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昌文 » 正文

陈昌文:一个根据事物本来面目去活着的人,就是最高的人。

301 人参与  2023年01月29日 14:15  分类 : 陈昌文  评论

《菜根谭》: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陈昌文解读:

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并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字斟句酌,

只是恰好的表达其思想,情趣的能力。

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到达极致,

并非有什么伪装以及莫名其妙的道德感,优越感,智慧感,

而是自自然然,本本分分的表达自己的个性,

这样的人具备良知良能,别人也骗不了他,他也不做祸害别人之事,

这就是最好的人。

一切事物都有他本来面目,

一个根据事物本来面目去活着的人,就是最高的人。

《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guō弩,节如发机。

陈昌文解读: 

继续讲势险与节短。

其实大家智力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人厉害得无边了,

他一击必中,您逃无可逃?节短。

而且其力量巨大,肯定是能弄死您的?是因为势险。

那么这势险与节短是如何造就的?

是因其准备工作,因其谋略工作,

因其学习力,参考力,情报工作都到位了。

因其调度能力,

别人平常都在不断的造势,准备,找时间,积蓄力量,找机会,

而您呢?

您什么也不准备,以为打仗,就是上去抡起胳膊干就行了,那么您大概率会输,就算赢了也损失极大。

所以,工作中,企业中,营销中,所有的秘诀其实在准备工作中,

高手都是时刻准备着,让自己的优势不断的扩大。

而无知群众只会吃瓜看热闹,以为别人取得成功是靠运气。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正的胜利,是准备的胜利。

《黄帝内经》:使志无怒!

陈昌文笔记:

让志向,愿望,没什么可怨恨,仇怒的。

有一种人是怎么回事?

他想实现一个愿望,实现不了,憋在心里,久而生怨恨,于是仇视,发怒,

给自己逼成病了,抑郁成疾,甚至弄出实体的病变。

人有愿望,有希望,有志向是好事,

接受他,但是不要有怨气,仇恨,更不要因为实现不了,或者要实现的时间太久或者条件不成熟,就抑郁成疾,发怒,人成了心的奴隶。

《孟子》: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陈昌文解读:

世禄制度,这在滕国也执行了。

有功的臣子,变成了贵族,这些人不用自己种田,就吃俸禄,

井田制的意思就是,公田养贵族,公田提供俸禄,老百姓吃自己的私田。

这样,无论丰收,还是荒年,大家同甘共苦。

不是说到了荒年,老百姓还必须给贵族们提供同样固定的俸禄,这样老百姓提供不出来,就饿死了,怨气会很大。

《周诗·小雅·大田》上说,下雨就下到公田上去吧,先满足公田的需求,再满足我们私人田产的需求。

可见周朝施行的是助法,大家同甘共苦,于是老百姓很高兴,很支持这种做法。

人就这样,我苦,您愿意跟着我苦,我就支持您,您能过好日子是您的本事,

您不能我苦的时候还来为难我。

- END -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chenchangwen/633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