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1、王财贵教授:我们提倡的包本一定是背诵经典,只要能够多包一本经典,他的学习基础就往下扎得更深一分,文化教养就更加地坚实一分,人类智慧传承的机会就多了一分。因为人类的智慧就在经典中,而经典和人的生命其实是合一的。这本书就会融入到生命中,跟着他的生命一起成长,在他的生命中慢慢酝酿。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肚子里面有经典,他的气质就会表现得非常光明、华彩,这叫做变化气质。
2、王财贵教授: 我常說一個人只要把一本兩三萬字的書通背過一遍,那本書將跟隨其一生,如影之隨形,如血脈之貫串周身,其神妙作用,有不可測度者。
3、王财贵教授:錄像,是對孩子的長期用功給予表現的機會,一個孩子如果能通背一本書,即是對他最大的獎勵,他會有很大成就感,很強的自信心,更加愛惜自己,更加潛心用功,則學堂的教學與管理將更為順適,乃至到達不必教不必管的教學藝術境界。而錄影下來,將給其一生留下極為難得極可自豪的回憶,錯過此時機,將終身難遇。
4、空山老师: “包本”背诵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磨炼,看上去挺厚的一本书,一章章、一篇篇地背下来,最后终于一气呵成地背过,孩子体会到只要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包本背诵的孩子,明显增加了自信。几部“最难”的经书都从头到尾几乎一字不差地背过了,还有什么书不能背,什么书不能读?所以不管一个孩子程度多么差,不管费多少时间,一定要让他把一本经书完整地背下来,这是培养他自信、改变他性格的最好方法!更何况他在此过程中把经文读过几百遍,他的气质内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了!
5、王财贵教授:我要求来书院的孩子要包本,不是要麻烦他,而是要他用这种笨方法扎稳一生的马步。因此,不必在一期限内包完30万50万字,他可以趁一本能包下时就录影下来,以后趁第二本正熟时再录下第二本。这样,不管在一年内,三年内,五年十年内,把一本一本累积下来,都算。
6、覃诗茵父母亲:偶与明德堂程云枫堂主交流,堂主有言,覃诗茵是明德堂第一个完成三十万经典背诵进入文礼书院的女生,在此深深感谢明德堂的厚爱与栽培。于今我家有女初长成,正当踌躇满志之际,万望诗茵同学不负众望,更加好学、力行、知耻,追随王教授“纵开高远,横开广大”的格局,怀着“禹思天下有溺者尤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尤己饥之也”的天下百姓苍生的情怀,去不断进德修业,实现理想。
7、王财贵教授:包本的孩子实在了不起,但细细想来,应该说老师了不起,体制学校裡的孩子也都一年一年过了,或者许多学堂的孩子也都一个月一个月过了,但如果没有遇上对“包本背诵”很有信念的老师,可能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一辈子也包不了一本,当然,教育的手法多方,不一定只是读经而包本,但读经包本确是不容易的事。
8、王财贵教授:包本,談何容易,沒有三折肱九折股的打過來,是打不過那十八銅人陣的,所以對於包本的孩子,我是給予無盡地贊賞。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曾經把一部經典包本背過一次--只要一次!那部經典就算與他結下不解之緣了。雖然還會忘,但包本過來的,他忘的機率會比較少,縱使忘了某些原文,也可八九不離十地用類似的文句意表出來,所以背書,是一種基本工夫,雖然背過又忘了,但內功已在。
9、李鹏老师: 我们还是要强调,纯读经只是一个尽其可能,你的心念没有那么大,不能纯读经也没关系,你的孩子以各种形式读了那么一些经典,也很值得赞叹,将来不管他是返回体制,还是踏入社会,总会强过从未读经的孩子。何况随着读经风气的深入和进一步普及,这些孩子是比较容易回头的,当他们再次捧起经典的时候,他们的体会也许会更深呢! 所以包本难不难,一是取决于家长的心态,二是如果你知道这是教育应该的状态,也就无所谓难不难。这个时代,要想品学兼优,两全其美,标本兼治,只有纯读经了,舍此无他,只是说,有了纯读经的示范作用,不同层次的少量读经也就有了意义,家长们随机选择吧,只要大家都心安,就好。
10、广毅老师:包本背诵对于脑力开发之功效也极显著,有的孩子刚来时调皮、浮躁,多习气,好在年龄还小,包本背诵十几万字经典后,眼看着性情日渐平正,心灵日渐光明,陋习尽除,更是坚定了我如此而为的信心,也让我相信,包本的过程,就是涵德育智的过程。
11.、王财贵教授:一个学堂如果堂主和老师不认同包本的价值,没想要教包本,则学生几乎不可能包本。如果堂主和老师虽然想教包本,但又觉得很难,则学生包起来就真的很难。如果堂主和老师想要教而不以自己的无能限制孩子的潜力,则学生包本起来似乎不难。 如果学堂内有一两个学生包本了,它好像会形成一个能量场,不仅护佑了包本的学生自己能继续包下去,而且也会护佑其他同学开始包本。如果包本的学生愈多,则能量愈大,整个学堂春气盎然,生机勃发,有蒸蒸向上之势。谁到了那里,都可以感受到一股朝气,一股清气,一股充实饱满的愉悦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进入一团天光的笼罩之中,受其洗礼。
12、刘玉洁老师:做读经老师,虽辛苦,然既喜悦,又满足。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听着他们永远响亮、不知疲倦的读书声,看到他们你追我赶、如饥似渴的读书状态,作为老师,我非常非常的满意,并常常为他们所感动。一门深入--我认为这是包本背诵的第一要素。只是读、大声读、反复读——我认为这是包本背诵最重要的技巧。长时间齐读——我认为这是包本背诵的催化剂。家长的高度信任--我认为这是包本背诵的基础。
13、王财贵教授:多读,是本,其它能背不能背是末。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读得够不够,而不是背不背的问题。另外,多读多背是本,能写能解是末。又,把已熟读的背起来,等于把已熟的稻谷收割,是较划算的。又,死背与熟读,皆可。熟读也能提升程度,但死背将来好用。熟读如不动产,明明是自家的财富,却须变卖了才好使。死背就如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4.、包本《论语》的澳洲妈妈:开始鼓励孩子们建立包本的目标。儿子说:这太难了!我说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深深感觉到,包本一本经典,不仅仅是对智力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自从和孩子们一起正式读经之后,越发意识到其实单纯的朗读还只是治标,朗读经典,才能从根本上让人的情绪更稳定,更坚强。
15、明明妈:明德堂是包本的先锋,堂主对于包本的认识,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他说:如果说老实大量读经全面颠覆了现行教育理论的话,那么包本录像则直接将教育还原为经典背诵,它无可争议地成为教育的制高点。不做包本,读经背诵,一笔糊涂,无从检查;不做包本,本末先后,核心外围,无从着力;不做包本,学堂家长,老师学生,漫无目的。做了包本,你才知道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做了包本,你才知道孩子的记忆有多好;做了包本,你才知道学堂家长各安其位。慢慢的,我们可以少宣导读经的理念;我们可以少谈论孩子的品德表现;我么可以少标榜师道尊严;我们可以少担心读经的出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5705.html
本文标签:读经包本的意义
ID:liu_meng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