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吕祖降乩的作品,是纯阳真人所神授。金华功法共有十三章,步步证验可参可考可验,虽只讲到成仙层次阶段,实为修真实修验证无上心髓法本,可称为“验证第一仙经”。版本众多,多采用《道藏辑要》闵一得订正梓本。吕祖的性命双修清修丹道,不仅有《太乙金华宗旨》一书,而是一个主流修道体系,了命了性,契于道合,符应尘世所需,不久的将来必大兴于世。 吕祖常在人间,隐渡有缘群伦。故大善之人鬼神辅佑,合道而天命真仙必提挈。共勉!作诗于《纯阳赞》:道覆人间性命踪,德擎三界闾阎渡。金华宗旨自觉他,量丈诸天一黎珠。摘录三一道人:《太乙金华宗旨》,在国外的传奇经历金华宗旨序 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人身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我人日具而不知,圣人悯之,徵诸一身以示之。
泥丸宫 → 松果体泥丸宫:泥丸宫即丹田宫。居九宫之中央。近于泥丸宫之四宫,称为四方,远于泥丸宫之边缘区域之四宫,称为四隅。前文曾称“并中央”之“中央”即指泥丸宫。道家对泥丸宫之称颇多,有天脑、黄庭、昆仑、天谷等几十种之称。所以《紫清指玄集》写道:“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泥丸宫有上元真君居之。上元真君古代医籍中多称为泥丸君,亦有称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称元神和脑神。如张景岳《类经》注道:“人之脑为髓海,是谓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谓“太乙”,即一身之祖宫,位居至尊无尚,是诸阳之会,万神总会之都。所以《修真十书》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道枢·平都篇》亦云:“天脑者,一身之灵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
《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道教养生奇书,传为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所著。吕洞宾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师从高道钟离权,得到钟离权亲授之金丹秘旨。“钟吕金丹道”是道家养生最为实用也最为神秘的功法,它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哲理,吸纳了儒释道三家的修炼方法,因此宋以后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尊奉。“钟吕金丹道”在中华养生园中独树一帜、金花灿烂。然而金丹道的著作多用象征隐语,其丹诀秘旨,隐晦难懂。《太乙金华宗旨》阐述了“钟吕金丹道”的奥秘,作为道教内丹修炼的一部奇书,本书虽属后起,但其功理功法有不少独创,因而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与其它丹道修炼的道书相比,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流畅、简明易懂,基本上不用传统丹经的隐语晦言。《太乙金华宗旨》的成书年代已难确考。今传诸本皆托名吕洞宾,实则为明清以来全真道教龙门派中兴以后
“元神”与“识神”张其成《太乙金华宗旨》第二章所讲的“元神”、“识神”是道教内丹学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不仅用来阐述内丹修炼的奥秘,而且用来描述人体生命的本质。正如慧真子所说“此章大义详述元神识神为主宰人身气化之权柄”。元神是人的“本来面目”,是人得以长生的根本原因。在父母受孕之时,胎儿的元神和识神就形成了。元神出无极之真性,无识无知;识神禀太极之元炁,有识有知。元神能主身体之造化,识神能主人心之变化。人一旦降生,元神和识神就分开了。元神居于头上“天心”(玄关)中,识神则居住在下面的肉心中。元神喜静,识神喜动。识神动则情欲盛,情欲盛则耗散元精,进而耗散元神。元神被识神所控制,久而久之,则识神飞扬跋扈,元神昏迷丧失。可见元神与识神是一对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生命要素。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
《太乙金华宗旨》,全名为《吕祖先天一气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道家内丹典籍,它阐述金丹大道修证的思路和技术而不是着重论述玄理。 一般认为该书由南宋全真派王重阳所著,距吕洞宾时代已过了三百多年。《吕祖先天一气太乙金华宗旨》王重阳第一章 天心吕祖曰:“自然曰道,道名无相,一性而已,一原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太上见化,东华传递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谓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
序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人身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我人日具而不知,圣人悯之,徵诸一身以示之。盖谓道在一身,而其机在目,故有《金华宗旨》之示。学者行不合旨,何也?体用不辨故也。乃於其上加以‘太一’二字,而从行犹未能合诀,误在致力於用,而用中不能窥体,纵罄南山之竹,而体之為体更隐;乃復加以‘先天虚无’四字,体乃洞现。道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志在普度,怀有医世鸿愿,乃体‘先天虚无金华宗旨’十字玄义,著书十有三章,以作后学医世张本。文由是成,教由是授,天尊玄旨盖如此。先师太虚翁曰:余闻之驻世神仙泥丸李翁,谓是书道旨,孚佑帝君初证道果,四大已化,未及医世,乃著诗三章,题曰《至教宗旨》,宋元之际业已梓布,其次章即是书《逍遥诀》也。是书出於康熙戊辰岁,演成於金盖龙嶠山房,寔為
一、前言《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吕祖降乩的作品,是纯阳真人所神授。金华功法共有十三章,步步证验可参可考可验,虽只讲到成仙层次阶段,实为修真实修验证无上心髓法本,可称为“验证第一仙经”。版本众多,多采用《道藏辑要》闵一得订正梓本。二、国外学者得经传奇在19世纪末期,从德国来了个基督新教的传教士卫理贤。当时这老卫只信只弘基督,把其他中国的尤其道家文化当做迷信,未开化愚昧之土文化。当其传教到崂山太清宫时,观里老道可不服气,说你洋教有什么了不起。给老卫看点东西,于是便拿出了《太乙金华宗旨》并给其讲解,并让他看了些修行的功夫。这老卫当时就服气了,一门心思跟着全真的老道开始学习丹道。老卫在中国一学就是21年,变成著名的汉学家。回德国后,他就把《太乙金华宗旨》这部道经译成德文和英文,介绍给西方世界。英文名《
第一章 天心吕祖曰:自然曰道,道名无相,一性而已,一原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太上见化,东华传递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谓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炁,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注,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
《太乙金华宗旨》全文第一章 天心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曰,滥泛极矣 ! 凌替极矣 ! 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干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租苦心,必于人伦曰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