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经典《圣教序》,为啥总是写不好?恕我直言,你方法不对

1441 人参与  2021年04月14日 19:24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评论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写过王羲之的《圣教序》,写过的朋友肯定有感触,是不是感觉很难写出原帖的味道?注意,这是说的是写,而不是又描又画的临。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为什么写不好呢?其实,主要是方法不对。

作为传世的行书经典,《圣教序》历来是书法爱好者重要的取法对象,可以说是学习行书道路上躲不开的一座大山。

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临摹《圣教序》的视频,发现有些朋友为了追求原帖的形似,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招式,看他们在那里满头大汗的描画,确实非常的辛苦。

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采取那种临摹方式,最后的收获可能只是微乎其微。那么到底该怎么写呢?个人有以下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临摹的目的是什么?

临摹法帖只是为了追求形似吗?如果你还报有这种想法,还在那别扭的又描又画,那你的提升道路将会非常的坎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的那种做法已经脱离了正常书写的规范。

试想,王羲之写字的时候也是那么复杂的雕琢吗?肯定不是!

我们临摹法帖,主要是为了取法古人的笔法技巧和结体特点。而所谓的笔法,只有在正常的书写状态下加以锤炼,才有可能真正领会。那种又描又画的临摹方式,乍看上去写出来的字非常精美,可是如果让他离开字帖,还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在此也建议学习书法的朋友,临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写性,在深入读帖以后,一定要在正常书写状态下临摹。刚开始,写不好也不要紧,只要方法对,假以时日,书写水平肯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image.png


二、写得不像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您说的写得不像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是形状上的差异,那就不必太过于在意了。

启功先生曾经说过,学习书法不可能跟别人的完全一样,如果能做到百分百相像的话,那么法律上的签字画押就失去效力了。

我们临摹的时候,首先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笔画上,弄明白古人的笔画到底是怎么写出来,搞清楚之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将他表达出来,这就足够了。

用自己方式表达的效果可能会和原帖有一定的出入,但只要笔法没错,就可以了。一些朋友在临摹的时候甚至强制自己粗细都和原帖丝毫不差,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实在是出力不讨好,自找麻烦。

三、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行笔特点,我们在读帖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找出来,然后加以总结消化,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并且事半功倍。

比如撇的写法,在同一本字帖里,即使形状再怎么变化,他也会有共同点,找到这些共性的东西,以后自己写起来也会心中有底。如果只是看到一个字写一个字,那么离开字帖,你能将他灵活运用吗?

书法学习,在勤奋苦练的基础上,还需要多动脑筋加以总结,要带着问题去看帖,这样才能有所收获,那种描画的临摹方式,实在是不可取。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shuhua/352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