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叶寒人世间最美好的三个词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失而复得,久别重逢,以及虚惊一场。作家韩寒说:“ ‘虚惊一场’ 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因涉永王李璘案,此年已有58岁的李白,被流放至夜郎。一路山水迢迢,第二年春天,李白才慢悠悠走到白帝城。正当他万念俱灰、黯然神伤的时候,却突然收到消息:连日大旱,唐肃宗为让大唐转运,决定大赦天下。李白,也被赦免。“虚惊一场”这个词,幸运地砸在了他的头上。那一刻,李白惊喜交加。他即刻决定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流而下,直抵江陵。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高大的白帝城上。一艘小舟,已轻快地驶上了旅程。李白一袭白衣立在船头,望着浩荡湍急的江水,眼中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叶寒相传在遥远遥远的北方极寒之地,住着一条烛龙。烛龙者,人面龙身而无足。它身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里是连日月之光都照耀不到的地方,唯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那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飘落在轩辕台上。冷寂,悲凉。而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也不笑。她一双眉头紧锁,眼中是浓重得化不开的哀凄。倚靠着大门,她凝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个提着糕点,形色匆匆,想是急着归家;那个满面红光,意气风发,想是遇到了极好的事;一对恩爱的小夫妻走过,丈夫贴心地为妻子理了理鬓发。脚步杂沓,心也纷乱不堪。突然不忍再看,忙忙转过身去,泪水已自消瘦的脸颊滑落。思妇于泪光中,望着家中墙壁上孤零零悬着的箭袋。箭袋绘有虎纹图案,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那是
来源 | 一间书苑作者 | 聂隐娘年少时读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面有不少人令诗词君印象深刻。豪迈飒爽的乔峰,腹黑狠厉的慕容复,风流多情的段王爷,纯澈善良的虚竹......但其中最让人感叹的,却是那个叫段誉的痴儿。他或许是全书最得金庸先生偏爱的人。一出生便是身份尊贵的镇南王世子,误打误撞学会了“凌波微步”与“北冥神功”,身边红颜无数。他一生唯一的劫数,就是那个叫王语嫣的女子。段誉初见王语嫣之时,只觉“这女郎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直到她走远了,又在心中暗暗思忖:“我段誉若是无福,怎地让我听到姑娘的几声叹息、几句言语?又让我见到了她神仙般的体态?”只言片语间,就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原来爱一个人,最先感受到的是自卑。不论你是身份尊贵的人中龙凤,还是名满天下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没想到有一天,李白也会被骂。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为了仕途,为了子孙后代能摆脱商人入仕的限制,李白想入赘许家,孩子还要跟夫人姓。孟浩然说:可。好友高适则说:否。很多人骂李白:没出息,没原则。历史真实是怎样的呢?对于李白,许多人抱着美好的想象。浪漫、潇洒的李白,遇上一个懂他知他的女子,度过美好的一生。梦做得有点美。事实证明,和浪漫的李白结婚,结果并不浪漫。有诗为证。有一天,李白喝醉了,觉得对不起妻子,写下四句诗,前两句想笑,后两句想哭。诗名《赠内》。赠内唐·李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就是赠给妻子。古时,夫称妻为内子,妻称夫为外子。这是李白写给妻子许夫人的一首诗。725年,24岁的李白离开蜀地,仗剑远游。李白成了一个追梦人,他到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胡子雯杀死一只大鹏鸟,需要多久?如果让李白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会说——40年。约莫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李白刚刚二十出头,那时的他正处在一生的黄金时期,无忧无虑,无惧无畏。用戴建业老师评价他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狂的不得了!当时李白路过渝州(今四川),拿着自己的诗稿拜访渝州刺史李邕,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没想到李邕是一个自负好名之人,对李白十分冷淡,只抛下一句:“乡间俗语,难登大雅之堂。”李白当时气急,拂袖而去,回到家里越想越气,便写下一首《上李邕》泄愤,他在诗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在李白心中,自己就是那一只蛰伏的大鹏鸟,有一日必定扶摇直上,冲向云霄。大鹏鸟, 便是李白精神的化身。但他怎样也不会想到,而后40年的人生之路,教会他一个残酷的现实:等待
来源 | 诗词世界印象中,李白一直在外游山玩水,很少回家,让妻子独守空房成为常态。比起其他诗人,李白的妻子在诗作中存在感很低。“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每天夜晚,只有一盏寒灯陪着,她的眼泪都流尽了,日日都期盼着李白能早日回家。而就是这样不顾家的李白,却在流放夜郎的途中,深情地为妻子宗瑛写下一首情诗。南流夜郎寄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永王李璘在李隆基的授意下,领江南兵镇守江陵,与新皇肃宗的灵武兵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有人向他举荐了当时在安徽宣城避难的李白,说李白心怀天下,其志向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举荐人说,李白的志向是要做管仲、晏子那样的宰辅之臣,想要匡扶君王,治国平天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