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网上有很多关于“三观”的文章,比如:《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做朋友》、《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究竟有多累?》、《找个“三观相合”的人结婚到底多重要?》……
究竟什么是三观? 所谓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世界观: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人生观:你觉得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价值观:你认为做什么是最有意义的? 这世上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三观。
1
父母子女渐行渐远不是距离,是三观
一个人三观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最多的,还是来自父母的耳濡目染,一个人的三观受他的原生家庭影响非常大。
小时候,我们的世界只有爸爸妈妈。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他们教育我们要:善良勇敢、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奋发努力,礼貌待人、吃亏是福、做人要正直……
我们在父母的叮咛和教诲中,慢慢成长。成长过程中,我们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尤其在青春叛逆期,我们追求个性,故作深沉。 当我们不再认同父母的观点时,常常有父母这样说:爸妈永远是对的,我都是为你好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什么事都要听我的我说你两句怎么了,我可是你爸(妈)啊我养你这么大,我容易吗?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很多小孩书都读不起,你看你多幸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父母正统而保守的思想、太正的三观、老掉牙的说教,让孩子反感,甚至抵触。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最强大的后盾。可最后,却变成了孩子的公敌,孩子彻底向父母关闭了心扉。你们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龙应台曾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渐行渐远的,不是彼此的距离,是三观。
2
三观不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我有一个闺蜜小文,是我中学同学,上大学我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刚开始还三天两头联系,后来渐渐少了。毕业后又去了不同的城市,最后彻底断了消息。
那年高中同学聚会,又见到小文。亲切中夹了点儿陌生,毕竟几年没见了。小文穿得很精致,一看就知道是名牌,价格不菲。果然,她开了家教育培训机构,自己做老板,买了房买了车,事业有成。 而那时的我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工作三五年,要事业没事业,要钱没钱,每天累得半死,才仅够自己温饱。
吃饭的时候,我和小文坐在一起。旁边一位同学在私企打工,抱怨说:工作好辛苦,每天朝九晚五,连休息日都要加班,还没有加班费。我随声附和:“是啊,老板都是靠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牟利的,尤其是私企的老板。”
小文听了我的话,立刻笑着反驳:谁说老板都是压榨员工的?私企老板也不能一竿子全打死啊。要我说,没有了这些老板,哪来的那些就业机会?哪来的利税?这个社会还应该感谢这些老板呢。
这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已经天壤之别。我还停留在打工者的角度思考,而小文早已是老板思维。 难怪我们之间的差异会这么大,其实,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我们,现在已经分属两个阶层。因为自卑,因为道不同,我再也没有联系小文。 旧时无话不谈的好友,现在却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三观不合,让曾经的知己变成陌路。 性格不一样不影响友谊,但三观不合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距离产生的不只是美,还有三观。
3
相爱因为五官,相处因为三观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95后婚恋观的调查结果》。关于“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选择时,“三观一致”居然排第一名,而“经济条件”只排五项中的倒数第二。 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择偶时,不再看重物质条件,更看重精神上的三观契合。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有位追求者老金。他在上海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商场工作十多年,做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有一个稳定且尚算体面的工作,出行有一辆代步的车子,虽然破了点,但是总比挤地铁、坐公交要好。 老金对子君一见钟情,毕竟子君年轻漂亮,又会打扮,气质也很好。
老金掏心掏肺、悉心照顾子君,子君本打算接受老金的,可是一件小事导致他们分手。 老金邀请子君参加自己的朋友聚会。子君特意打扮一番。 可老金不满意子君的穿着打扮:你平时这么穿,你的朋友们也这么穿,可我的朋友会觉得你挺怪的,他们会觉得咱们不合适。你穿个仔裤,平跟鞋什么就可以了。
子君面带不悦:“你要觉得我有问题,我怎么做都有问题。” 老金在子君面前是自卑的,他很满足现状,安于岁月静好的生活,不愿意改变。潜意识里,自己配不上子君,希望子君降低标准来匹配自己,而子君想的,却是努力提升自己。 老金:我已经用尽全力想讨好你,可我怎么做我都怕你嫌弃我,你看你的朋友,工作好,车好;你有什么事,人家抬抬手都给你解决了,我做不到。你前夫给你的生活我也完全做不到。
子君:这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我只是一个带着孩子一无所有的离婚女人。说到底就是个面子问题,从我离婚以来,我想明白一个问题。面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放下却也是最没用的东西,关键是你心里怎么想。
其实,生活中的小事,就能折射出你的三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即使在同一屋檐下,距离这么近,心却那么远。 两个人相处,三观契合太重要了,毕竟相爱因为五官,相处因为三观。
4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能拉近,三观也是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三观完全契合的两个人。 但是,人都是变化的。随着个人成长、环境、经历、阅历的变化,三观相近的人可能变得三观不合。而三观本不合的人,通过磨合,也可以三观日趋相近。 就像宋氏家族,因为三观不合,宋庆龄与宋美龄这对亲姐妹会分道扬镳。而三观不合的宋美龄和蒋介石,一场政治联姻竟然也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能拉近,三观也是。 《欢乐颂》里的曲筱绡和赵医生,本是一对不被人看好的CP。 赵医生那么清高,留美博士,医院骨干,主治医师,高智商高颜值高学历,怎么会看上没文化的富二代曲筱绡?两人性格、爱好、三观,以及家境都相去甚远。
不学无术的曲筱绡为了配得上赵医生,努力向他靠近,不喜音乐的她听起了交响乐,看起了话剧;不爱学习的她也开始努力上进,攻读起了MBA。 而赵医生,虽然不喜欢曲筱绡生意场上的阿谀奉承那一套,可还是顾全曲筱绡的面子,和她一起赴宴时,很客气地找借口离席。 两人因为三观不合曾分手过。
赵医生过生日,曲筱绡为他装了一套比他车还贵的音响。在曲筱绡朋友的挑衅下,赵医生意识到他和曲筱绡三观差距的鸿沟。 可最后分分合合、兜兜转转,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赵医生对曲筱绡说:我想过了,要跟你在一起,就必须要接受我们两个的不一致。我们各自按各自的活法,我尽量不胡思乱想,你也一样。
因三观不合,相爱的人可以分手;因为包容、理解和尊重,三观不那么契合的人,也可以幸福地在一起。 有一句话说,“爱情不是1+1=2,而是0.5+0.5=1。两个人在一起要各削去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粘合在一起才会完整。”
三观也是一样,彼此磨合,相互融合,生活才会幸福。 人是会互相改变的。我和我先生就是。 从前,我喜欢旅游。而他说: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不如在家吹空调。现在,他觉得旅游也不错,时不时给我朋友圈上的旅游照片点个赞。
从前,我花钱大手大脚,总是冲动买下一堆无用的东西;而他很节俭,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现在,我开始学着勤俭持家,做好计划再采购。 从前,我眼中的生活,是他眼中的浪费。现在,我懂他的下里巴人,他理解我的阳春白雪。 “虽然我不认同你,但我理解你”,这一路走来,我们彼此包容和欣赏,相互磨合,求同存异,逐渐趋同。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他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1824.html
本文标签:三观 三观不正 三观是哪三观 三观不合是指哪三观 三观是哪三观分别是什么
ID:liu_meng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