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曾国藩名句 - 第2页

06月19日

曾国藩:欲成大器,必须改掉“底层思维”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74次
曾国藩:欲成大器,必须改掉“底层思维”

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到底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呢?一是思维方式,二是行动和执行力。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的人生“逆袭”之路,就是从“底层思维”的改变开始的。底层思维一:吃独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面对利益的诱惑,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就是,吃独食。而这样独占利益却不与大家分享的人,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藩早期在抵抗太平军时,认为有道义就能感召别人,必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便问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06月19日

曾国藩:30岁后自律,从平常事做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22次
曾国藩:30岁后自律,从平常事做起

晚清第一重臣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但是30岁之前的曾国藩,也是一介庸人,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平庸。在30岁之前,曾国藩有三大致命缺点: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三是言不由衷,言辞虚伪。如此一个庸人,又如何改变自己、成就自己呢?两个字:自律。具体说来,曾国藩却是从几件平常事做起第一件事:写日记沈从文说过一句话:“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曾国藩30岁时,开始了克服自身弱点的征途,他从“写日记”开始。曾国藩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一件大事儿,风雨无阻,即便带军打仗,也坚持写日记,从不间断,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写。坚持,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保证“坚持”不变,曾国藩在“自律”之外又加上了“他律”。他特意将自己的日记分享给别人看,以此督促自己写日记。出差打仗

05月09日

曾国藩: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37次
曾国藩: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道德经》有言:大巧若拙,大成若缺。曾国藩作为晚晴名臣,其“立德、立功、立言”均有成就,为人办事有两个特别之处值得学习,一是拙诚,二是求阙。拙诚恒能破拙曾国藩考秀才,六次不中;随后又考进士,三次落榜。梁启超曾评价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明白自己天资不高,他说:天资拙,唯有以恒破之。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碰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坚决不睡觉。因为钝拙,曾国藩比别人更能坚持,更肯付出。基础打得牢,才有了为官十年连升十级。拙能破巧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以拙破巧,是曾国藩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老人,更讲求“

05月07日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1人 | 浏览 : 1260次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1、事宜多做曾国藩公务繁忙,却将日常事务安排得很有条理。不论做官办事,他总是亲力亲为。他毕生坚持每日自课八件事: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复信。曾国藩说:“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事都是越做越顺的,总是站在局外空喊口号,得不到半分进益。必须自己亲身入局,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真知。在写给李芋仙的赠言中,曾国藩谈到做事要讲“五法”。所谓“五法”,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就是要亲身去实践,凡事唯有做过才知其中深浅;心到,就是遇事要用心分析,不可随意妄加猜测;眼到,就是凡事认真观察,切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手到,就是事后勤于记录整理,用以总结经验教训;口到,

04月24日

曾国藩: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69次
曾国藩: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世事纷扰,人情复杂。在滚滚红尘中行走,为人处世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则。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此语道出,做人做事,不可图一时之快。人生唯有立足长远,才能逢山开路,遇河搭桥,诸事皆顺。01、话,不说尽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处舒服。语言适度,表达合理,不仅能把事情解决得很好,也能促进彼此的关系。说话做事,切忌言过其实。话说太满,容易打脸;话说太尽,伤及情分。人生如棋局,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不过,越是知晓事实,越要谨言慎行。《待人五法》中讲:“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有时候,你滔滔不绝的给别人建议,自己觉得是用心良苦,别人却未必会接受。毕竟,不知他人难,莫劝他人善;不知他人艰苦,莫劝他人大度。常言道,话到嘴边留三分。情

04月20日

曾国藩:越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这三个恶习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04次
曾国藩:越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这三个恶习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提醒我们,有了过错要及时改,不然就真成过错了。国学大师曾仕强说,之所以每个人生来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恶习,就是需要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改掉的。改掉恶习,仍是最好的人。《左传》有言:“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他跟所有人一样,身上也有很多的恶习:心浮气躁、不爱学习、待人傲慢,更致命的是还极其好色。可以说我们当代年轻人身上的毛病,他一样不落样样都沾。对待恶习,曾国用两个方法来自省。一个是记日记,他说“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于书,以便触目克治”;另一个是慎独,他认为“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对于写日记一项,曾国藩立志“誓终身不间断也”,懂得通过记日记来反省恶习的他,人生路一直都很顺利。1、改掉浮躁的恶习“躁”的意思是:

04月13日

曾国藩:人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56次
曾国藩:人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所谓大格局、高智慧,无非就是一种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1、格局越大,越不纠缠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错误,升华自己身上,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和烂人烂事、小人小事纠缠,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纠结。这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真正大格局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痛一样。念念之间,一心都专注在痛楚之上,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闲话,管闲事呢?曾国藩刚在翰林院任职时,上司赵楫的父亲进京,下帖子请同事赴宴。当时曾国藩刚做官不久,俸禄也很少,日子很拮据。再者,他对这种敛财的事也深为不齿,所以不顾同事们的劝告,没有去捧场,因此得罪

04月06日

曾国藩:笨,是一种天赋(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26次
曾国藩:笨,是一种天赋(深度好文)

聪敏为傲,愚笨为耻。但是清代的曾国藩却是个例外。他六考秀才不中,笨到被学政悬牌羞辱,但他的后半生却上演逆袭。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一跃成为清代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中国历史上比肩孔孟、王阳明的“半个圣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笨,也是一种天赋。01、谦逊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那些有天分的人,一般都输在一个“傲”字上。因为有才,所以有恃才傲物的资本。他们从小生活在光环之下,对待旁人难免没有那么恭谨。众星捧月,长大了,也就有些锋芒毕露。笨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反而比别人更虚心。曾国藩年少愚笨,秀才六考不中,23岁时才考取秀才,排名倒数第二。而左宗棠在14岁就考取秀才,全县第一。两人共事,左宗棠总是瞧不起这个提携自己的人,言语

03月22日

曾国藩: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82次
曾国藩: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

人生总有不如意,关键在于熬。不要抱怨怀才不遇,也不要抱怨生不逢时;苦心人,天不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熬得住,出众,熬不过,出局!一个人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1、成功都是熬出来的为什么要熬呢?因为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一般人需要别人鼓励、安慰、理解,但你没有;一般人用消极、抱怨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用爱的温暖、光明的力量,在任何事情上学会克服;一般人脆弱的时候需要肩膀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坚实的臂膀,永远的靠山。曾国藩小时候和所有孩子都一样,并非天资聪颖,其智力甚至可以说的是中下水平。他与同时代的文人墨客相比相差很大一截,比他小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同样李鸿章也是17岁中秀

03月16日

曾国藩: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64次
曾国藩: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曾国藩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伦理家,除此以外,他还是一个文学家。曾国藩对于文学是很有修养的,只因为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太大了,所以把他的文学修养遮过了。1、读书的三个层次现在我们开始说起曾国藩的读书。曾国藩对于读书,可分三层来说:第一是喜欢读书,第二是懂得读书的方法,第三是劝人读书。曾国藩在咸丰二年以前,在北京做京官的时候,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在翰林院几年,所做的可说完全是一种“研究工作”。因为职务比较清闲,所以他有较多的工夫自己读书。他所交的一般朋友,都是很讲究读书的,所以那时京师的读书风气很浓厚。这时候曾国藩有这样一段读书的故事:他因为屡试不售,在京师住得气闷,便应朋友之招,到江南去游玩。在路上因为路费缺乏,向睢宁的朋友易作梅借了“百金”,在路过南京时,他把这笔钱完全买了书。不够,又把衣服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