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对于想在书画方面有所作为的书画家来讲,一定要给自己树立艺术目标,长、中、短期目标都要有,而且思路和视野要开阔、清晰。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算一步,很难有大出息、大气候,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家。所谓书画家越老越值钱,这个观点欺骗了很多人。殊不知要分对象,千万不可一概而论。相反,现实中,真正越老越值钱的书画家,实在太少,而极大多数,无论其人其作,却是越老越不值钱,直至被淹没、被遗忘、被淘汰。只有那些真正被专业和学界认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真正能够进入艺术史的书画家,才真正是越老越值钱的那类。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或者稍微有些小名气、小名堂,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但大多数书画家均属于此类。所以,倘若使自己及其作品真正具有不断上升的空间和价值,即便在死后,也不会出现逐渐贬值,甚至一文不值的惨况,就必须从现在
现在的人一见到书画家吧,就说别人欠他一幅字,欠他一幅画。有更牛的人,拉着书画家说你状态最好的时候给我画一幅。那神情,还不会要你的应酬之作,给他的还必须是经典之作。书画家们几十年如一日挑灯夜战,也不说为了艺术牺牲了多少其他爱好,至少得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吧。为你写字画画,还得倒贴纸和墨。你凭什么啊?兰清阁签约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作品索画者,古已有之,及今渐盛,人已不以为怪,反以不予画者为怪。世之咄咄怪事哉。索画者往往若无其事、大言不惭,每言必“此画送吾乎”“此画吾喜爱尤甚”“君尚欠吾精品一幅”“吾之新居尚留墙待君之画耳”……其言下之语气如对自家物、自家仆般之意满志得、探禳取物、不容推却。作画者之不满与愤懑却无从表达、发泄。索画者却说,我喜欢你的画、你就得高兴地让我喜欢、让我拿。对任何人的尊重、对任
xxx,男,山东人,19xx年生于xx;19xx年毕业于xx大学,就职于……现为……。在大学时期发表了…………论文等学术课题。……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一直将书法艺术作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业余爱好。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临习颜志卿、王羲之、孙过庭、文徵明、怀素等历代大家名帖,在注重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经常参观和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赛又从中学习其精华,书风从不求其索怪,而是放纵于自然而然之妙处,规规矩矩写字,本本份份做人。……对书法篆刻均有爱好,书法以真、行草、隶书为擅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写五种字的体实力派书法家。其书写风格特点:全羊毫长锋用笔,字体突出了继承与创新、柔中有刚、变化多姿、形态显神,以变求神的个性。楷书多取法颜真卿书圣,传统功力浑厚,结体端庄完美,师古而不泥;行草以孙过庭等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竞残休拧巴六十个年头,是需要才华来支撑的,这个倔强的老头,用诗的厚重,用画的意韵,用书的空灵硬生生砌了一堵墙。然天忌英才,铸一个“半残老人”用“左耳”闭关了世间一切不着调的音署名“半残老人”“散耳”“聋叟”。“左耳”。曾患中耳炎,致左耳微聋,遗疾终身。严重烫伤,右手五指粘并,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