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有一些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小体会,今天拿出来和正在学习书法的朋友们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不要刻意追求点画特征,微妙变化是自然形成的有一次,我在练习腕力的时候,由于执笔书写相对比较放松,不像临摹字帖那样一笔一画规规矩矩的书写,不经意间体会到了碑帖上的一些笔画特征(微妙的变化)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由于速度、力度、角度、笔锋的状态等各个方面因素的不同变化而自然形成的。我当时是在一个竖画的起笔书写上,突然有了这么一个体会。一下子想起了柳公权《玄秘塔》中的竖画的起笔处,有的是一个点,有的却是一个面,仅就此而言,我们在临习的时候,一般都是刻意的去调整笔锋,想尽办法写出它的模样来,甚至是有描、画的嫌疑。速度、力度、曲直、角度、斜度、笔锋的状态等等,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是在变化着的,毕竟不是机器
1方劲古拙,如龟如鳖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篆书和楷书多取纵势,形状成竖长方形,使笔画纵向延伸;而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无疑。▲《曹全碑》0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