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在曾国藩一生的学问研究中,程朱理学始终占据中心地位,是其安身立命、从政治军的思想根本所在,但同时道家思想对曾国藩精神世界的实际作用也十分重要。曾国藩生平对道家学说有过深入研习,《淮南子》即是其一。曾国藩熟稔《淮南子》的思想文本,对书中的十三篇内容都有直接论及,这占到全书篇章的一多半。在《读书录》中,曾国藩主要对《淮南子》进行文献学路径的研究和探讨,包括两则文本校勘,9则字义与文义的阐释,两则对篇章特点及要旨的概括,15则对《淮南子》中文字出处的溯源。曾国藩对《淮南子》中文字的溯源,主要基于其对先秦道、儒两家典籍的精熟程度,其中又尤以《庄子》为要。曾国藩在《读书录》中,共找到13则《淮南子》袭用《庄子》文字处,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刻意识到《庄子》与《淮南子》之间非同寻常的思想关系。尽管曾氏在这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名著。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淮南子》共21篇,除道家思想外,还融合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今天我们读《淮南子》,依然能从那些古老的句子中,找到启迪人生之语。1、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释义】翻船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会游泳的人;马狂奔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好车把式。【延伸】只有碰到考验时,才知道,谁有真本事。2、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淮南子·俶真训》【释义】把猿猴关在笼子里,它就会像猪一样,并不是它没有灵巧攀登、轻捷跳跃的本领,而是没有它发挥本领的机会。【延伸】环境造就成长。3、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审一时者,不可
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日渐消沉的蹉跎。真正让一个人丧失希望的根本并不是突然之间对一个人产生的打击,而是在那些平日之中养成日渐沉沦,逐渐散漫的个性。《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万事皆是福祸相依,甚至对于磨难来说,都只是一件事情的表象,而在磨难的背后恰恰蕴藏着一个人再生的机缘,因为人生所有的觉醒都是在痛苦之中存在的,所以磨难不仅会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智慧,同时还能激起一个人的斗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经历了挫折打击之后,除非是内心极其脆弱的人会一蹶不振,否则都可以全力解决困难,再创新生,同时也会让他修炼出更加谨慎成熟的处事风格。一个人经历了问题之后,也知道调整自己之前认知以及行为之中存在的缺陷,用更正确、良好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所以说磨难不是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