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我观察过很多“争论”的场景,也经常被卷入争论的漩涡。发现这个现象有其“规律性”:中国式争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争论,多数都是因为话语的不对等,陷入抬杠的尴尬境地。人与人之间一旦开始抬杠,就必然在情绪上严重升级,继而开始出言不逊。比如有一次我谈到日本人的教养,就有一位同学大为不满,他数落我给日本人涂脂抹粉,长日本人的志气,灭中国人的威风。我没有理他,因为我仅从他的话语中,就发现我们并不在一个平台上说话,彼此说的也不是一回事。他后来气急败坏,开始骂人了。我依然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直到他销声匿迹,不再挑衅。几年后,我们偶遇,他给我带了一顶“瞧不起人”的大帽子。当时我欣然接受,并且告诉他:我真的瞧不起你,当然不是因为你的钱少,更不是因为你的车不好,而是你白长了一个脑袋,一个只知道吃饭、不知道思考的脑袋
古之圣人都在强调要多思考。在最近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思考更显得重要。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指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思,从而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书本知识,更有甚者,会让人陷入迷茫。韩愈有云: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必定是经过了反复思考、深思熟虑;如果随心随意、随便处置,必定会失败。可以说,思考能决定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01、思考,让学习更加轻松。对于如何辅导孩子的作业,我走过一段弯路。秉着用最短的时间辅导完孩子的作业,每次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我就直接告诉她这个题该怎么做,那个题该如何算。看着孩子“一点就透”,能够快速地按照我说的将不会的题做出来,我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辅导孩子作业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显现了出来:同一个类型的题跟
武汉疫情,其实正在考验着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从在疫情中的表现,可以看到有的人乱了阵脚,有的人不知所措,也有人遭遇危机。我总结出下面这7种人,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被淘汰的人。01、免疫力差的人这次疫情有“欺软怕硬”的特点,从目前危险的人群来分析,基本都是中老年和体质差的人群。他们本身免疫力就偏差,所以经不起病毒的折腾。而部分年轻力壮和身体健康的人,即便算感染了,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所以发现: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之前我们是害怕赚不到钱而恐慌,而现在我们是担心失去生命而恐慌。在生死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活下去,成了最朴实却也是最现实的愿望。这次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免疫力,也是一个企业的免疫力。它以迅猛之势来袭,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一次全面自我检查
年前估计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创业大计想了好多项目,准备在年后奋斗一把,时间很快,在大鱼大肉的洗礼之后,你还保持着那份炽热的创业之心呢?还是已经收拾收拾走上了上班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很多人上班拿死工资不甘心,自己创业又不敢,于是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年地过了,兴趣来的时候就开始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创业,大干一番,等到热情消减的时候,又去上班了,因为创业需要很多条件,很多人在出发的时候已经被扼杀了。创业有千万个条件,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跨出第一步,当你没有后路的时候你就开始真的干了。那么过完年了,该到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有些人是想创业,但是的确跨出第一步发现找不到好的项目,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创业思路,帮助刚起步的你,思考没有钱,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度过这个艰难的过程。互联网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能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能够活用,唯有用得出来,才具有学习的效果。最好是有需要才学习,学到了就实用,发现不足,再深入学习。知道要学些什么,再用心去学。 ——曾仕强为什么要学习?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踏入学堂到步入社会,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学习。没有人可以不通过学习而生存。但是,这还是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目标本身就隐含着多元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当孩子出现困惑的时候,作为老师,该如何去引导?来看看罗浮国附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学案例。01 为什么要学数学?班上有个这样的孩子小L,平时学习很认真,但他特别看重自己的成绩,一旦测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情绪就很低落。有一次,小L在课堂上突然问了我一个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