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 :儒风君今天是11月22日,小雪。慧开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小雪一到,意味着天渐冷,冬渐浓,北方初雪也悄然而至。雪花,是独属于冬日的浪漫与惊喜,恰如人生中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需保持微笑,静静等待,默默努力,总有一场雪,为你而来。01你若优秀,人脉自来荀子曰:“人之生不能无群。”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人带给你帮助,有人赠予你温暖,有人引领你前行。但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所有相遇,皆有因果。你是谁,就会吸引谁;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怎么待你。所以,不必费心强融不同频的圈子,无需惆怅人脉的匮乏。你若优秀,人脉自来,活成更好的自己,自会有人向你奔赴而来。就像苏轼,交友甚广,无论走到哪,都能遇见愿意倾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没有人怀疑,苏轼是宋代写诗词最牛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提起苏轼,人人都夸,可也有人说他的有些诗“俗、拙”。一年冬天,苏轼写下一首雪诗,被纪晓岚评价:俗、拙。苏轼还有写不好的诗,真的不好吗?诗友们,你也来评判评判吧。这首最“俗”的雪诗就是苏轼在黄州写就的《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元丰四年(1081),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二年。从前途无量的一方大员,到沉入谷底的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过得很憋屈。冬天,黄州下了一场大
来源 | 诗词世界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据说,这便是古人一生中渴盼的“四大喜事”。干旱饥渴的庄稼,迎来淋漓的降雨,这是“得偿所愿”之喜。一个人漂泊他乡,孤独寂寞,偶然遇见相识的朋友,这是“不期而遇”之喜。金榜高中,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是“意气风发”之喜。红烛盏盏,佳人在怀,交杯合卺(jǐn),一晌贪欢,这是“温柔缱绻”之喜。大家不妨猜猜看,假如把这四件喜事,一一标价,哪一个最贵?那必定是:洞房花烛夜了。毕竟古装剧里新婚桥段,最常有的一句台词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刻”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一百刻。一刻,约相当于我们如今的15分钟。这样一算,的确很贵了。但你知道吗,它的原意可不是这样的,而是很纯洁清新。它原本出自苏轼的一首小诗《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作者:瑾山月,来源: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人唯有在低处看得起自己,在高处看得见别人。公元1061年,24岁的苏轼结识了26岁的章惇,二人一见如故,结为挚友。却不想38年后,章惇却成了刺向苏轼最毒的那枚剑。这年,被贬惠州的苏轼,在章惇的陷害下又贬海外,再无复起可能。章惇一朝得势,位极人臣,而苏轼则于蛮荒之地,贫病交加。世俗的眼光里,在仕途的较量上,苏轼可谓是输了个彻底。然而谈及二人,樊登老师却感慨道:章惇玩的是有限游戏,要当宰相,要杀人,要实现野心。当时看来,他是获胜者,而苏东坡被放逐,是出局者。但苏东坡玩的是一个无限游戏,他玩的是整个游戏的边界,他无时无刻不在享受人生。章惇活的是一个剧本性人生,而苏轼活的是一个传奇性人生。纵观他这一生,无论外界境遇如何,从未让内心被环境
我相信,如果现在有谁说,中国古典诗词的没落是从苏轼开始的,或许会被很多人群嘲,被打上诸如“不太古风李太白”、“冷门诗人李商隐”等标签。但值得玩味的是,这种论调却是从宋代便出现了,且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时期。更有趣的是,持此论调的人在历史上也并非寂寂无名,他们同样也是享誉古今的文坛大家,被现代人尊崇,比如《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还有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严羽:苏轼写诗的方法,直接导致了诗歌的没落南宋文学理论家严羽被誉为“宋元明清诗话第一人”,他对苏轼的不满非常明显,其在《沧浪诗话》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这句话说得很重,在宋代诗坛上,严羽是铁杆的“唐粉”,宗唐一派,认为宋代的诗歌是劣质的,其发生质变的节点就在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出现,诗歌开始
来源 | 诗词世界俗话说:会夸人的人最好命。会夸妻子的丈夫,最智慧。苏轼就是一个智慧的人。1092年,苏轼在颍州当知州。苏轼是一个喜欢和朋友聚会的人,家里三天两头就聚了一群人。一天春夜,院子里的梅花开得正好,月色明亮。苏轼却独自坐着,颇有些无聊。夫人王闰之见了,便对他说:春月胜于秋月,秋月令人有凄惨的感觉,春月却令人和悦。何不邀朋友过来,饮此花下。这一番言语,令苏轼大为震惊,他说:我不知道夫人原来是位诗人,方才你讲的这番话,真是诗的语言哪!兴奋的苏轼找来了朋友,对月赏花,想到王夫人的那番话,于是写下一首词: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借着王夫人的意思,苏轼极力赞美春月。春夜的庭院中,明月当空,酒杯摇荡
作者:yy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他曾一次次被逼到命运的绝境处。但面对扑面的风雨,他毫不沮丧;想到未卜的前路,也没有一丝焦虑。他总能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最高的境界。如果此时,你正为生活而感到焦躁彷徨,不妨读一读苏轼这6首诗词。当你诵读两三遍后,相信一切内耗和不安,都能得到治愈和平息。01关于聚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嘉佑六年冬天,苏轼被朝廷催赶着上任凤翔府签判。无奈之下,他只好辞别弟弟苏辙。兄弟俩朝夕
人生多歧路,唯有多看开。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于在藤州见了面。当时已过晌午,两人找了一个路边小摊,打算坐下来吃碗面,再聊以后的打算。但小摊的面条,实在粗粝涩口,苏辙细嚼慢咽,吃得极为艰难。而苏轼这边,很快就连汤带水地把面吃完了。他望着愁容满面,连连叹气的苏辙说:“九三郎,这面这么难吃,你何必还去咀嚼它呢?”生命里的坎坷曲折,就像一碗粗粝涩口的面条,越是细嚼,越是难以下咽。倒不如速速咽下,忘却过程的艰难,先填饱肚子,再来过好你的日子。人生短暂,而磨难漫长。修炼出一个好心态,不去细嚼生活的烦恼。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哪怕经历再剧烈的起伏,你也能把一份苦不堪言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01以平常
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生命的暗河,从不开口,从不停留,留下的、沉积的、流走的、逝去的,究竟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生活从来不是炸裂的烟花,只贪图一时的绚烂,生活的本质是恬淡与满足。钱财名利好似过眼烟云,生活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作品。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把日子过好,要热爱生活1071年,诗人苏轼因王安石变法被外放杭州,湖光景色治愈了那颗在官场失意的心,生活不过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075年,诗人苏轼调任密州,时年大旱,加之蝗虫为害,饿殍遍地。虽“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但看开了阴晴圆缺,看淡得失过往,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即使“鬓微霜”也能“射天狼”。生活,既不是人们想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在的位置,而是所怀的心情,所
林语堂说:提到苏轼,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几十年都在被放逐的路上。可他却依旧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01、最超脱的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被贬谪黄州第二年。这一年,他已经47岁,华发已生,早已不是年轻模样。游览赤壁古战场,追忆当年在这里立下不世之功的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英雄。当年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