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香炉,寄托了古人一份优雅的情怀。古时文人雅士,名媛香闺中,多摆放有精致香炉,抚琴、品茗、读书时一缕青烟在伴,袅绕闲情......令人顿觉清新雅致。明代中晚期,两宋名窑至明初宣窑制作的各式香炉已成为珍贵的文玩,不用作日常焚香。《焚香七要》“香炉”条:“官哥定窑,岂可用之?平日,炉以宣铜、潘铜、彝炉、乳炉,如茶杯式大者,终日可用。”因此以素雅器形见长的黄铜炉,成为香炉的主流。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中也提到香炉“惟宣铜彝炉稍在者,最为适用”。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中,对清幽雅致的环境营造,常这样描写:“宣铜炉内焚着香,案上摆着几部古书,壁上挂着一床锦囊古琴,兼之玉箫、象管,甚是幽雅洁净。”明代铜炉,一次向宋代炉文化的致敬。明宣德三年宣德皇帝命令吕震利用暹逻国王刺家霭进贡的数万斤红铜开炉,与金银等数十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