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圣贤思想 - 第2页

05月03日

古圣人的一两句话,就够普通人受用一辈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35次
古圣人的一两句话,就够普通人受用一辈子​

古圣人的一两句话,就够普通人受用一辈子。可惜我们平时老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他们的真正意思。小时候读《论语》,每个人都记得这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然而,什么是坦荡?问心无愧,自己的事不怕人知道?不,那只是坦荡的表面现象。中国古代智慧能够流传千年,绝不是后人理解的表面意思。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是照耀古今的圣人了。孔子思想之深邃,需要我们仔细揣摩。《论语》中之所以常常提到“君子”二字,有他的实际意义。因为这是让人生顺利圆满的根本。“君子”的风范首先是“坦荡荡”,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格局。有了这样的思维和格局,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铺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从自己当前的利益出发。用欺骗或勉强他人的方式,不考虑他人利益,来达到目的。那么,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日后谎言被发

05月02日

《尚书》十则名言佳句,修身养性,道尽人生哲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15次
《尚书》十则名言佳句,修身养性,道尽人生哲理

0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戏弄他人会使人丧失做人的道德,沉迷于玩赏某些事物会使人丧失进取的志向。 0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旅獒》想要去堆积九仞的高山,即便缺少一筐土豆无法完成的,最终功亏一篑。 03 作新民。——《尚书·康诰》要鼓舞振奋人民,使之能自我更新。 04 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有所包容,德行才算是广大。 05 德惟治,否德乱。——《尚书·商书·太甲下》推行有德之政,这样天下便会安定下来,如果没有了道德,这样天下便会大乱。 06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万丈,每一天都是如此,永远没有变化。&n

05月01日

《鬼谷子》8句话,道破人性的弱点!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40次
《鬼谷子》8句话,道破人性的弱点!

1、欲望越多,越没出息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看一个人欲望的深浅,就能知道他的智慧和志向。老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贪欲败身,玩物丧志,如果耽溺享乐,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没有大出息。诸葛亮也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往今来,那些真正能做大事的,没有一个人是索取无度,贪财恋权的。贪婪是心智迷失的开始,如果不懂得节制欲望,迟早会陷入可怕的危机中。2、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别人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老话说:老鸹飞到黑猪腚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话粗理不粗。人都是这样,对别人的缺点是拿着放大镜看,对自己的缺点拿着显微镜看。认识别人不难,认识自己很难。赵括纸上谈兵,认为自己兵法韬略无人能比,最后兵败身死,这就是不自知的后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日检省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04月28日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96次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道生于安静老子说:“守静笃。”意思是使生活清净,坚守不变。“笃”是极度、极点的意思。我们的智慧和道德,都从清净、宁静的心自然流露出来。每天吵吵闹闹,每天心浮气躁,不可能具备智慧。《庄子》中有一个削刻木头做鐻( jù ,古代乐器)的高人,技艺已经进入“道”的境界了,鐻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功夫。而他做鐻的方法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斋以静心”,就是斋戒以静养心思。德生于谦卑《周易》:“谦,德之柄也。”谦卑礼让能让一个人德行越来越高,心量越来越大。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持怀有一颗敬畏的心,这份敬畏是源于敬重。总是欢欢喜喜、快乐无忧,总是平易近人、对人恭敬,没有一点骄慢之心,这种人是“至德”之人。“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体现,随时给人一个台阶,随时保持谦虚的风范,必定拥有智

04月28日

《周易》精华10句,每一句都很经典,让人大彻大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44次
《周易》精华10句,每一句都很经典,让人大彻大悟。

1. 君子以果行育德。出自《周易·蒙·象》。君子以果断坚决的行为培育美德。品德高尚的人勇于探索真理,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品德。当他们的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时,他们自身就拥有了充沛的力量,在这种境界中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因此,他们的生命获得了崇高的价值,他们离真理越近,他们的品德就越发高尚。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上经·坤》。坤:地,八卦之一。君子就应当像大地一样,能够拥有着宽厚的德行,去承载万物。3.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出自《周易·下经·恒·九三》。恒:长久。如果不能长久的保持自身的美德,就会遭受别人施加的羞辱。4.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出自《周易·系辞上》。勤劳而不自夸,有功绩而不自满,这是极其厚道的品德。【默默耕耘,总会得到人们的承

04月27日

古训:人生三大陷阱,躲过便是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10次
古训:人生三大陷阱,躲过便是福

人这一生,有三大陷阱:贪婪,浮躁,固执。早点看清,躲过便是福气。1贪婪《易经·颐卦》:“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庄子》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儿在深林里安家,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在河边饮水,喝饱也就懂得停止。世间万物,似乎都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而人类的贪心,却像是填不满无底洞。俗话说: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贪婪乃是人生第一大陷阱。富贵而骄奢,必将自取灭亡。【初九】爻辞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自己本是灵龟,不需要饮食便能得到长寿。只因看到别人大快朵颐,就起了贪念、动了凡心。意思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着大好的资源不去利用,却贪图额外的恩赐,只能是自毁根基。《淮南子》有言:“临渊羡慕鱼,不如退而织网。”眼睛总是紧盯

03月13日

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34次
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

人字有两笔 : 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1、不问过往王阳明:“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已经过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像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人只能活在今时今日,也只需做好眼前此刻的事情。对过往念念不忘的人,多是现实境况不顺心的人。2、不问结果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凡事想太多,往往是因为做得不够多。事情总要踏实做完,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人这一生,生是头、死是尾,中间全都是过程。尽力过好这一生,只看过程、不问结果。华丽地跌倒,总好过无谓地徘徊。泰戈尔曾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江水奔腾,不因一去不返而抗拒东流。有这样一种自信、一份坦然,就已经足够。3、不问人心王阳明:“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猜

02月20日

《金刚经》里的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48次
《金刚经》里的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波罗蜜,是梵文Pāramitā的音译,又翻译为波罗蜜多,意译是到彼岸。此岸指众生苦海,彼岸是菩提觉悟。波罗蜜意译,是因为尊重不翻、顺古不翻。到彼岸不是普通人说的去天堂,而是超胜的境界。玄奘法师在翻译原则中,提出五不翻:1、多义不翻。这个词语在梵文中有很多含义,就不翻译成意译,而是用音译。比如薄伽梵,有六种含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世尊。2、秘密不翻。如咒语(陀罗尼)等不意译。如心经最后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3、尊重不翻。比如般若,严格说是实相智慧,但直接意译翻译为智慧,突出不了尊重,容易和普通人所谓的聪明混淆。4、顺古不翻。古代一直在用,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家都很熟悉,就不用翻译了。5、此无不翻。印度的一些东西,中

02月17日

心有净土,人生处处是福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90次
心有净土,人生处处是福田

常有人说世间纷纷扰扰,不堪其乱。却不知,安顿好自己的心,做到心净,这番智慧便足以将烦恼置于物外,于喧嚣尘世宁静致远。《朝圣》一书中,宗萨仁波切说道:圣地强大的力量,是来自于虔敬心,而非满铺的地毯。心的力量,比外物更为重要。在尘世的生活中,正存在着天地的至理。是为尘俗所困还是于世间和解,不过看自己是否守得心净二字。心净,则万事净。1、心净则国土净心生万物。一切都是从心中来的,世间万象都是心的投射。无德禅师善昭曾被询问,若是没有机会过寺院中禅者的生活,该如何感受佛的洗涤,得到宁静?禅师答:人呼吸即是梵唱,脉搏跳动即为钟鼓,身体是你的庙宇,两耳即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去庙中生活呢?心安定的时候,看待世事的眼光也就变得安宁平和。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之师曾予他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

02月09日

慧律法师: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品质?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85次
慧律法师: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品质?

文:慧律法师把法入心,升华内在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心外,我们说心外无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所有的法都在启动我们内心的这颗觉性。什么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众生的心。所以,一定要把法入心,才能彻底改变佛弟子的生命,也才能升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内在里面存在两股力量:一是真如的力量;二是无明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真如的力量胜过无明的力量,我们就得解脱,就得自在,就开智慧,就能够体用一如;要是我们的无明胜过我们的真如,那么我们就回归原点,继续做凡夫,继续做六道轮回的众生,也继续过着忧郁、烦恼、无明的日子。万法不离心,心即是万法所以,要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法都不能离开这颗心。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何叫做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度掉内心里面的那颗贪心,从贪度到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