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
作者:CC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有些事上天让你做不成,那是在保护你。世人对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象,可以用七个字概括:半世风流,半世僧。李叔同出家之前,是风流绝代的富贵公子,也是跋涉世间的惆怅旅人。他虽然出身极好,然而成年后,却仍旧尝尽了爱而不得、亲朋渐散的苦楚。这些痛苦,让他倍感沮丧、孤独。但渐渐地,他开始在苦痛中,变得透彻、通达。终于在三十八岁那年,他得以堪破红尘,皈依佛门,成为世人敬仰的弘一法师。前半生的诸多遗憾,竟成全了他后半生的平静从容。正如一句话所说:所有遗憾,皆为修行。很多时候,遗憾的出现,并非要折磨你,而是为了教会你,如何去遇见更好的自己。01无疾而终的感情,让你的内心变得强大。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想要照顾一生的人。而这样
来源 | 慈怀读书会作者 | 慈怀兹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曲调悠扬的《送别》的词作者是李叔同,中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更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然而比起这些名衔,李叔同更广为人知的名号是“弘一法师”,普度众生的善行,让他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被誉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李叔同于1880年的10月23日出生在天津官宦世家,原名李文涛,号叔同,从小衣食无忧,天赋聪明并且饱读诗书。这样一位风华才子是如何成为一代高僧的呢?我们可以从汪兆骞先生的《李叔同传: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中一窥真相。在这本力求还原真实的李叔同一生经历的传记中,呈现出李叔同丰富、复杂、和谐统一于一身的人格特质,值得读者细细品读。1世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说:“叶圣陶文笔长处在于观察力。在《两法师》这一篇有名的文章里,叶圣陶写下了他对两位同样知名的人物的印象: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在他仔细的观察之下,后者是个真正谦卑信佛的人,而前者则是个道学家,甚至是个欺名盗世之徒,不能超脱于傲慢与气焰之外。” 《两法师》文 | 叶圣陶在到功德林去会见弘一法师的路上,怀着似乎从来不曾有过的洁净的心情;也可以说带着渴望,不过与希冀看一出著名的电影剧等的渴望并不一样。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先生,我最初知道他在民国初年;那时上海有一种《太平洋报》,其艺术副刊由李先生主编,我对于副刊所载他的书画篆刻都中意。以后数年,听人说李先生已经出了家,在西湖某寺。游西湖时,在西冷印社石壁上见到李先生的“印藏”。去年子恺先生刊印《子恺漫画》,丐尊先生给它作序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更加显赫了。但是,他为官不久,便辞官返乡了,开始经商。在晚年的时候,他虔诚拜佛,为人宽厚,乐善好施,被人称为“李善人”。而这就是我的父亲。我是光绪六年,在这个平和良善的家庭中出生的。生我时,我的母亲只有二十岁,而我父亲已近六十八岁了。这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虽然父亲很疼爱我,但是在那时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我作为庶子,身份也就无法与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相比。从小就感受到这种不公平待遇所给我带来的压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着,也许这就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笔。在我五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和依
我曾经以为,苏轼是一个光芒万丈无人企及的存在。他是诗词书画几大领域的通才,其杰出的才华,磊落的人格和豁达的性情,无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直到我认识了李叔同,了解了他跌宕起伏而又惊世骇俗的一生,我才知道,论大才子者,论人之智慧登峰造极者,古有苏东坡,今有李叔同。李叔同的前半生,是鲜衣怒马、极尽绚烂的翩翩公子;他的后半生,是皈依佛门、清静修为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前的好友夏丏尊,评价他说:“(叔同)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傲娇如张爱玲,也曾说:“不要认为我是一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如此谦卑。”一、津门巨富,原是向佛之家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个富庶的盐商家庭。他的父亲李世珍,是同治年间的进士,任过吏部主事,但因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