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第一,简约传达。这是最主要的原则,你必须能在5分钟或者更短时间里,把你想要传达的内容说清楚,让人听明白。第二,真实可信。如果没办法让人相信,在实现愿景或者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力。第三,多种渠道。公司简报、内部邮件、员工会议,都可以成为沟通渠道。第四,重复强调。要经常重复,公开表扬那些做得好的人,这样可以让某个愿景或者目标的传播过程进展得更快。第五,言行一致。虽然你传播的内容和你采取的行动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两者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关联。第六,获取反馈。你要问团队成员的反馈意见,这样不仅能显示出你关心他们,同时能让你获得在办公室听不到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把职业经理人这个岗位干得游刃有余,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公司的执行董事,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公司的运营和分红。这个时候,一个人的领导力就会在岗位上淋
讲金还讲心 “称谓无总”的这种做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领导者的亲和力。 在企业里,我们不难看到办公室的标志牌上写的是“总经理办公室”、“经理办公室”。一些领导者以自己能坐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办公而自豪,而在联想,你却听不到员工称柳传志为柳总,称杨元庆为杨总。杨元庆说联想的领导没有职务的称谓,员工称领导都直呼其名,甚至只叫名不喊姓。 联想这种“称谓无总”的做法,在许多企业里运用着。卫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领导者的亲和力。领导者除关注企业的发展方向外,还要关注员工的成就,把员工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一个领导者真正赢得员工的心不容易,若他很懂得用银弹政策,派红包或发奖金,员工一定很开心,但不是每个领导者都有能力令到全部的员工成大、中、小富翁。用真诚的关心打动员工,留住人心才是将人力发挥到极致
引导型的领导者就是要做“钱塘江河道”的挖掘者,他是江潮形成的掘道人。 作领导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威信,失去公信力。但用行政命令实现威信,不会长久。卫有恒先生认为,形成威信不一定靠领导者身先士卒,自己先设计好一套动作,员工照做说行了。 其实,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是一个“引导型”领导,而非“带领型”领导。在带领式的领导者手下工作的员工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领导者最期盼的创造精神很难出现。引导型的领导不怕员工超过自己。 众所周知,钱塘江潮颇为壮观。那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潮水,发出的是撼天动地的震响。然而,钱塘江潮的层层浪不是在某个浪头的带领下产生的,它是因势而生。独有的钱塘江地理地貌是产生钱塘江江潮的根本原因。引导型的领导者就是要做“钱塘江河道”的挖掘者,他是江潮形成的掘道人。当河道
我们至深的恐惧是什么? 我们至深的恐惧不是害怕我们的力量不够。 我们至深的恐惧是害怕我们失去领导力。 卫有恒说,当我接触一些企业的领导人时,他们常会向我或其他人流露出一丝的忧郁和担心———担心自己威信扫地,指挥不动员工。 现代企业发展快,企业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同样快。好设备就出好成绩,这种说法恐怕没有认同,按此推理,好的经营环境就出好领导,也不是绝对。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硬软兼施。“硬”好理解,领导者常会使用些硬技巧(行政命令、法律手段)来实现威力。“软”呢?卫有恒说,同样重要。然而,软技巧可能是最易被领导者忽视的要素。 自醒能力 忘却是可怕的,它是失去敏锐的病症。当一个领导人失去敏锐时,他不可能发觉危险在哪里,其结果是做了错误的决定自己还不知道。 在你的生活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