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西游记》所揭示的全是生命科学,你看懂了吗?本文内容节选自李安纲老师2002 年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通过我们的研究, 元明清小说, 尤其是四大名著当中, 每一部都有自己所承载的“ 道” , 而这个“ 道”往往是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家们几乎没有涉及到的, 尤其是《西游记》。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 甚至化身为作者, 然后才能弄懂:作者到底懂什么? 到底想表达什么? 到底有什么样的阅历? 到底对于文化知道多少? 体验多深? 境界多高? 明白了这一点, 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 一定会跟作者有亲近的感觉。在我的博士论文《西游记奥义书》中,第一卷《美猴王的家世》揭示了古今中外人类给 “ 文化猿猴”所赋予的真正意义, 是人类心灵的最完美象征:七十二般变化是心理活动, 十万八千里筋斗云是念头跳跃,
《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讲透了修炼之道。每个人都是主角,它是一部指导入世的实操手册,又是一部直通高维的通关秘籍。这个系列,我们看看李安纲教授和刘丰老师是如何解读《西游记》的修炼之道。李安纲教授:我们仔细看一下西游记的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觉悟的菩提真人,总是在孙悟空的耳朵旁边附耳低言的几句话,也就是他传的口诀,其中有这么两句叫:“惜修性命无他说”就是珍惜修炼自己的性和命。这句话说的真好,性命两个字,不是今天说的。性和命,性是心性,命是生命。所以我们就知道性命是两个事情,不是一个。但是呢,这性命又怎么修?就是一阴一阳。阴性的和阳性的,阳性的看得见是命,阴性的看不见是性,那总结起来,就是是精气神。精是猪八戒,神是孙悟空,中间得靠个气,是沙和尚。刘丰老师:谢谢李老师。这一
《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讲透了修炼之道。每个人都是主角,它是一部指导入世的实操手册,又是一部直通高维的通关秘籍。我们看看李安纲教授和刘丰老师是如何解读《西游记》的修炼之道。李安纲教授:《西游记》是四大名著其中之一,从四大名著来讲,牵涉到精神世界的只有《西游记》,所以《西游记》站的角度是超越了我们一般人理解的世俗,超越了情义和忠义,所以它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四大名著之首。《西游记》讲的是什么?就是修炼之道,而且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金蝉脱壳。而我们谁都知道这个蝉是要脱壳的,只有蝉脱了壳,然后才能成就、成虫,才能传宗接代,才能有才能,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金蝉脱壳的意义也是三十六计之一。可是我们想一想,真正的唐僧从来没叫过金蝉子,到了一百回的《西游记》里边,唐僧才被称作金蝉子,而且一定要在第
问:如果在修行路上,被自己的老师嫉妒,在背后捅刀,内心一边恨一边又觉得舍不得离开他怎么办?还害怕老师身上有黑暗力量会裹挟自己,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刘丰老师:这些认知都是自己内在幻化出来的妄想。首先对修行的意义是怎么理解?第二,你修行中遇到的任何人都是自己投影出来的。这股纠结的能量因所谓的老师而呈现出来,你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在评估。有些老师对学生是要棒喝,有些老师为了你们的成长,用各种方式显化出一些对你的伤害,那你是否能够读懂这个背后的意义。如果是你自己对老师设定了一种所谓的有形的形象,这个老师必须是什么样,那你可能根本没有读懂。有些老师开启你的智慧,有他自己的方式。只要你起了恨,认为老师在背后捅刀,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幻化出来的妄想。在妄想中,你远离了自己的修行。另外,所谓这个人身上有黑暗力量裹
在中华文化里,女性是坤德的呈现,母亲则是家庭的核心。自古以来,女人安,则家安。今天是母亲节,心能缘平台摘录刘丰老师解读母亲的内容,祝福所有母亲节日快乐!母爱之光母爱是慈悲的源泉每个人对母亲这个词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我们生命的孕育是来自于母体,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在三维空间万物的生发来自于大地,所以我们会形容大地是母亲。在更大的空间格局里,高维是投影源,低维是投影的像,所以这个空间的一切存在是源于高维空间的投影。母爱之光,把整个宇宙,整个空间和它里面本质的属性,也就是能量波的属性全部涵盖了。在这个格局里再看母爱之光,呈现在我们这个空间,我们感觉到的有爱,温暖,明亮。我们在三维空间感受到的最大的能量就是爱。到四维是大爱,到五维就是大大爱,到了N维(N趋于无穷大)就是慈悲。母爱之光究竟的源头是慈悲,
现实中能感知到的最大的宇宙能量是爱现实中,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最大的宇宙能量就是爱,爱是来自高维的,它像太阳一样,只付出不求回报。太阳是恒星,这个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是高维能量进入三维世界的通道,也就是焦点。那这些焦点带来的是什么?是高维能量。这些高维能量进入三维以后,显化的部分能量,让我们能够看得见的就是爱。爱是无分别的,只付出不求回报,它代表着投影源对所有外在的状态。也就是当我们内在和投影源合一的时候,那种本自具足的生命状态。每个生命的本自具足,让我们真正能够在内在的光芒中,照见整个宇宙空间的存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什么叫慈悲。慈悲指的是N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我们知道,三维空间叫爱,四维叫大爱,五维叫大大爱,六维叫大大大爱,到了N维(N 趋于无穷大)就叫慈悲。所以,现实中能
善帮我们提升内在心灵能量境界的为善什么是善?帮助我们提升内在心灵能量境界的事物为善,包括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念头,只要这些意识、念头是来帮助我们提升意识能量维度的,这被称之为善。什么是至善呢?就是指向了N维(N趋于无穷大)的最高境界,叫止于至善,那个状态已经提升到最极致的境界,所以叫至善。我们传统文化《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指的就是这个概念。善的相对参考标准利他善的相对参考标准是什么?利他。为什么要利他呢?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能量关系,因为你只要付出,你就喜悦,你就自在;你的付出只要有条件,你就有困惑,就有纠结,就有障碍;如果你想得到,这个障碍就越大,就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理解了利他是善的一个相对参照标准,你的任何一个维度,你真正的利他其实都是在验证内在本自
东方智慧讲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前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 物对空间和能量关系的了解什么叫格物?格物是对整个宇宙空间的空间和能量关系的了解。这个格,是对整个纵横能量结构的一种了解。这个物,是泛指更广阔、广义的物,它代表存在。你了解整个存在的纵横格局,了解空间和存在的关系,这叫格物。致 知对内在信息关联的了解致知,是你对内在信息关联的一种了解。在这个通达的关系里,关联上所有的信息,并且你对所有信息的呈现都能够了然于胸,知道他们之间原有的必然关联,而且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特定时空关系和时空能量的表达,叫致知。诚 意每件事都与持续圆满有关诚意,是你要知道你生命经历的全部,都是用在生命的持续圆满,持续提升,纵横圆满的过程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跟这件事无关,这
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主修课亲情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心的缘分,也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在关系的。这是当然的,因为它本来就在内在,它跟内在的关联是最紧密的。这句话说出来只是让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亲情这种内在的能量关系。首先,在家人面前,我们是最没有伪装的展现出内在的境界。你内在境界是什么样,在家里展现出来也是最淋漓尽致的。如果在家里还在装的话,那就很累,这辈子还会折寿。当你不装的时候,内在的真实境界就会呈现的非常清晰。呈现很清晰的时候,就有很多机会面对自己的功课,特别是面对自己的短板。第二,家人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世界,这个东西逃不掉。因为你出生在这个家庭里面,这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跟你这一辈子都脱不开关系。即便有些人宣布跟家庭脱离关系等等,实际上家族血缘关系这个课题,在这辈子你是逃不掉的。即
双减政策应该是国家7月份正式提出来的,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感觉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学校教育的走向。说到未来走向,终究还是要回归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那里面有对教育全方位的一种认知,也就是教育实际在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在这个前提之下,中华的教育特别是从少年儿童开始的教育,它是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关于人生十年文章点击进入),这是教育的逻辑基础。孩子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我们的教育是否能从第一时间就已经懂得了这一部分,懂得怎么呵护好它们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同时又知道怎么在他现实的生命过程中,在他进入这个时空的初始阶段,持续给他创造唤醒内在智慧的空间条件。这是我们真正教育的本质,也是东方智慧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但是随着我们近代对西方教育,也就是知识型教育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