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洞见muye,来源:洞见(DJ00123987)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中国五千年,圣人两个半。这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也历经磨难。他左手持剑,力挽大明江山;右手抚卷,创立心学大家。正如王阳明所说,事上磨练乃真修行,否则终无长进。一个成大器的人,须历经三种磨练。01磨练心态1505年,王阳明冒死上书,请求释放被诬陷的好友,结果被贬贵州龙场做驿丞。当时的龙场,处于万山丛棘之中,瘴气弥漫,驿站也破败根本无法居住。王阳明只能在山洞边的小山上搭一间矮小茅屋栖身。虽遭遇困厄,但他没有意志消沉,还安慰随从,只要苦不入心、心中不苦,生活便是甜的。他白天开荒种菜,晚上打坐修心,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也因此成为一代心学大师。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时。人若想成大器
作者:洞见yimo,来源:洞见(DJ00123987)心外无物。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任江西巡抚,受命平叛。一年之后,为祸当地十余年的匪患就被平息。别人都称赞王阳明用兵如神。王阳明却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剿贼这种事其实很容易,难的是破心中之贼。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三贼能破,一个人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安宁。01坐中静,破焦虑之贼。心理学上讲:情绪背后,都是需求。一个人缺乏掌控感,稳定感,往往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但是如果不能平复心情,很容易被焦虑吞噬。心理学教授冯耘说:三国的周瑜,有非常严重的焦虑症。他本来是东吴的骨干,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几十万大军,声名远播。天下人都要敬他、服他。偏偏老天爷派来了一个诸葛亮。他33岁,诸葛亮27岁。才学、计谋方方面面都要
我们现在经历的苦难与享乐,那是前世行善或作恶的报;今生所做下的善事或恶事,就是以后要经历的那些事的因。由此可见,一个人命的好坏全在自己,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人的福报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自己修来的;人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造作的。中国五千年只有两个半圣人。其中,王阳明与孔子一样享有“千古圣人”的称号,其成就不容小觑。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已经成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和作家的绝唱。它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包括日本的稻盛和夫和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他们都在“追随”阳明。虽然王阳明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一代圣贤,但他前半生的经历却非常坎坷。偏偏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得罪了宦官,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隆昌。王阳明虽然被贬,但其实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里,他也完成了“隆昌启蒙”,对官场和生活有了
今天我们讲读经,要知道王阳明是怎么读经的,王阳明的读经的经验可以供我们读经界做一个典范,所以推广读经的人都要感谢王阳明。(掌声)1、王阳明的故事——儿童读经的见证王阳明从先祖以来就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也是状元呢。他父亲在外为官,母亲留在家里。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做了个梦,梦到云端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手里抱着一个婴儿从天上抛下来……祖母惊醒过来,正跟他祖父说这样一个梦,只听家人来报:夫人生了一个孩子,祖父心里一动,就是!果然是一个吉祥的梦。所以,就为王阳明取了名字,叫做“王云”,当时村里的人,把这一栋楼叫做“瑞云楼”。我有一年暑假到余姚,朋友带我去参访阳明故居,那一栋楼还在──当然是整修过了,不过据说是旧地重建──那位朋友还津津有味地为我说了这个故事。王云出生以后,不幸有个缺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