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深度好文)

176 人参与  2023年12月17日 20:44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来源 | 慈怀读书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想要抵达的远方。因为好奇和向往,我们用旅行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我们浮光掠影般地走过,然后又回到原来的日子,以为这就是旅行的全部意义。

有人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可以换个说法:未经驻足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正因为有了人的驻足、停留,这个世界才变得生动和丰富。

虽然我们并没有机会去触及每一种人生,但是,幸好还有书。我们可以跟随作者一起去旅行、深入、驻留,书中那些鲜活而包含深情的文字,将呈现给我们一个从没见识过的世界。

当代作家李娟所著的《冬牧场》,就是这样一本书。

为了完整地呈现这段罕为人知的生活,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度过了三个多月的荒野生活。

出生在新疆的四川姑娘李娟,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度过了一大段童年。她文笔清新,充满灵性,被读者誉为“阿勒泰的精灵”。

《冬牧场》是李娟第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她逼真地还原了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展示了在那无边无际的荒野中,人类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同时,随着持续千年的游牧文化的渐渐消失,她也娓娓道出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下面,就让我们与李娟一起,跟随浩荡的牛羊、骆驼和马,去大漠戈壁深处,见识哈萨克人最后的游牧生活。

在苦难中修炼,

是最高级的生活智慧

11月底,李娟跟着牧民居麻一家赶着几百头牛、羊、马和骆驼开始了迁徙。

在茫茫旷野中,两百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三天。

他们每天迎着朝阳出发,骑马赶牲畜,晚上就在背风处安营扎寨,化雪煮奶茶,吃冻成冰渣子的手抓羊肉。

游牧民族每年的迁徙距离逾千里,平均每隔4-12天就要搬一次家。

饶是李娟从小生活在新疆,这三天的跋涉也让她深深感受到无比艰辛,而牧民们却习以为常,岁月与风沙早已将他们磨砺得无比坚韧。

空旷大漠,毫无可依傍之处,大地就是最有力的庇护所。

牧民们住着深入地下两米的地窝子,用羊粪砌羊圈和加固住所,简陋却温暖。

千百年来,牧民和牛羊就这样行走在同一片大地上,紧紧依附着这片土地而生存,一步也不敢擅离。

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必须学会在顺应中与之抗衡。在书中,李娟为我们展现的,是人与动物的生存智慧,也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画面。

人生就是一场漫无尽头的跋涉,我们孤独而渺小的行走在各自的旅途上,每一处绕不过去的艰难险阻,都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

面对磨难,除了迎难而上,奋力前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在苦难中修炼智慧,在不可能处寻找可能,或许,当你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坚持之时,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出困境,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站在终点,回望来时之路,所有苦难都已化为风景,这就是坚持的意义。

劳动和创造,

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让兹心特别佩服的是,李娟从不认为自己只是来体验生活的,而是把自己当成牧民的一份子,真正的投入到了劳动中去。

刚到冬牧场,去年的地窝子早已被流沙掩埋,羊圈也塌了。经过大家好几天的艰苦劳动,撬粪板、砌新墙、运粪渣,终于让这里焕然一新。

高强度的劳动令李娟的腰疼得几乎无法站立,而牧民们却习惯了忍受身体的疼痛,吃止痛片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即使在睡梦中,他们也不能远离病痛。

在近乎原始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习惯了忍受痛苦,也习惯了艰苦的劳动。

牧民的孩子,哪怕只有八九岁,也从不恃宠而骄,从不逃避劳动。

对他们来说,能劳动是多么令人骄傲,无能则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

天幕下,小小兄妹俩背着雪从荒野深处蹒跚走来,兹心也被这样的情景深深打动。

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繁重的体力劳动被科技所代替,但能够让人感到充实,产生成就感的,只有辛勤的劳作,而非无所事事的享乐。

路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投入到严峻的劳动中去,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荒野,劳动都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和目标。

劳动和创造是一件让生命充满活力,让生活更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宝贵品质。

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于苦难的磨砺

在冬牧场中,李娟奋力劳动、大碗吃饭。虽然有很多问题困惑着她,但她尽量自己去慢慢体会和观察。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与动物,李娟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和深深的悲悯。

每一个清晨,饥饿的羊群总会准时出发,去荒野深处寻食枯草。

冬天是孕育的季节,这时的母羊大多已有孕在身。

对于这些平静而充实的母亲而言,这个冬天意义深远。它们充满希望地走过大地,那是生命的必经之途。

动物们和人一样,习惯了忍受苦难。

羊温顺而倔强,哪怕再虚弱不堪,也绝不轻易接受人的好意,到温暖的地窝子里去。

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地里,居麻家的牧羊犬生了一窝小狗。在又冷又饿中,它们还是全部挣扎着活了下来。

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生命,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所了解到的更加坚韧顽强。

面对命运的暴击,再弱小的生命,也会释放出巨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背后,是活下去的本能,是希望。

不管将来会有怎样的宿命,眼下最重要的,是付出生的努力。

兹心认为,习惯于舒适的生活并非好事,因为它会逐渐瓦解生命的斗志,让人在面对生活的狂风暴雨时,很容易心生怯懦,再难鼓起勇气与之抗争。

没有人愿意吃苦受难,但吃苦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应该警惕可能发生的不幸,在风雨中历练出强大的内在,当命运将你逼至悬崖边时,才能奋力反击,熬过最黑暗的时刻,赢来生命的曙光。

生命是一场动人的体验

冬牧场人烟稀少,每平方公里不到二分之一个人,生活艰辛而闭塞。

但哪怕就是这样的生活,人们也要郑重地对待,竭尽所能去美化。

地窝子的床榻上铺着图案鲜艳的花毡和地毯。裸露的粪墙上挂满了漂亮的壁毯,使房间显得体面而温馨。

哪怕只是出去放羊,居麻也会花很长时间把靴子擦得锃亮。

一旦有客人到访,或是出去串门时,大家总是要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服,绝不会蓬头垢面去见客。

或许正因为哈萨克牧民有着这样的信念,才造就了他们乐观热情的性格,将颠沛流离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与世隔绝的冬牧场,和现代生活隔着天堑般的距离。

没有都市的繁华喧嚣,也没有多余的欲望,荒野中的生活简单而纯粹。

人们只需专注于每日的劳作,专心享受食物带来的充实美满,享受温馨的闲暇时光。

在李娟眼中,苍鹰飞过天空,马群奔驰过旷野,都带着令人震憾的生命力。

遍布荒野的野鼠洞,甚至满目的枯草,都是绝美的风景,她深深为之而沉醉。

无论多么平凡的日子,都有它温馨动人之处。

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善于发现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之美,就能为寂寞单调的日子增添色彩,从而找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体验饱满的情感,体验善恶、道德、力量,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简单和纯粹

在冬牧场的三个月里,日日夜夜的相处,千丝万缕的触动,李娟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见证和记录。

在完整地体验了一个冬天之后,心中的隐忧也越来越多。

这种古老传统的生产方式一直在萎缩,居麻的儿女都不会继承父业,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终将走出荒野,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李娟在书中提到,进入冬物场的那年是游牧的羊群南下进入这片冬牧场的最后一年,从第二年开始这里就会被划入禁牧区了。

动荡的生活,繁重的劳动,磨损了牧民的青春和健康。他们也渴望定居,渴望过体面安定的日子,从此不再颠沛流离。

荒野终将被抛弃。牛羊不再踏遍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贫瘠单薄的土地将更加贫瘠,草籽也失去了使之深入土壤的力量。

人与自然的平衡也将被打破。

为满足牧民定居后的需求,大量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

河流渐渐断流,下游湖泊也将萎缩,从淡水湖变成盐水湖,鱼类也会遭遇灭顶之灾。

或许,这就是现代生活将要承受的代价,毕竟谁也不会甘心于寂寞艰辛的游牧生活。羊多草少,超载过牧,脆弱的环境正在迅速恶化。

李娟是幸运的,赶上了牧民的最后一次迁徙。

而以后牧民们的冬天又会怎样呢?

谁也无法回答。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最不应该消失的,是自律而克制的生活方式。

透过所有的繁华浮云,回归生活最简单的本质,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向,也是李娟和她的《冬牧场》带给我们的思考。

人畏因果,万物有情。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生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时间的车轮,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让时间缓慢而又深深地消失。

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生命远比所看到的、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

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7864.html

本文标签: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的文章  深度好文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