将他扶起,笑着道:“是本官的轿子挡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怪你。”宽容,是最高贵的报复。我本有可以狠狠责备你的实力,可我却选择了不计较
学佛的人都知道,禅宗讲究“顿悟”,意思是顿然领悟生命的真相和本来。所悟程度虽深浅不同,但其本质和目的却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命的觉醒。其实,就算不学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会有一些经历,让人更加清醒,更加通透,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最明白生命的意义。1、人在倒霉时最明白《增广贤文》里有个名句:“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意思是说:人穷的时候亲戚朋友在身边也很少来往,富有的时候就算远在在深山老林亲戚都会来找你。民间俗话也说:“马瘦别走兵,人穷别走亲”。在你贫穷的时候尽量不要去亲戚朋友家走动,在这个时候多的是落井下石,冷嘲热讽,看你笑话的人。就连有血缘和亲情关系的亲戚尚且如此,身边的朋友们更不用说。下面的场景非常常见:在位高权重、富贵显耀时,每天都是门庭若市,高朋满座,许多人见缝插针也要争着见上
前几天,孟岩兄邀请树泽来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与估值?这是一个好问题!可大家也许会有疑问,搞投资的,不赶紧说两支股票代码,怎么做起来职业规划了呢?这事和投资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是你要有现金流和子弹,能持续不断的打出去。巴菲特五十年来的杰出业绩,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免费的无息杠杆-源源不断的保险资金。因此,对普通人来讲,有子弹,比打什么,是你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可持续的子弹,必然来自于你的职业的晋升和发展。这才是为何,我们会多次和大家分享,紧紧盯住你的球,打好你自己的比赛。本期内容,大多数来自于我们研究经济和企业竞争,从多学科中吸收的工具和模型。如果企业竞争都管用,那么迁移到人生规划,肯定也会让你的生活事半功倍:)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两棵技能树如果把人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