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每晚一卷书作者 | 每晚Moon金庸曾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它写尽了英雄情义,也道尽了浮生百态。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穿越千年,依旧深入人心。书中前后一共出现三十多位诸侯王,这些人的格局层次,大致分为六层。不同格局层次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结局。1第六层袁术:兄弟阋墙,众叛亲离在三国时期,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各自占据着一南一北,实力颇盛。就连董卓都十分忌惮,曾直言:“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然而袁术心胸狭隘,骄奢淫逸,经常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诸侯伐董时,袁术屯兵南阳,主管粮草。担心盟友孙坚攻破洛阳取得头功,竟不给其运粮,导致联军大败而归。后来更是勾结刘表,袭杀孙坚。这也使得袁术失去最为重要的盟友,从此腹背受敌。袁家四世三公,袁术作为嫡子,眼红庶子袁绍权倾天下
作 者:景桥来 源:你的景和我的桥 (ID:jing6qiao)幼时,常读三国。那时年少,痴迷“五虎上将”的勇猛杀伐,醉心“军师”的运筹帷幄,独独对矢志“匡扶汉室”的刘备,颇感不屑。总觉太怂了,一会哭,二会跑,十分窝囊。用今天的话讲,是“怂货”“软蛋”“娘娘腔”。总以为,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带三尺剑立不世功,死则死矣,有甚好哭哭啼啼?如今,年届不惑,重读三国,恍如隔世。每读到刘备落泪处,昔日嘲笑轻蔑,竟全不复存在。其情其景,感同身受,不正是人世百艰之真实写照么?趟过千山万水,阅尽世事沧桑,如今方懂玄德之哭。01刘备喜欢哭,是因为武功低吗?有人说,刘备喜哭,是因武功差胆力怂,战场单挑、冲锋陷阵、斩敌首级探囊取物,没他啥事儿,整一个“文人”形象。但仔细印证,才觉大错特错。刘备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