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01 生活最高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对生活充满烦恼的僧人对禅师说:“我每天活的很沉重,心里总是放不下一些人和事。”禅师说:“这世间哪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僧人说:“可是我就是放不下。”于是禅师给了僧人一个杯子拿在手里,禅师开始往杯子里倒水,水慢慢的溢出来了,僧人的手被烫了一下,马上松手。禅师这时对僧人说:“痛过了,知道错了,自然就放下了。”人生总会经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直纠缠过去不放,受伤的终归是自己。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正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张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暗淡与荣光,而不执着于过去,努力耕耘现在而且满意现在,对未来充满憧憬而看淡未来,方能站在生活最高处。 02 生命最高处《菜根谭》讲
人在世间,各有不同。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格局分层次的。一个人能够到达哪个层次,有两个因素。一是天资的区别。不可否认,有的人天资聪慧如珠玉,有的人天资粗鄙如瓦砾。天资聪慧的人,世间万物都能让他有感受,生活细节都能让他有领悟。天资粗鄙的人,风吹不进,雨淋不进,纵使家庭出身很好,从小被父母悉心培养,也是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二是后天的努力。人最后登上了人生的哪个层次,与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反思自己,勤奋思考息息相关。不幸的是,天资聪颖的人领悟力强,越能体会到学习成长的快乐,越愿意努力。天资粗鄙的人,领悟力费劲,却往往消极堕落,不懂精进自己。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三十岁,是个分水岭。人在三十岁之前,都没有完全长成。知识结构没有确立起来,三观也在摸索中。各方面的能力,感知力都在成长中,人和人区别不大。父母注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一个人有爱好,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情,在获得无穷乐趣的同时,也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再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出妙趣横生的诗意。 01、有爱好的人,生命更开阔一个人有爱好,更容易摆脱平庸。大多数人的生活平淡乏味,在那些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时光里,是兴趣爱好,给了我们平衡人生的支点。很多时候,爱好对于一个人,并不一定是什么“有用”的东西,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可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咂摸出一丝甜味。无论看书、习字、养鱼、种草、旅游、登山……这些看似无用的兴趣爱好,才真正决定了生活的品质。当人有了爱好时,便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之外,开辟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爱好无关乎功名利禄,只关乎内心的欢喜
作者:李卫东《人类曾经被毁灭》“神”不仅创造了人,而目给了人灵魂。也就是说,人不仅有肉体生命系统,而且有精神生命系统。前者是人的,后者是“神”的,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人的一半是人,另一半是“神”。下面,将为你揭开人体两大生命系统的奥秘。第一节 关于灵魂 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考古学家在2万多年前的原始人遗骨上发现有原始宗教仪式的痕迹,说明在数万年以前关于灵魂的思想就产生了;一个年轻得不能再年轻的问题,现代西方有一大批学者正致力于灵学的研究,社会上也常常能看到灵魂说与现代科学盲目撞击的火花。这就是灵魂之说现有的处境。 灵魂的有无是宗教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分界线,中世纪科学兴起之初,曾与宗教就此问题有过一段相当长的争论时期,最终科学打倒了宗教,将古老的灵魂观念赶出了神圣的殿堂。从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