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一部开启智慧、了脱生死的无上法藏。《金刚经》的精华,就在“善护念”三个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把《金刚经》拿在手上护念,可一点都不高兴,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这就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护念”。那到底什么是念?如何护念呢?本文带给您答案。- 01 -一切修行的基础:善护念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地,经常都在烦恼之中。烦恼些什么呢?更多时候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每个人都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一切众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当你问怎么样安心时,就安心了。佛过了许久,看须菩提还是不懂,没有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第二步再来讲一讲,因为那个时机过去了,禅宗所谓机,这个禅机过去了,须菩提没有懂。现在第二步来讲了,佛说:我告诉你,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的中文意思是大,一切大菩萨们。 古代也有将菩萨翻成「大士」或者「开士」,表示是开悟的人。所以我们的白衣大士就是白衣菩萨。摩诃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现就是「须菩提」,是中文的意译,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须菩提表现出来的是长寿,另有舍利子这些人也比佛的年龄大。所以,有些经典把「须菩提」翻译为「具寿」就是长寿的意思。等于我们中国人所称鹤发童颜,南极仙翁,老寿星。不过须菩提不仅是老寿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仪轨,都足以领导当时佛的弟子们。他年高德劭,威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照中国人读书,就是这样念,如果照念经的方法,要敲个木鱼,嘟嘟嘟……一路念下去。为什么敲木鱼呢?鱼是昼夜瞪著眼睛的,鱼睡觉就是停在那里不动了,休息一下就算睡觉了。所以我们庙里敲这个木鱼,是要我们精进,修道要效法鱼的精神,昼夜努力不停。本经第一章,是说明一切各有因缘不同,佛讲楞严经时,开头另有不同;说佛有一天刚吃饱饭,他的兄弟阿难在城里头出事了,佛就马上显神通,头顶放光,那光可大了,化身一出来,传一个咒子,叫文殊菩萨赶快去把阿难救回来。经典的开始虽都不同,但是只有金刚经特别,没有什么头顶放光、眉毛放光、胸口?字放光等
今天要讲的是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们今日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
香赞(合掌)炉香乍爇(ruo)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三遍)唵 修 利 修 利 摩 诃 修 利 修 修 利 萨 婆 诃ong xiu li xiu li mo he xiu li xiu xiu li sa po he净三业真言(三遍)唵 娑嚩婆嚩 秫驮娑嚩 达摩娑嚩 婆嚩 秫度憾ong suo wa po wa shu tuo suo wa da mosuo wa po wa shu duo han安土地真言(三遍)南无三满多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 地尾娑婆诃na mo san man duo mu tuo nanong du lu du lu di wei suo po he普供养真言(三遍)唵ong 哦ye哦ye曩na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南怀瑾评价说:“《金刚经》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我们研究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将《金刚经》的宗教形式放一边,不论你信奉佛教与否,都可以从这部经典中汲取最有营养的人生智慧。纵览《金刚经》,我们可以知道,人生需守住八颗心,便可解脱烦恼、获得幸福、提升生命的价值。一、平常心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释迦牟尼佛祖)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饭,饭后,收好袈裟和钵盂,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真正读懂其中的精华十句话,就可以给你化解痛苦的源头,让你断一切苦。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译文: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世间所有成形成体的,都是以心执相、都是虚妄的。从大千世界到微尘,从国家到家庭,从感情世界到物质世界……无一例外,皆是因缘所生,并随条件之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你若知道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