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最近看了一些报道,话题有些沉重,总之就是今年挺难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已经没有深挖的必要了,因为很多人对此应该都能感同身受。在失落、无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调整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看书或者电影。比如说,由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威尔·史密斯以及他儿子贾登·史密斯所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我前前后后看了不少于十遍,每一次看,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程度的力量。优质的电影就是这么神奇,那些台词总能让听到的人心里为之咯噔一下,看完之后备受鼓舞。今天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干货,就是随意分享几句电影中的台词,希望能给处于低谷的人,带去走出阴霾的力量。 01 来自《当幸福来敲门》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只要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人,才会告诉你你也不行。这是电影《当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人一辈子不易,酸甜苦辣,悲观离合,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诗意,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这才是本事……活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钱为中心,你会活得很苦;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得很累;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得很伤;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为中心,你会很苦闷;如果你的生活以宽容为中心,你会很幸福;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为中心,你会很快乐;如果你的生活以感恩为中心,你会很善良。生活就这么现实,且行且珍惜!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记住:有些人你可以期待,但不能依赖。时刻告
01、不攀比花有花的娇媚,草有草的清新,天有天的辽远,水有水的幽深,何必攀比?你有你的长处,我有我的优点,你的幸福我体会不到,我的生活你感知不到,何必羡慕?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在于他人怎么看,而在于自己真正的感受。我的日子没钱,但一家齐整,家人健康,家庭和睦,我的幸福别人体会不到。你的日子富有,经营的太多,操心的也多,总有别人不懂的压力,总有别人不知的暗伤,日子过得怎样,只有你自己知晓。干嘛要比?钱财,没有最富,只有更富;地位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日子过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就够了。不要总想着比,比会让一个人贪婪;不要总想着争,争会让一颗心狭隘。我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要品味的人生,不要想着对谁指手画脚,也不要去听别人说三道四。02、不强求事不强求,求来求去是空;人不强留,留来
儒释道,儒家指的是儒家,是孔子开创、孟子所发展的学派,后逐步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释家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与儒家、道家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儒家经典名言20句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大意: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还怎么能走呢?2、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大意: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困
“长命百岁”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虽然并非人人可以实现,但即使不能长寿,也是要健健康康的,对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们对养生的重视,越来越多人的都在怀疑自己是亚健康了,那么到底自己身体如何呢?为了能够准确掌握你是否健康,小编整理了一些让医生都羡慕的,健康身体的特征,可以对照一下,如果你满足的越多,那么你就越健康。一、伤口修复迅速如果伤口很容易好,说明血液凝固的能力、白细胞杀菌能力以及血管的健康状况都很好。如果小伤口、轻度烧伤需要长时间痊愈,或者轻微的压力导致难以解释的皮肤淤青,那就要看医生。二、稳定的体重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这时候只要不是太胖或者太瘦,那就不必刻意的减肥或增肥。体重一种保持稳定,说明身体非常健康。如果体重突然变化,就意味着不健康了,需要格外注意
曲阜孔府内院墙上画有一个叫“四不像”的怪物,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据说,世上本没有这种东西,它是孔圣人为教育后代想出来的。这个怪物,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看见宝贝就想夺,先后抢了8种宝贝,仍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要去吞太阳,结果掉进汪洋大海,丢了性命。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这些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四不像”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学会“知止”。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诫人们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一味索求,贪得无厌,直到泥足深陷,待到幡然醒悟想要回头时,才发觉为时已晚。商人之财,多败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满盘皆收,赢家通吃的冲动。红顶商人胡雪岩中年发达,但晚景凄
在《伊索寓言》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要在家里宴请几个哲学家朋友,吩咐伊索外出采买。第一场宴席,主人要的是“最好的东西”,伊索买回一堆动物的舌头制作美食;第二场宴席,主人要的是“最坏的东西”,伊索买回来的还是动物舌头。主人认为伊索敷衍了事,很生气。伊索却解释道:“舌头能言善辩,也招灾惹祸,是最好的东西,自然也是最坏的东西。”读完深有感触。“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聪明人,都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从不说这4句话。1、人前不说大话北宋有个叫“柳开”的读书人,总是藐视一切、大话连篇。他对外宣称,孔子是他的老师,孟轲是他的朋友,还给自己取名“肩愈”,字“绍元”,意思是,自己与韩愈“比肩”,将来要继承柳宗元的思想。后来,因为对两位大咖不满,才改名为“开”。柳开在考进士时,为了显示自己学识渊博,写了
南师说: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的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的几字,并非说若水的德性,便合于道了。他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
生活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生气,便成为了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情绪。殊不知,生气正逐步毁掉我们的幸福人生。生气,是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气,是抹杀一切情感的元凶。善待自己,改善生活,一定要从不生气开始。01、生气,是慢性自杀。人在生气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有时感觉肺都要气炸了,气的浑身发抖,气的呼吸不上来等等......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夸张的形容,其实都有科学依据。生气对人五脏六腑的伤害极大,生气,就相当于是在慢性自杀。中医说:百病源于气。生气是很多疾病的起源,发脾气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美国一位生理学家爱尔马,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情绪效应”实验。他的实验显示:人在生气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会使水变成紫色,在身体内很难排除。而每次生气时排出的毒素,足以使一只小白鼠致死。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年轻时,大多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向往热闹与浮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渐渐懂得,许多人,许多事,其实没必要去紧握。 人生是一场断、舍、离,做加法那叫成长,做减法才叫成熟。就如衣服再多,你最爱穿的就那几件。朋友再多,能聊得来的就那几个。人只有变得成熟,才会明白哪些是最爱,哪些是多余,要去断舍离。 正所谓,人一简单就快乐,一繁杂就变老。人活到一定的时候,需要给自己做做减法,丢掉几样东西。01、无休止的忙碌。走过半生,已经到了安身立命的年纪,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身体也开始经不起折腾,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不顾一切的拼命。 如果你一味忙忙碌碌,不拿身体当回事,最终得到了名利财富,却赔上了自己的健康,可谓得不偿失。 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明白它的重要性。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