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平常心01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02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03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无奈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1. 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李煜曾有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生死之间,是否只是一场大梦?庄子借梦蝶,模糊了真实和梦幻的界限。梦里是真的,还是现在是真的?如果我们活在一场梦里,那么梦醒时分才是我们回归真实的时刻吧。2. 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
来看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升职加薪的速度很快,备受领导赏识呢?原因自然不少,比如业务能力出色,会说话,懂管理等等,总之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偏爱,一个被善待的人自然是有原因的。今天这篇文章,重点讲一个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优秀的人到底是怎么俘获领导芳心的。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活好」。可以这么说,活好,就是一个职场人的顶级魅力。 01 做好和做完,有着天壤之别什么叫活好?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概念:差不多。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的人物。这位差不多先生有多随便呢?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他在一家钱铺里做伙计时发生的。他虽然会写会算,但做起事来总是不太细致,错误百出,比如常将「十」写成「千
为什么有人那么聪明,却总是一事无成?为什么有人赚了很多钱,但最后都散去?为什么有人努力上进,却郁郁而不得善终?读完下面“四大天规”和“九大守恒定律”,你就会恍然大悟。四大天规1. 名声不能大于才华一个人的名声,不可大于自己的实力,一旦你的名声大于实力,就是名不副实,欺世盗名,就会有灾难。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名声和影响力,因为有了名声好办事,还被大家推崇。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配不上自己名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学识之外的资源,这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积累,透支完毕空难自然就来了。所以,当我们的名声不断提升,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且提醒自己:实力提升速度,要超过名声提升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2. 财富不能大于功德一个人的财富,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一旦你的
小时候……每一个成年人,回忆自己的小时候,都是嘴角微弯的,都是无比眷恋的。小时候的印记,是我们这一生最温暖的记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调皮捣蛋的日常,母亲貌美慈爱的容颜,还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回忆起来,眼泪满满。小时候,天是蓝的,地是青的。我们的生活有车马牛羊,我们的日子有白云卷卷,风是那样的淡,水是那样的甜。小时候,我们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饿了,妈,做了啥饭?那时候没有匹萨,我们吃的是母亲做的烙饼,比匹萨不知香甜多少倍!那时候没有运动鞋,我们穿的是母亲纳的千层底,穿着又安心又实在。小时候关于母亲的回忆,就像那装着棉花的被子,又香又软。成年后……长大了,我们背井离乡,去外地求学生存,母亲就只能在家乡把我们守望。在外面,我们受了委屈,有了难处,我们从不觉得挺不过去。因为我们就像飞在天空的风
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1、事宜多做曾国藩公务繁忙,却将日常事务安排得很有条理。不论做官办事,他总是亲力亲为。他毕生坚持每日自课八件事: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复信。曾国藩说:“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事都是越做越顺的,总是站在局外空喊口号,得不到半分进益。必须自己亲身入局,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真知。在写给李芋仙的赠言中,曾国藩谈到做事要讲“五法”。所谓“五法”,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就是要亲身去实践,凡事唯有做过才知其中深浅;心到,就是遇事要用心分析,不可随意妄加猜测;眼到,就是凡事认真观察,切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手到,就是事后勤于记录整理,用以总结经验教训;口到,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是《菜根谭》书名的来历,意为“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透着禅的意蕴,藏着道的机锋、儒的义理,读后使人氤氲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读懂《菜根谭》经典十句,让心灵豁然开朗,遇见最好的自己。1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菜根谭》【译文】一般人都以处在顺境中高兴,可是君子却能从逆境中发现快乐;一般人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感到忧愁,可是君子的忧愁却是在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产生。这是因为一般人的快乐与忧愁是由自己的情感决定的,而君子的快乐与忧愁却是由理智决定的。【感悟】真正的君子,能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2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
《唐书》中谈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许你也会有力不从心之时,或者你也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但又被太多凡尘困扰。很少有人,可以真的不计较什么,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实在太难。毕竟人之七情六欲,每一丝情绪都被牵扯。但确实有人拥有“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也有的人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难以舒展。其实我们都明白,没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只是年少轻狂时,太容易意气用事。人到中年,经历得多了,自然也该比年轻时期,更想得开。中年能学会“无所谓”的,都是聪明人。有些时候应该明白,不是所有事,都由自己控制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却又和世间万物有所捆绑。并非所有事情都自己说了算,毕竟以自我为中心是最令人讨厌的行为。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力做好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不用花费一丝精力去想
走着走着,青春张扬的模样,终究成了过往。走过半生,看清了很多人,明白了很多事,前半生重在历炼,后半生重在沉淀,在变老的路上,我们渐渐学会了独处,懂得了沉默,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孤独,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每个人都有生活的苦,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在意他人的悲欢喜乐,所以很多时候不想再多倾诉了,很多事情也不愿再刻意为之了,学会独自承受,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成长。沉默是一个人的修行,是一个人的世界,安安静静,把烦恼归零,把是非清除,把繁杂简化,明白自己该何去何从。人到中年,终会明白,真正的智慧,不是喋喋不休的争执,而是沉默寡言。沉默寡言,是一个人的清简。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便告诉了别人你
以前,当我们没有过多的人生阅历时,长辈们会常常教导,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还记得那句耳熟的言子儿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年轻,没过多阅历时,还不听从老人的建议,那必定会吃亏。这句话影响了我们一辈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应当从公正角度去分析,长辈们固然阅历丰富,但时代变迁,这并不意味着,长辈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有时,我们要学会区分。人到中年后,我也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三件事,还真不能听,不管任何人反对,你都按着自己想法去做,别不相信,看完你就会明白。第一件事:“关系大于一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老人们常说的话是:没有关系,你再努力也没用,不要再白费工夫了。我承认,在如今的生活中,关系固然重要。但如果说关系是唯一左右我们命运的把柄,那并不见得,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