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很多人总以为,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幸福,于是什么都想要。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才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快乐,甚至还会因此产生嫉妒、不满等情绪,从而阻碍我们的前行。其实,好的人生,是给自己做减法。01、给物质做减法越王勾践能复国成功,除了自身的奋发图强之外,范蠡功莫大焉。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然而,范蠡却在自己位极人臣时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然后归隐而去。辞官归隐之后的范蠡,终于不再有伴君如伴虎的忐忑,感觉一身轻松。然后,范蠡携家人来到齐国,从此隐姓埋名,开始经商。范蠡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就家财万贯,成为了齐国首富。这时候,要是换做其他人,一般都会选择继续赚更多的钱,毕竟,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多多益善。而范蠡却并没有怎
居家防控最为重要虽然疫情已经得到逐步控制,但这并非意味着自我防控工作能够有所松懈,尤其是防控环节中关键环节——居家防控,更是马虎不得。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指出,居住卫生条件在疾病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住宅设计、建筑部品、设备设施的排水管与地漏、浴室门与排气扇、室内环境性能质量以及后期维护检修等方面存在非常多的直接或间接的相关问题。典型案例是香港淘大花园感染事件。2003年“非典”期间,受SARS病毒影响的香港淘大花园住宅区爆发了329人感染,成为最严重“疫厦”的住宅建筑感染致病事件。此外,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大城市返城人员增多,使得居家隔离人员也出现明显增加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区疫情联防联控的难度。加之钟南山团队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标本
古语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相貌是由内心决定的。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曾国藩身居高位,门生弟子众多,如何识人用人尤为重要。曾国藩对识人、看人颇有见地,往往第一次见面,就能初步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未来能否成大器。曾国藩识人之术,以下四点是看人的重要依据: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拥有这四种特点的人,境界极高,为人可信,做事靠谱,值得深交,是一个人的富贵之相。1、端庄厚重易经讲:“君子以厚德载物”。端庄厚重,“厚”为根本,一个人做事稳重,严谨端庄,不轻佻冒失,这是贵人应有的气质和外在表现。据说,曾国藩在还没有见过当时的摄政王之前,只看了一眼照片,便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段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事艰辛,业艰辛,事业多艰辛;爱难得,恨难得,爱恨都难得;学艰难,习艰难,学习亦艰难……生活中,烦恼貌似随处可见。但其实,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心态,往往能解决人生80%的烦恼。- 01 -万物皆由心生苏轼与和尚佛印有一段经典的对话。一天,两人同游,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粪一堆。”佛印不自觉吃了哑巴亏,但并不见怒色。苏轼回家就向苏小妹炫耀这件事。谁知苏小妹却一语道破天机:“佛印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你心中有粪,所见皆化为牛屎。你明明是落了下乘啊!”看完不禁莞尔一笑,大才子苏轼竟也会跳进自己挖的坑里。老话说得好:
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生命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不曾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争不辩,不攀比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按自己的活法生活。【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1、不争,自有天地《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不争不是糊涂,而是一种智慧。公孙弘在汉武帝时曾任宰相,从一介贫寒布衣到位高权重的宰相,可谓是一路坎坷。公孙弘曾担任狱吏,却因过失而被撤职。后来他发愤苦读,六十岁时被汉武帝以贤良征为博士,后北派遣到匈奴,却因陈述情况不合皇帝心意又被免职。直到七十岁,公孙弘再次被征为文学儒士,因博学多才,很快被提升为左内史。公
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多人看多了励志故事,误以为熬夜就是奋斗。殊不知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都不是晚睡,而是早起。1、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真正厉害的人,他们从不熬夜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开新的一天。苹果CEO蒂姆•库克每天早上3点45分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每天第一个到达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一份首富王健林的行程在微博曝光,广大网友惊呆了,凌晨4点起床!果然小目标不是说说而已。人家那么有钱,是有原因的。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上班时间,比员工早半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钟就到了办公室。李嘉诚,一直保持早起的习惯,无论每天多晚睡,第二天早晨6点一定会准时起床。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8点前到办公室工作。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早上4点起床,百度李彦宏每天早上5点多“被机会叫醒”,新东方创始人
最近因为疫情,很多人都宅在家。不串门,不聚会,不逛街,云办公,云上课……有句话说,无聊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证明。翻开朋友圈,你会发现,大家纷纷变身厨师、画家、艺术家......真是宅出了各路人才呀!宅,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门学问。如何宅得更高级?在诗词里,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1、读书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唐)刘昚虚《阙题》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元)翁森《四时读书乐•春》 2、赏月把生活的脚步放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却被别人当成了任人宰割的傻子。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会不自觉地心软。“你英文这么好,既然帮了我两次,那以后我的论文就都劳烦你哦,你肯定不会见死不救吧?”“你手头这么宽裕,几千块钱还天天催?你再借我一点,下次我一定还你。”……一两次没觉得什么,但次数多了,往往就会让人进退两难。于是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心软而妥协,并且无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会渐渐走进死胡同。因为,你容忍别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1、没有节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知乎上有个话题: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容忍毫无作用。刚参加工作的网友小贝,开始疯狂吐槽她的舍友。小贝说,舍友婷婷,是她见过的最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的人。婷婷习惯早起早睡,每天醒了以后就开始外放音
有句话说:“一个人说话的语气比讲话的内容更重要。”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性的说话语气,从说话语气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在你和别人说话时,别人可以从你的语气中,感受到你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说话的语气有多好,遇事的运气就有多好。 1、语气不同,说话的效果不同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向一个人请求帮助时,他总是爱答不理,说话时语气冷冰冰,三言两语就把你打发了。之后,即使自己碰到再难的问题,也不愿向他求助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可以暖心,也可以伤心。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听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饥荒,饿死了许多人。有一个叫黔敖的富人,心地善良,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么多人活活饿死。于是就在路边摆了个摊子,放上包子、馒头、粥等食物
近几年,“讨好型人格”这个词非常流行,用来描述那些总是忍不住刻意去讨好别人,最终丧失自我的人。《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大庭叶藏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他一生为讨好别人而活着,却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总是品着极为苦涩的滋味,因难以名状的恐惧痛苦挣扎。”叶藏的自白道出了无数活在“讨好”之苦中的人的心声。其实,在这世间,你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人。为自己而活,懂得成全自己,爱自己,才是终生幸福与浪漫的开始。1、讨好别人,只会委屈自己小时候,父亲是家中的权威,叶藏便是处处为讨好父亲而活着的。有一次,父亲去东京出差的前夜,照例把家中的孩子都叫到大厅来,询问他们想要什么礼物,一一记在记事本上。问到叶藏时,父亲说:“这次还是要书吗?浅草的商店街有卖过年舞狮一样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