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文 / 彭剑锋 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我们正进入百年大变局的新时代,面对外部环境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面对疫情的反复肆虐,面对新旧动能的转换、发展模式的交替,以及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应用的新机遇,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我认为还是回归到哲学层面上的两句话: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企业要回归初心,坚定活下去的信念,苦练内功,做好自己。外部环境我们无法左右,只有强身健体,锤炼苦熬下去的意志、筋骨与体魄,企业就能熬下去,就能活下来。只要活着,就有美好的未来。所谓“以变应变”,就是企业要主动拥抱变化,自觉走出舒适区,经济下行与疫情面前不躺平,主动作为,主动自我变革,自我超越。毫无疑问,疫情的不断反复,对中国很多企业
作 者:刘润 润米咨询创始人来 源:刘润(ID:runliu-pub)居家办公的这段时间里,常有小伙伴在后台问我:“疫情之下,企业想要自救需要关注什么?”我的职业能力想说:要关注组织架构,要关注行业赛道。常亮老师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关注法律风险。常亮老师是北京嘉善律师事务所的执行主任,法学博士,此前有过12年的北京法院工作经验。我将自己与常亮老师的对谈整理成了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01、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疫情面前,企业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常常发生的两种状况是:受疫情影响,要么合同在客观上无法履行,要么坚持履行但明显吃亏。前者,对应着不可抗力。后者,对应着情势变更。要从法律层面应对如今各企业的难题,就要先清晰疫情在法律上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简而言之,要清晰不可抗力、情势变更与疫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