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胡子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攻打南宋。中原百姓不堪金人压榨,自发加入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共御外敌。次年,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不得已向北撤退。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耿京却被部下出卖,惨遭杀害,失去了主帅的起义军溃散颓然,士气大减。而叛徒张安国却踏着主帅的鲜血,向金人投诚。这时,一个籍籍无名的青年,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他率领五十余位骑兵,直入驻扎着几万金军的敌营,将张安国生擒,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这个青年就是辛弃疾,这一年,他二十二岁。经此一役,辛弃疾名声大噪,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监判,从此开启了政治生涯。这要放在小说里,辛弃疾妥妥拿的是少年将军的剧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惜,生活不是剧本,他也没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看惯了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怀激烈,初读到这首温柔治愈的小词,很多人都会有惊艳之感。其实这首词早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就学过、背过了。但那时贫乏的阅历、奔忙的心境,是很难真正体味到词里的滋味的。就像年少时的我,只单纯觉得词里的风景很美,很让人向往。如今的我,却觉得这首词很温暖,是足以让人在困顿痛苦时、治愈心灵的那种温暖。这首词大约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奸佞中伤弹劾,被罢官。从那以后,约有15年的时间里,辛弃疾都居住在上饶。极偶尔去做官,大部分时间都赋闲。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胡仕林在古代,会打仗的人很多,会写词的人也很多。但要说又会写词又会打仗的人,除岳飞外,那就是辛弃疾了。辛弃疾,字幼安,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他出生于山东,在他出生前,山东就被金人占领了。辛弃疾的祖父常常对他说:“长大后,要记得报仇雪恨啊。”年幼的辛弃疾点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击退金兵。公元1162年,辛弃疾抓住了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南宋朝廷欣赏他的英勇,让他担任江阴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辛弃疾刚入朝为官,满腔热血。他向朝廷呈上 《美芹十论》,计划抗击金兵;又提出组建一支“飞虎军”,但都被众臣反对。因为南宋大多都是主和派,安于现状。他们享受着江南地区的物华天宝,也从百姓身上敛财。辛弃疾的抗金想法和他们相违背,他又为百姓谋福,阻断了许多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