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49 人参与  2023年11月17日 11:45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的老人也经常挂在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意思是儿孙自有子孙的福分,父母不必为其担心。

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只知道上句,却不知道下句,其实对比上句,下句才是经典,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这个典故,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所以只能儿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务。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终于休假回家过年了。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他的对对子,好送他去上学。

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让他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所以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干着急就指着地,结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心领神会,对出了一个“天”对“鸡屎”。

罗秀才大怒,又厉声问他“父亲”对什么,其母怕丈夫气坏,就指着自己,想让儿子对“母亲”,结果儿子看到了奶,就对出“奶”。

罗秀才听罢,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突然离开,对这个家打击很大,但他的妻子慢慢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后来又积攒钱财为自己儿子请名师。

果然,他的儿子进步飞快,后来一举高中,成了状元。

为了感激自己的母亲,他的儿子中了状元后就为母亲过寿。出家的罗秀才听了,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

但看门的人不认识他,就禀报说有个和尚来化缘,罗母开始给他钱,他不要,后来还请求见新科状元,见到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这句话的下句其实是告诫天下父母,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智力也是一样,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强逼或者放任,否则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林则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女逐渐长大,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不必为子女过于操劳担忧。

如果子女有福,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如果没福,就算你家财万贯,最后也是任其挥霍,坐吃山空。

这时候做父母的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人生建议。

但不能管得太紧,让他们有束缚感,毕竟这样会使双方徒增烦恼,也不利于家庭和谐。

到了一定年纪,该花的钱就花,想去的地方就去,该放下的放下,该淡忘的淡忘,背负太多,身体受不了。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辛辛苦苦半辈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爱好一定不能少,一来可以消遣时光,二来可以择交而友。

管好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要坚信,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编辑:三月。

圣商创业是一家致力于为中小微企投家提供成长服务的企业。 圣商创业通过联动互联网大咖、创业牛人、投资人、实战型专家学者组成强大导师阵营,为企投家量身打造赋能体系。通过深耕企投家社群,链接智慧、资源、资本,帮助企投家从知识到见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赋能企业到造福社会。 我们熟知企业家/创&投家(创业者/投资人)在创&投实战中的迷惑与困扰; 也懂得如何帮助大家更有效地成长。 如果你对事业充满难以割舍的热忧与执著;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企业获得持续增长, 却又无从下手; 如果你在创业/企业经营中产生困惑, 期望得到针对性指导 那么,欢迎走进圣商创业,我们一起成长! 我是刘孟浩,愿随时为您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7704.html

本文标签: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髓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碳纤维|腾讯考察|深圳pos机办理官网|宝宝取名字|黄道吉日查询|包工头注册劳务公司|周末新闻网|起飞项目网|口子|宁波房产抵押贷款|半导体|酒店vi设计|新雅官网|电脑软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