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不管你有多少存款,都要帮儿女这“3种忙”,比钱重要!

337 人参与  2023年10月22日 13:53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佳句

前阵子,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某游乐园缆车突发事故,在半空中钢绳断了,缆车急速下坠。

即将坠落地面时,一位母亲死命地用双臂托起她的孩子,任凭自己的身体承受着重力的撞击。

等到救护人员赶到时,那名母亲已重伤昏迷,而她的怀里紧紧抱着大声哭喊的孩子。

这位母亲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孩子,在场人员无一不泪如雨下,为之动容。

父母,是子女一生的依靠,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

“在任何时候,亲爱的父母,都将是我们精神上一个最为重要和可靠的支柱!”

岁至暮年,最明智之举便是,极尽所能,帮好子女这“3种忙”。【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01

保养好自己,减轻儿女负担

元代诗人李齐贤曾言:“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年老之时,最好的状态便是,依旧身强体健。

保养好自己,不仅能让我们免受疾病苦痛,还能为子女减轻负担。

在某种程度上,对子女而言,父母身体康健,是无形且无价的财富。

有个网友小李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

刚出社会没多久,小李的母亲因病去世,他便和父亲相依为命。

从这以后,他的父亲开始酗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

直到酒精中毒,被送进医院,医生告诉小李,“你爸上了年纪,不能再这样酗酒了。”

出院后,父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为了方便照顾,小李将父亲接到自己家住。

即使尽心照料,父亲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小李感到很疑惑。

直到在父亲房间找到很多空酒瓶,才明白原来父亲从未戒酒。

小李再三劝阻父亲,仍旧无果,老人为了一时麻痹,已然不顾一切。

与此同时,父亲酗酒的恶习,给小李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父亲的老毛病时常复发,小李担心他的健康,对此忧心忡忡。

而作为子女,他不仅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还要忙前跑后的去医院照顾父亲。

在工作和家庭的重担之下,小李每日疲于奔波,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等到老李幡然醒悟时,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只剩一地鸡毛。

由此可见,最好的家庭状态是,父母少生病,儿女少操心,如此家庭才能美满幸福。

作为父母而言,学会自我保养,便是对子女最大的疼爱。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身体健康,便是家庭里最大的福气。

人到晚年,无病无灾,儿女承欢膝下,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莫要糟蹋自己的身体,别等成了儿女们的“拖累”,才悔之晚矣。

02

树立好家风,引导儿女走正途

有句名言说得好:“只有以自己的一生为榜样,方才能够教育好子女。”

父母之于子女,是立身处世的榜样;其言行举止,是子女为人处事的准则。

教育子女,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行,树立好的家风。

晚清名臣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世代相传,便在于其家风优良。

曾国藩主张“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叮嘱子女坚持早起。

他认为坚持早起,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习惯。

比如,能否自我约束、是否具备恒心和毅力、可否勤奋努力。

而这些无论对于做人还是成事,都是最重要的根基。

所以,在给孩子写信时,屡次问道:“尔在家常能起早否?诸弟妹早起否?”

曾国藩教育子女,应清廉律己,不可私结受贿。

在他身居要职之时,次子曾纪鸿前往长沙参加科考,当地州县皆想贿赂其子。

他便给儿子写信,教育儿子考前不可与考官来往,须知自重。

曾国藩一生修身律己,坚持对子女的教育,弘扬优良家风。

他的子孙后代受益无穷,也因此,曾氏家族兴旺绵延十代之余。

家风如树之根系,河之源头,深远影响着一个家族的兴衰盛亡。

家风正,则家庭兴旺,儿女皆行坦途之道;家风不正,则家庭衰退,子孙恐会误入歧途。

孔子曰:“其身正,虽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作为父母,我们应严于律己,教子有方,传承好家风,

唯有如此,子女才能行正道,做善事,前途光明,人生一片好光景。

03

帮儿女带孩子,但不干涉孙辈的教育

亦舒在《跟红顶白》中写过:“所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观这万千世界,瞧这人心百变,真心之人少之又少。

在这世间,于子女而言,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

于是,在子女忙于工作时,照顾孙辈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身上。

隔辈亲是一把双刃剑,孙辈们能因此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怀。

但在此同时,若掌控不好隔辈亲的力度,将会走上溺爱的误区,甚至会干涉到子女对孙辈的教育。

看过一则新闻,六十多岁的老人李鲜华,帮女儿带了两年外孙,却得了一肚子委屈。

在她认为,自己养老阶段帮忙带孩子是一种爱与牺牲。

然而得到的不是女儿的感激,却是指责与埋怨。

李鲜华说,“她指责我带孩子的方法不对,可她从小不就是我拉扯大的?”

李鲜华的女儿也很委屈:

“说了不要让孩子乱吃零食,没有营养还不健康;不要给孩子看手机,不然会上瘾;孩子做错了我罚他,不要宠。”

她坦言母亲牺牲很大,但不能因为老人帮忙带孩子,就可以干涉对孩子的教育。

正如周国平所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年代不同,两辈人之间带娃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经验,老一辈的想法,强加在儿女身上。

再者,如果两辈人的教育理念相悖,势必引起冲突。

而孩子的教育,始终要交给父母去执行。

作为祖辈,我们应当尊重并支持儿女的想法,成为他们教育子女的有力支撑。

从而,让他们安心地将孩子托付给我们,让孙辈们能在正向引导中健康成长。

想要减少矛盾,不被儿女厌烦,那就尊重儿女,按照儿女的想法来。

两辈人各尽其职,矛盾就减少了,家庭也就更和睦了。

***

正如牛根生说的:“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为人父母,爱子就要为之计划深远。

学会自我保养,减轻儿女负担;

弘扬良好家风,教育儿女走正道;

帮儿女带孩子,尊重儿女的教育方式。

人老了,能帮好儿女这三个忙,才是儿女真正需要的。

如此,一个家庭才能和睦幸福,福气也会不请自来。【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

老子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7537.html

本文标签:人到晚年  人到晚年的感悟句子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