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149 人参与  2023年12月31日 19:53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作者简介:牟钟鉴,1939年生,善品堂国学院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出版专著《中国宗教与文化》《走近中国精神》等十余部。

我今天讲《儒道互补与人生》。我想把我几十年以来研究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一些体会,结合我个人的人生体验,与大家共享。肯定不完美,但是我能保证是真实的。

我的讲座提纲开头引了两位大师的名言。一位就是费孝通先生,他曾经做过中央民族大学的名誉校长。还有一位就是冯友兰先生,冯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在他身边学习了八年。这两位大师对我影响都很大。

费孝通先生晚年指出我们应该有文化自觉,提了十六字,我称为十六字箴言,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现在越传越广了。我认为,从国内来讲,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多元一体”,这是费先生提出来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们各个民族的文化应该怎么相处?我想就应遵循这条原则。在国际上,现在也是各种文明同时并存,但关系紧张。美国人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确实发生很多文明的冲突,但不同文明之间也有合作交融。当代和今后文明怎么相处?费老提出了多族源文明相处的指导性的原则,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前面两个“美”是动词,后面两个“美”是名词,就是要能够对自己的优秀文化有敬意,能够欣赏,同时也能欣赏其他民族、其他的文明的优秀的成分,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种文明的优点最后都能够和谐相容,实现人类社会“天下大同”,就不会有冲突与战争了。

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思想。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世界以西方的文明主导。西方文明有它的优点,我们现在所享受的文明成果大部分都是西方文明的创造发明。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西方人有一种心态,就是“自美其美”而“丑人之美”,这也很自然,因为中国落后嘛。可悲的是,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当时是“自丑其美”,说我们的文化都不好,“百事不如人”,这句话是胡适讲的,他提倡全盘西化。我们的文化确实出了毛病,但是我们有没有好的地方?要不要全盘抛弃?长期争论这个问题。

今天来看,西方文化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弱点,中国文化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弱点。而且在我看来,现在人类社会在西方文化主导下是一个功利化的社会,互相争斗的社会,信仰和道德严重缺失,不断发生各种社会矛盾、民族冲突、宗教冲突,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构成对和平的威胁,这样下去世界是很危险的。要纠正西方文明的一些弊端,我看中华文明特别是儒道两家文化将要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我们今天的认识,所以我想把费老这句话放在前头。

还有一句就是冯友兰先生的话。冯先生家里有一副对联,就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髙明而道中庸”。“阐旧邦以辅新命”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任务是去阐释“旧邦”,就是历史,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辅新命”就是为今天新的时代任务提供一种精神资源。“极髙明而道中庸”是《中庸》里面的一句话,他借用了,是说中国哲学追求高超思想境界,又能落实到现实人生。他的一生就是按照这两条去做的。我觉得冯先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研究中国哲学史绝不是单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吸取历史智慧为今天社会建设服务,为改善人生做贡献,这是儒家的态度。同时冯先生又能从容地面对各种艰难和挫折,这里面又有道家的智慧。

我们今天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教。三教之教是指道德教化,不是今日宗教之教。而其中源于古老中国的,更深层的是儒和道,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佛教进来以后,吸收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注入了道家的超越的精神和儒家的入世态度,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不过中华思想的底色是由儒、道两家构成的。

就我自己的生活态度而言,主要受儒家、道家的影响,觉得很受用,能够改善自己的人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是由两个生命组成的:一个是生理的生命,一个是精神的生命。生理生命需要生存,追求享受,这和物质文明结合在一起。物资匮乏时要发展生产,由穷变富。但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他肯定要有精神的追求,如果没有,他不会感到幸福,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精神生命的丰富性是无限的。在精神领域,有人过得多姿多彩,有人比较贫乏空虚,关键在个人的选择。而儒、道两家可以给中国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简单介绍一下儒道两家的核心理念和著名的命题,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儒家

儒家我把它归结为四个字,就是:“人文化成”。这四个字是《易传》上的,不是我的发明。就是强调一个健全的人生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人生、道德的人生。如果有人认为人生就是吃喝玩乐,很满足了,这只是一个生物的生命、动物的生命。我们家养了一只猫,它就知道吃一点好的,有安全,它整天就是懒洋洋的睡觉,它不考虑别的,这是动物的一生。

人生主要体现在他有文化的追求,他有道德的意识,这是人高出动物的地方。儒家的核心就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后来庄子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提高内在的精神境界,“外王”广泛的意义就是要做一些社会事业,来扩大自己的人生价值。儒家的宗旨就是通过人文的教化和修身,使人成为文明人,进而使社会成为文明社会。     

“仁者爱人”。这是一个最核心的命题,要了解儒家的学说,“仁”是它最核心的理念。“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仁”怎么爱,从哪开始,从爱父母,爱家人开始,再爱社会,最后再往外推,爱人类,爱万物,但是爱家庭是基础。有一个说法,就是说爱家庭的人不一定爱社会,但是爱社会的人一定爱家庭,否则不合乎情理。为了抗击侵略而不得不“舎家为国”,但那正是“保家卫国”,保所有人的家,卫大家共同的国。人类要和平共处必须有起码的爱心,又称为人道主义,尊重和珍惜所有人的生命,反对为了某种狭隘利益去残害他人的生命,这样才能反对战争,保卫和平。

“忠恕之道”是“仁”的两面。“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关心人、帮助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体谅人、尊重人。忠恕之道把“仁者爱人”加以展开和落实了。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提倡中庸之道。“过”就是太过分了,偏激了,“不及”呢就是落后、保守,两者都是错误的。“文革”中批判中庸是折中主义,批错了。中庸是行仁的最佳状态,无偏颇之失;而不讲原则的四面讨好,恰是孔孟反对的“乡原”,称其为“德之贼”。《中庸》讲“致中和”。

中和之道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提法。我写过一个《孔子的中和之道与当代温和主义》,其摘要发表于2010年9月《光明日报》“国学版”。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的理念突出出来,用以说明多样性的文化和观点之间应有的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这里,“和”强调多样性事物互相的包容,“同”是指一言堂的单向服从。

中华还有“求同存异”的说法,用以补充“和而不同”,这里的“求同”是指在多样性事物之间寻找共同之处,“存异”就是尊重差异,亦即和而不同。要注意两个“同”的用法不在一个层面上,故一贬一褒。由中和之道而引出来的温和主义是反对极端主义的思想旗帜,越来越重要了。任何信仰只有奉行温和之道即中道,才能成为其他信仰的好邻居,有效抵御极端主义和暴恐犯罪,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孔子讲:“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庸》 称之为三达德。我认为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健康人格的三要素。一个人人格养成了没有,就看他这三条如何。首先看他有没有仁心,即有没有道德。第二条看他有没有智慧,这个智慧是指明辨是非,至少是不上当受骗吧。我觉得我在文化革命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智慧,也上过当,上了第一次当以后,再也不上当了,叫“不二过”,这得有点智慧。还有“勇者不惧”,就是说你有仁、智,没有勇,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你不敢于面对,也不行。有这三条,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格。

“见利思义”。现在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义利关系。利要不要讲?要讲的。不仅要谋国家、人民之利,就是个人的正当利益也要维护啊。但是有一个义的问题,就是正义、公平的问题,谋利要有规则,不能损人利己,而要自利利人。孔子强调义利统一,“见利思义”就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利要取之有道。

“为政以德”,是儒家治国的原则。我们也曾经提过就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提出来以后法律界很多人都反对提以德治国,我个人觉得,法律和道德是车子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啊,没有起码的道德基础,法律疲于奔命,法不治众,所以这个很重要。

“礼让为国”,在内政上导之以礼,在外交上礼尚往来。中国是个大国,同时也是礼义之邦。中国历史上对外从来没有成为一个扩张性的殖民帝国主义,它是比较能够以平等、谦和的态度对待其他的国家。

“克己复礼为仁”。“文革”里批判最厉害的就是这句话。那个“礼”是什么?当然有一些旧礼今天不能用,要改造。“礼”的深层本质上是秩序,是社会秩序,包括公共生活规则和良风美俗,你要克制自己膨胀的私欲,来符合大家认同的社会秩序,由此“仁”才能体现出来的。“文革”里的批判是错误的,红卫兵无法无天,造成浩劫,反证必须克己复礼。

“听其言观其行”。讲的好听没有用,而是看行动。现在老百姓对领导者的评价不是看你讲的,是看你做得怎么样。

“以直报怨”。从古到今最流行的就是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结果是寃寃相报无了时。还有一种是宗教家讲的,老子也提倡,就是报怨以德,你对我不好,我对你更好,目的是感化对方。一般人做不了啊。儒家提出“以直报怨”,我觉得它合乎情理,就是说我不计较得失,我按直道而行。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并重等教育思想。我们今天教育离这些要求还差得远,我在学校里工作二十多年,深感教育改革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现在流行的是灌输式、形式化、职业化、数字化管理,都是些硬指标,忽略立德树人和尊重学生,学生难以自由地发挥他的思想,难以形成独立人格和创造思维。

“仁者无敌”,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认为最有力量的是道义仁德。当时没有人信,都认为实力是最有用的,你那个仁义没有用。但是现在你看西方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软实力重要,得有道义的力量,光有武器、军队、导弹,是不行的。

“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孟子提出来的。“天时”就是时代提供的机遇和社会环境。“地利”,你这个眼前周围的有利条件。“人和”是人们能同心协力,三条中这一条是关键。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易传》上的,张岱年先生将这两条概括为中华精神。“自强不息”是指弘毅之志、奋斗精神,择善而固执。“厚德载物”就是要包容多样,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进行综合创新。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名言,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而不行,不是真知。比如说有人标榜懂得孝道,但是对父母不能孝顺,在儒家看来他并不知孝,只是口头的。真知必须践行。

“五常八德”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千百年中已化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孔子孟子提倡“五常”,汉朝才有“三纲”;前者是常道,后者是变道。为适应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汉朝政界和儒者把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五常”拼接到一起,从而形成“三纲五常”的习惯提法,沿用已久。但今天宗法等级制瓦解了,现代社会讲公民平等、家庭成员平等,体现等级制和单向服从的“三纲”过时了,要把它与“五常”拆开来,加以抛弃,并对“五常”作出新的解释。

我有一个说法:“三纲”一个也不能留,“五常”一个也不能丢。有人说“三纲”可以保留并加以新的解释,我认为不必要去改造它,因为它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五常”则不同,本质上具有永恆性普遍性,只是历史上有些解说带有时代烙印。今天你可以加以扬弃、补充、调整、提高,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但是绝对离不开它们。仁爱之心、正义之责、礼仪之矩、智慧之能、诚信之守,这五者都是社会道德文明所需要的,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以上是儒家的一些最主要的理念,还有许多内涵不能一一列举。

(二)道家

道家是老子、庄子创立的,其最核心的理念是“返璞归真”,强调自然人生、自主人生。儒家强调人的群体性,道家强调人的个体性,要不断回归自我。老子看到社会在进化中往往里出现异化现象,人被外在的事物异化了,丧失了本真,因此要不断的回归自我,返璞归真。我在学校里有体会。中央民族大学刚进来的大学生,特别从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来的,非常淳朴。几年以后,会有一些变化,一方面知识和能力增加了,另一方面有些同学不那么纯朴了。一个人少年的时候很淳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积长,思想成熟起来,但有些人变得比较世故,丧失了本真。所以老子就提出要返璞归真,回到婴儿状态,意思是心态上返回到纯朴天真。社会和人不能只顾往前走,还要不断反思,不断回归,不失纯真,不失赤子婴儿之心。这与儒家的“人文化成”恰恰形成互补。

道家的主要理念有以下这样一些。

“尊道贵德”,现在讲道德都认为是儒家的,实际上最早是道家提的,就是老子,道篇、德篇,道经、德经,就是道德经。儒家的道德论是用在伦理范围内;老子的道德论在内涵上比儒家深,在外延上比儒家广。老子讲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源、本体和不息的生命动力,“德”是指万物禀于“道”而形成的物性。“尊道贵德”是老子道家的宇宙观,表示对天地万物自然本性的尊重。

“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又一个根本理念。“自然”包括自然界,但意义更广泛,就是指事物本然的属性,本来的状态,本有的趋势,本存的规律,不是人工刻意造成的。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大道是自然而然的,人要效法大道顺应天地万物之自然,不要去破坏它。例如社会发展把自然环境给污染了,把资源给滥用了,因此必须回归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蓝天;社会发展把人的自然纯真本性给异化了,出现欺诈、残害、仇杀,因此必须回归原始纯朴,做性情真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强弱观。一般人认为,我强大而有力量,就能战胜柔弱的人们和事物。老子却认为,柔弱的东西比表面上强大的东西更有力量,“柔弱”不是软弱,而是有韧性,有内在的生命力,有巨大的潜力和持续力,善于化解敌对的力量。而咄咄逼人者往往是外强中干,不能持久,“兵強则灭,木强则折”。而“水”是柔和的,“上善若水”,大道像水一样,不攀高,水往低处流,滋润万物的生命,它爆发起来力量是非常之大,“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致虚守静”,这是道家修性的方式。道家讲“虚”,儒家讲“实”。道家不单讲“虚”,而且讲“静”。儒家讲“动”,道家讲“静”。后来道教讲“修道以清静为本”是从老子来的。虚则能容,静则制动,具有很深刻的道理。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中国围棋王聂卫平在家里挂了一副字就是“自胜者强”。一个运动员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必须是心态比较平和,如果紧张,老是想着我能赢、我要赢,反而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克制自己,就叫“自胜”。最有力量的人,不是能打败别人,而是能控制自己、战胜自身弱点的人。你看有的人没有自控能力,别人多少拿点金钱、拿点什么引诱,马上就失控了,堕落为犯罪分子。“自胜者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

“知足不辱”。我们过去批判“知足常乐”,其实对此要分析。在事业上精神上不能满足,永远不能满足;在生活上要知足,老没完没了追求下去不仅欲壑难填,而且往往陷于不义,自取其辱,所以物质上要低标准,过俭朴生活。

“不敢为天下先”,这是有针对性的。老子经常使用反向思维。现在大家都争当老大,争以我为主,弄不好就打起来。但是老子就“不敢为天下先”,要居后。星云法师,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老二的哲学》,当老二行不行?当老三好不好?他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争位子是愚蠢的,威望是表率的自然结果,强人从己,人心不服,老大也当不好。

“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老子的均平观。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冷了,一会儿又暖和了,旱的过分会下雨。而人之道往往相反,“损不足以奉有余”,造成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道应效法天道,以富济贫,人人都能过上康宁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的社会理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精神境界。《庄子》的开篇就是《逍遥游》,我们今天说“逍遥”就从庄子来。庄子追求一种快乐的、自由的精神生活,这是自己能够把握的。而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必受制于他者,自己要善于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不与他人发生碰撞。“游刃有余”是一种人生智慧,就像庖丁解牛,他的刀在骨头缝里走,不碰到骨头、关节,所以他游刃有余,在里面很从容,比喻人要从容的生活,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重生贵养”是道教的理念。道教和其他宗教都不同,它是重生的宗教,它不讲死后升天,灵魂得救,而讲今生今世自己的身体怎么通过练养,然后“生道合一”,脱胎换骨,长生成仙。“性命双修”是道教的修行原则,“性”就是心性,修性要炼神,进行心理的训练;“命”就是生命,修命要炼气,进行生理的训练,这样兼修身心两个方面,并互相促进。长生成仙做不到,健康长寿还是可以的。道教给我们留下一笔很丰厚的养生文化,包括道教医学,需要开发运用,将有益于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

老子庄子创立的道文化,后来形成道家哲学和道教宗教两支,在历史上有合有分,彼此纠结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一大文化血脉。

下面接着谈一个问题,就是儒道并行、互渗、互补是中华思想文化深层的基本脉络。后来儒释道三教在它基础上发展,后来又有四教、五教,中国伊斯兰、中国基督教等等,都是以儒道两家作为基础而不断中国化的。

儒道互补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分述和比较。

(一)儒道互补是显流文化与隐流文化的互补。

这句话是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的。儒家是很显耀的,它从汉以后两千年中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思想,它在历史上培育出一批又批仁人志士,成为社会栋梁。当社会发达的时候,儒家居首功;当社会衰败的时候,儒家当然要承担过错。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没有说打倒“老家店”,因为儒家处在中心舞台,它有责任,它是个显流,所以赞扬和批评都首先落在儒家头上。道家是隐流,汉初黄老之治已经是儒道相结合了,而且为时不久就被儒家取代。道家更多的时间是潜移默化在起作用,因为道隐无名,道的特点就是不张扬,但又无处不有,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儒家文化之中,补充它调节它。我觉得儒道两者各有特点,正好对应互补。

(二)儒道互补是动力型文化与调适型文化的互补。

一个人认同儒家,他一定会想为社会做事。为什么呢?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以天下为己任,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给你一个动力。人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社会的。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就得有家庭,有氏族,否则人就不可能进化成人,所以人离不开社会,关心社会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强加的。但是人又是个体的,关心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理念、信仰、追求。儒家是动力型的,给你一种参与意识,一种社会责任,推动你往前走。但是走的过程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一系列的问题,那么道家给你调适,道家的智慧就表现在要调整你的心态。我觉得道家是高级心理学,掌握一点以后,你遇到问题,很容易调适化解。我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文化大革命,差点活不出来,那这样严重的情况下,道家很有用,寄希望于祸福的转化。

(三)儒道互补是阳刚型文化与阴柔型文化的互补。

有人说,儒家是男性文化的一个升华,道家是女性哲学,男女两性的差异就是一个是比较阳刚一些,一个阴柔、柔顺一些。孔子的文化是在父系社会文化周礼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老子的文化根据我们现在考证,最早的发源点是母系氏族社会,我们有没有根据呢?有。你看《老子》书里面,它形容道的时候用什么形容词?大量的女性的词汇,玄牝啊,母子啊,都是用这些词汇,而且老子讲的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些都是女性的美德,简朴,慈悲,不敢为天下先。我母亲做我们家庭后勤部长,她为全家服务,她从来没有想到我有什么功劳,我要争个什么,给我个什么荣誉,她就是老子的这种不敢为天下先,她把自己放在后面。儒道之异是男性和女性的文化的不同。但男女离不开,所以才是互补的。这样一来,塑造出中国式的一种治国的方式,一个是用儒家的礼教治国,一个是用道家的无为调整。咱们看历史,每一次大的动乱以后新的王朝都是黄老之治,有时候说的很清楚,有时候说的不那么清楚,都是与民休息,清静无为。政策要调整了,你们不要老百姓再累下去,要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要恢复生产,都是这样的。用无为而治,然后再有大有作为。无为而治不是说没有作为,而是说要比较的顺应自然一点,要为政简易,是这个意思。

做人的态度上,儒家是要积极进取,有事业心;当你遇到挫折或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又用道家应对,条件不成熟我顺其自然,等到有了好的机遇的时候我再做,有进有退。

(四)儒道互补是社群文化与自适文化的互补。

儒家重社会服务和家国事业,故其进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推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家则更多的关注自我,追求身心的调适,过一种明哲保身、自得自乐的生活,而把社会事业看成自我实现的余事。中国人有这两条互相补充,特别是知识分子中多数是儒道互补的性格,能进能退,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突显了人性的群体性,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能体现儒家把社会关怀当作个人的价值追求。老子讲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和庄子讲的“逍遥”、“顺性安命”都是从个体的自适、安宁、幸福出发的。这两者都需要,没有社群,个体不能独立生存;但只有儒家就太累了,还得有道家给自己的生活和个性发展保持一个必要的空间,所以儒道互补很好。

民国时期一个大的思想家叫林语堂,他就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士人读老子的书和《论语》,但多数人並未读经书,可是仔细考察中国人,很多人都有儒道两面,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基因,代代遗传,人们从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这两种基因。要了解中国人的性格,要了解中华文化,必须从儒道互补角度去理解。

(五)儒道互补是现实主义与超世主义的互补。

儒家求真务实,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千方百计要把社会治理好,把家庭治理好,使人在今生今世做个有德君子,是入世主义。对于死后和鬼神问题,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由此,儒学被称为“世教”。当然它保留“畏天命”,“慎终追远”,“神道设教”。儒家讲的“道”是指天道地道人道,皆是形而下之道,因此被称为“内圣外王之道”。道家更关注形而上的世界,它要把人的精神从现实世界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不仅超越物质功利,还要超越一般道德生活,从宇宙大化的高度看世界。老子说的“道”是超言绝象的,是宇宙之源和本体,不能由语言表达,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道隐无名”,“失道而后德”。人要“致虚极,守静笃”,用体悟的方式与大道一体化。道家要在现象的有形的世界背后和深层发现本质的无形的世界,认为前者依赖后者而存在。道教则向往一个既主宰人间公正又不受人间法则约束的来去自由、神通广大的神仙世界,人可以“积善成仙”、“功德成神”,因而具有多神崇拜的特色。

(六)儒道互补是道德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互补。

儒家思想我们概括为伦理型人学,重教育,重修身,以仁礼之学来成就个人和社会的道德生命。儒家特别看重人的道德生命,如果从全世界的宗教和哲学来找,道德思想最丰富的是儒家,它给世界提供的道德资源最多。道德还重要吗?现在是嘲弄道德,这是一种暂时性反弹。因为曾经我们一度把道德过于强化,政治化了,那个时期啊,不能讲物质利益,只能讲大公无私。现在来纠正,又走偏了,又不讲道德了,好像无所谓。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你,要有自尊必须有道德人格,你没有道德人格光有能力,表面上受尊重,实际上被瞧不起,别人只是有求于你而已。所以道德生命是人格和尊严的灵魂。儒家有时忽略生理生命,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有毛病啊,当然它是一种表达,为什么非要“夕死”啊?儒家这方面有缺点。道家是自然型人学,也是重视人,更重本性,重天然,重养生,以自然之学来找回自我和回归社会的纯朴真情。道学的核心(理念)是“道”,以自然为本。这两个都不能丢。咱们现在教育孩子,父母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太急切,不顺应儿童年龄的特点,这个班那个班,给他加好多的东西,甚至希望幼儿园就达到小学水平,其实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孩子天真活泼,这个阶段主要是游戏,也学一点东西,让他健康成长,你那样过分的强加的方式违背自然,反倒不好。所以学点道家还是有好处的。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可以使人安身立命,活得积极而又潇洒。

我觉得哲学也好,宗教也好,它是什么?它是同一个层面的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里最高层次的。哲学和宗教,与一般社会科学都不一样,更与自然科学不一样。那么它们是什么呢?第一,它们面对宇宙社会人生种种问题,要穷根究底。自然科学解释世界,都是局部的问题,但是哲学和宗教它要追寻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宇宙的起源问题、人性问题、社会发展根本规律问题,都是根本性的,这是终极关切,穷根究底,问一个为什么,还要继续追问下去,打破砂锅纹(问)到底,这就是哲学和宗教。

第二点,它们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就是能顿人的心灵,提供人生的意义。八个字:穷根究底,安身立命。哲学和宗教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但是两者又不一样,哲学是用理性的智能方式来做这件事,宗教是用信仰的情感方式来做这件事。

那么儒家呢,是哲学还是宗教?现在有争议。我认为它虽有宗教性,而不是宗教。它也是信仰,但它是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儒家是进取的哲学,所以我们学了点儒学以后,你的一生就会是积极的、乐观的。大家看《论语》,到处都是“乐”这个字,讲乐学,讲教育的快乐、人生的快乐。它使人怎么完善自我,关心他人,改进社会,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它有尽性之说。尽性之说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自身的,父母给你的种种潜质充分发挥出来。人的一生不要去和别人比,想同某某一样,不可能的。像钱钟书先生,我看他的书,充满智慧,那是不可学的大天才,他过目不忘啊,我的记忆力就不好,这个没法学,因为他天生就有这个天赋而我没有。每个人把父母给我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尽己之性,我要把自己的本性里的先天的东西充分发挥;尽人之性,有条件的人你要帮助别人发挥他的本性;尽物之性,就是物尽其用,这个物本来可以发挥这个作用,你浪费也不好;还有赞天地之化育。你看儒家这个尽性链条由近及远,最终目标是要使天地万物的本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儒家的尽性之说。

宋代有个大的哲学家叫做张载,他有四句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称为横渠四句。这很了不起啊,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经常引用横渠四句来鼓励我们。“为天地立心”,天地没有心啊,天地生就人,人就是天地的头脑,人要起这个作用;“为生民立命”,就是为老百姓,“立命”就是命运,人民要有一个好的命运;“为往圣继绝学”,以往圣贤学不要让他中断了,在我们这一代手里要继承,要发扬;“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对“太平”的向往古今一贯,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和谐、和平、富裕、公正。这是儒家的一个胸怀。张载是大儒,张载在中国哲学上的地位相当于西方康德的地位,影响非常巨大。

儒家要成就这样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有尊严,有社会责任与参予意识,有仁、智、勇三达德的独立人格。向圣贤看齐,但是不是要你做圣贤?圣贤是最高目标,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要做有德君子不做缺德小人,这是一般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大家看《论语》里面,孔子讲到君子有一百多处,如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怀德,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上,等等,讲怎么做君子,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目标吧,我们可以做个君子。儒学在历史上培养出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担当起国家兴亡的责任。

儒家讲的忠恕之道是平等的爱,但儒家平等的思想在等级社会发挥不出来。有人说儒家是专制主义,错了,儒家有等级思想,但不是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法家的。儒家讲君臣父子,是相互有责任,不是单向服从。它讲的礼是以和为贵,也是相互的,它没有摆脱等级观念,但是它要和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革里搞错了。孔子是说君要行为君之道,臣要行为臣之道,它有规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是相互的;君为轻,民为贵,它不是专制主义的。父子之间要父慈子孝,也不是单向的。忠恕之道讲平等之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家是内敛型的,是内收的哲学,恬淡通脱的哲学,使人在进取时不忘后退,在获得时不忘舍弃。我有一个概括,就是儒家是进取的智慧,道家是放弃的智慧。有人说了放弃还需要智慧啊?人放弃都感到痛苦啊,错了,你贪得无厌,什么都想把着,其实对你没好处,太累了,负担太重了,事情也做不好。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必须要善于放弃,必要时该放弃要放弃。在入世时不忘超脱,在向外追求时不忘回归自我。在做主人时不忘做旁观者;做主人应该有担当,同时要像道家一样,脱开一点,以道观之,从旁边再看一看,你可能更清醒。在朝的时候,你在位的时候,当领导的时候,不忘在野退休,做一个老百姓,你时刻做这个准备,临到离岗就不会痛苦。在服务社会时不忘调适休闲,可以旅游,可以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加强社会管理时不忘无为而治。儒家是有为的管理,就是咱们说的宏观调控。道家是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无为的管理,软性的管理,就是放开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你在顺利和辉煌的时候不忘记逆境和曲折,因为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它是互相转化的,人如果能这样想就会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心态。

用有为的智慧和无为的智慧来对应人生的艰难多变,进退皆游刃有余,有刚健之气,也有柔韧之性,增强生命的活力和弹性。生命应该像弹簧一样,碰一下它弹回来,你看那个玻璃就不行,一碰就碎。现在有很多人看起来体魄很健康,但心理不健康,没有承担力。我们现在很多青年人没吃过苦,遇到一点问题,有跳楼的,有离家出走的,有很多得抑郁症。现在学生得抑郁症比我们青年时代多得多,在大学里面,这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让我们感到很痛心。一个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家庭,很穷困,供一个孩子出来上大学,又上了研究生,太不容易了,当然国家也给一些助学金帮助。但有些学生刚刚要成才的时候,得了抑郁症,有的严重到就不能够学习、工作,就回家了,你说怎么办?我们老师捐点钱,安抚一下他父母。看来人的生命要经受些挫折的磨炼。为什么我能经受住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因为我在少年时期经历了战乱和困苦。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九年,生活在社会大变动和战乱中,还有就是贫困,吃不饱,要劳动。我们那一代人都经受了一些苦难,再遇到一些困难,就有一个底儿,有一点锻炼。所以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真的要有点挫折教育,要他吃点苦。人就是这样一种很贱才的动物,光享受不行,成熟不起来。儒道两家会给你应对顺逆的两种智慧。

历史上儒家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统治者不把宗教作为治国之道,而把儒学作为治国第一位的政治意识形态。三教并奖,以儒为主,佛、道为辅,其他宗教都允许它合法存在,但必须爱国守法、劝人为善。

儒家的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比较发达。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养生健体,主要靠道家。所以我们美学家写中国美学史,如北大的叶朗教授写《中国美学史大纲》,李泽厚写《中国美学史》,都认为中国的美学传统主要是受道家老子庄子的影响。所以这两家在历史上不同的文化领域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中国宗教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元通和,它和西方亚伯拉罕体系三大一神教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亚伯拉罕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出于一个根基,都以亚伯拉罕为先知,不过在伊斯兰教里叫易卜拉欣。犹太教尊奉《旧约圣经》,基督教更重《新约圣经》,而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从《圣经》里演变出来,都可以归属于希伯来宗教文化体系。但是三大一神教在发展中渐行渐远,越走越疏离乃至对立,中世纪发生过流血的宗教战争。现在世界上宗教的互相冲突,最厉害的是在三大一神教之间,如巴以冲突,西方基督教国家和中东的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冲突,成为国际政治热点。但是中国儒释道的文化却走了和而不同、融合会通的道路。佛教是从印度来的,儒教是孔子传下来的,道教是从老子传下来的,它们的发源不一样,但是渐行渐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到汉以后,三教日益合流,再没有纯儒,没有纯佛,没有纯道。我们现在三教同祀的庙很多,大同有悬空寺,民间信仰三教共信,所在多有。台湾就更多了,他们的民间宗教大多数是三教兼信,拜孔子、拜老子、拜释迦牟尼。中国人信仰这一特点,美国一位宗教学家保罗·尼特加以概括,说中国人是宗教的混血儿。尤其汉族,一个人头脑里有好几个教的影响,一个人可以同时信两个教,没问题。但在西方不行,保罗尼特说,美国英国每一个公民是在一个教里长大的。美国是移民社会,宗教很多,但是从一个人说,不能去拜了清真寺又去拜基督教堂,参加了一个教会组织,一个教派, 就不能信另一个教派,他的界限很清楚的。当然现在有点改变,但它主流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有这样一个特点,渐行渐近,多元通和的文化基因就是这样传承的。

儒道互补既有“极高明”又有“道中庸”,彼此相得益彰。道家使得儒家增强了超越意识,《周易·易传》哲学讲阴阳互补,它是吸收了道家的老子。孔子生前就向老子去问礼,史书记载就三、四处之多,这是确凿的。孔子开始就吸收老子,孟子继续吸收,讲赤子之心,后来吸收更多了。宋明理学、近代新儒家都吸收了道家、佛家智慧。反之,儒家使道家增强入世的意识,才有黄老之学、才有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新道家,新就新在儒道互补。道教的道德信条基本上是儒家的,忠孝仁义诚信。道教认为修道成仙,法术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它反复强调,先要做一个善人,才能做一个仙人,所以道教强调重生济世。道教修行強调两条:一是修自我性命,二是做慈善事业。全真道王重阳祖师最有名的弟子是丘处机。

丘处机是山东栖霞人,他应成吉思汗之邀,七十多岁了,不远万里,带了十八个弟子从山东出发先到燕京,经过漠北、新疆、中亚,到达阿富汗的雪山(兴都库什山)见成吉思汗,前后凡四年,历尽艰难险阻。成吉思汗正在西征的过程中,战争杀人很多。丘祖劝他不杀人,要敬天爱民,要清心寡欲。前者是儒家的,后者是道家的。成吉思汗原来是从游牧文化铁骑中杀出来的,征战中多有杀戮。后来接触了中原儒道仁和慈俭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通过丘处机,开始接受这种和平的、包容的、重生的文化,他逐渐逐渐在改变,在收敛,减弱了战争的残酷性。我认为现在对丘祖的宣传不够,大家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玄奘是文化之旅,是值得宣扬的;丘处机的西行是和平之旅,生命之旅,他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大德中是第一位高人。他当时就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回到燕京以后又救了很多的人,这样一个伟大的宗教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全真(教)就是儒释道三教互补,它公开宣称三教一家。我把丘祖精神概括为五:一是志道苦修,二是仁厚爱民,三是慈勇自尊,四是朴实纯正,五是谦和包容。这五条是孔子老子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结和体现。

儒道互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生阶段上各有侧重。譬如说一些人在朝用儒家做贤相清官,不仅懂得儒家四书五经,在治国理政中能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局限在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古代仁人志士在朝的时候得有点儒家的精神,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在国家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那么当他不做官了,便多一点道家情怀,在野为民,做一个清静自在的民间文人。如果他还是为官的心态,就很痛苦了。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是一个部长,没有业余爱好,他每天早上一起来就等车来接他去开会,坐主席台,在办公室批文件,或下去视察;退休以后,他不知道怎么过这日子,坐在那儿,还是等车接他。他的孩子说,爸,你退休了,不会有车了。人要有业余爱好,要赶快的转换调整,然后适应你退休的生活,应该是这样子。你可以画点画,写点字,多一点道家的自我意识和山水情趣,安排好老年退休的生活。

人在青壮年时期应以儒为主,用儒家情志尽社会责任,同时也需要一点道家精神来调节心理,因为你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所以要儒道互补,而以儒为主,道为辅。人在中心舞台上多一点儒家的心态,在边缘地带多一点道家的心态,这样比较好。最早提出退休哲学的是谁?是老子。老子讲“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遂就是你该做的社会工作做完了,你赶快从岗位上退下来吧,你别老觉得事情离不开你,地球离了你不行,看不上青年人,老不放心,还要去指点,这样大家会很讨厌的。现在就业多困难,老的不退就腾不出岗位。职称评审,老的不退就腾不出名额来,年轻人上不去,真的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不同年龄段要过不同的生活。

一个人从退休到特别衰老这一段,如果基本健康,便是人生一个黄金段,因为没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最自由自在,可以在养生保健的同时做一点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情,又不让它累着,没有人来督促结项,大部分时间自己支配,过一种道家式的生活。我退休后的生活方式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不要硬学,不要都学,只作参考。一共四条:

第一,去体制化,做社会人。我现在在体制以外了,体制以内事来找我,对不起,我不能做了,年轻人去做去,做社会人。

第二去项目化,做自由人。《文汇报》上有一篇文章叫《知识分子项目化生存》。现在什么状态呢?不拿项目,你就几乎在岗位上无法生存,你评不了职称,得不了奖,你什么都没有,你必须不断地拿项目,越多越好。至于说你这个项目做的怎么样,少有人关心,反正大都可以结项过关。在岗的人十分关心拿到国家项目没有,拿到教育部项目没有,拿到部委项目没有,拿到学校项目没有,还有拿了有多少钱的项目,得了什么奖,你的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少,被引用多少次,现在都是硬件的东西,整天的疲于奔命,这叫项目化生存,从老子的观点看,人被异化了,成为项目的附属品,没有了自我。按照今天的职称标准,老子连个助理研究员都评不上,他才有五千言。我们学校曾经有规定,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必须在五千字以上,老子刚刚够发表一篇文章的资格,孔子的《论语》才一万多字,还不是自己写的,也不合格。最近我看到有一个著名的数学家,他在西方一个大学里面,九年没出成果,但学校相信他,最后出了一本书,世界闻名了,解决了重大数学问题。所以你不能年年评成果,搞短平快,这样难有好成果。科研工作尤其文科研究,二好成果需要时间。就好比专家说,万米赛跑,每一百米都得冲刺,可能吗?所以这个项目化生存,我现在可以解脱了,去项目化,做自由人。

第三句话,去集体化,做个体人。什么意思啊?因为文科的研究大多是个体劳动,不是个体劳动难有创造性,精神创新是个性化的劳动。当然也应有集体项目,像编字典,编大型丛书,那没办法。但是真正能够传世的作品都是个人的,没有个性的东西,它就不会有创造性。而那个集体的项目还得互相协调,观点协调。但我现在不需要了,所以我去集体化,做个体人。

第四句话去中心化,做边缘人。大家都希望在中心舞台上生活,成了风气。现在一个小机构动不动挂个牌子,叫什么什么环球中心、什么什么广场,都想当中心。中心好不好?也好,但责任大,比较累,而且要有水平有精力并形成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是想进就能进的。边缘好不好?也不见得不好,因为这个社会有很多中心圈,在这个圈之间,是边缘地带,很自由啊,所以很早我就说做边缘人不见得就不好,看你怎么想。

我这四句话:去体制化,做社会人;去项目化,做自由人;去集体化,做个体人;去中心化,做边缘人。这适合我啊,并不适合现在年轻人,这里面道家的成分居多。以上是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人群对儒道互补应该有所侧重,要灵活运用。

下面谈谈儒道互补的代表人物。

儒道互补的典型代表人物古往今来很多。汉代的司马迁崇信黄老,就是儒道互补。魏晋玄学家何晏、王弼、郭象讲名教与自然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就是儒道互补。张载有几句话:“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条件好的时候,我要做我应该做的,因为我遇到顺境,应把事业做好,丰富我的人生;环境恶劣,对我是心性的磨炼,逆境使我成熟。我活着的时候做我本分应该做的事,“没,吾宁也”,死了以后我就安息了,生死顺其自然,他是儒道互补的。还有邵雍、周敦颐,兼综儒道,开出宋代道学。

南宋朱熹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无疑是大儒,可是他时时流露出道家情怀,故追求“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论语·先进》注)。至于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一派学者,更是兼综孔老,并会通佛教了。

当代有冯友兰先生,“阐旧邦以辅新命”,这是儒家式的历史使命感。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学生又培养出一大批学生,现在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队伍里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冯门弟子,这就是儒家的精神。但是冯先生又不是那种好像必须挺在风口浪尖上,我认为他不是,而是避其锋芒。当条件好的时候,就“达则兼济天下”;条件不好,“穷则独善其身”,我不能发挥更大作用,但是我可以管住我自己,过一个道家式的生活。冯友兰我觉得是儒道互补的。

还有费孝通先生,早年是道家的东西在支撑他,故能够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后来又由道家式生活复转为儒家式生活。在费先生身上体现着儒道交替为用。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多种文化的相互交织,应该以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佛是核心)为根基,在综合创新中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在人生处事态度上,中国人还是离不开儒道互补。儒家和道家的智慧没有过时,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两者互补而用之,有益于社会的进步,也有助于成就健康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7935.html

本文标签:牟钟鉴  牟钟鉴简介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