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舒泰峰系重阳投资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巴伦周刊》。近期,《巴伦周刊》中文版采访了舒泰峰,谈到了如何跨越投资从理论到实践之间的鸿沟、基金应该如何应对排名压力以及基金与投资者的双向选择等问题,以下为经过精简和编辑的访谈实录。《巴伦周刊》:您在《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本书中谈到的都是非常经典的价值投资理念,很多投资者也非常认可,但一到实践时却总是变形,包括一些著名分析师和投资大V实际操盘后都出师不利,您在书中也提到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以及背后的心性修养与常人有着明显不同,那么这种不同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跨越投资从理论到实践之间的鸿沟?舒泰峰:我是从媒体转行到投资,因为经过了这个跨界所以冲击特别大,相当于我到重阳之后进行了一个认知重构的过程。 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例子来说明
在疫情面前,理性的人会看清当下,相信未来!对于当前的股市,价值投资者也会说出这两句话——看清当下,相信未来!为什么要谈论或信仰价值投资?任何一个想要进入投资市场的人,都应该首先想一下,“我可以凭借怎样的方式赚钱,是运气,还是一种可持续的投资理念?”任何一个已经在股市中赚钱的人,不论你是赚了一年还是赚了十年,也都应该自问一下,“我是凭借运气赚钱的吗?”事实上,很多在股市中赚过钱的人都是凭借好运气赚钱,一旦没有了运气,便只剩下灾难了。在A股市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被称为“公募一哥”的任泽松,大家曾经把他封神,夸他是最厉害的“80后基金经理”,是继王亚伟之后的后起之秀。2013年对于A股而言是极度分化的一年,创业板大涨,在这一年,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回报高达80.38%,位列偏股基金首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